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族学 > 社会文化 >

在“枢纽”与“限界”之间的边缘人——民国时期边地汉人形象构建论说(4)

http://www.newdu.com 2020-02-18 《社会》2020年第1期 冯建勇 参加讨论

    四、“日常生活”视野下的“限界群”叙事
    前述研究表明,吴文藻、陶云逵、任乃强等研究者旨在从理论、实践两个层面,强调“边缘人”理论视野下边地汉人作为“枢纽人”对中国边疆政治、经济建设以及边地人群的“国族化”具有正面、积极影响力。事实上,社会学家眼中的“边缘人”,原本指一种社会状况,通常呈现出以下七个方面的形态:(1)两种文化长期接触;(2)由于权力与传统,其中一种文化占据主流地位;(3)两者之间的边界是可渗透的,有时候处于边缘地位的文化会慢慢内化于主流文化之中;(4)从整体上说,两种文化难以完全协调;(5)那些原本处于边缘化状态的群体,会在获得回报的承诺之下,逐渐融入主流文化群体;(6)在受歧视和被背叛的情形之下,两种文化人群之间的隔阂会进一步强固;(7)当冲突持续超过一代人之后,两者之间的边际性会变得尤其强化(Aaron Antonovsky,1956)。根据该理论,边缘人作为一种介入性力量,对特定区域社会状况之影响可谓实然,然则到底产生何种社会状况、形成何种影响,显然不具有应然性:一方面,基于以知识、经验传播为基础的交流,两种不同的文化之间可形成渗透、交融,则可促进不同人群间的交往与交融;另一方面,在“受歧视”和“被背叛”的心理暗示下,不同人群间则可能加深隔阂、强化边界。
    以今天的后见之明来看,吴文藻、陶云逵等两位具有西方社会学、人类学学术训练背景的学者,较早地掌握了“边缘人”理论知识,但在迻引该理论诠释边地汉人的社会历史地位之时,却是基于自身的问题意识,从宏大“国家叙事”着眼,有意无意地对该理论进行一番“本土化”转换,剥离了“边缘人”的消极属性,惟塑造了一个能动性强的“边政枢纽”人群形象。回到历史现场,我们将会发现,这种略显浪漫化的情感倾向在当时遭受了若干质疑。检索这一时期的报刊、杂志,以及相关的调查报告、私人日记等文献资料,即可了解到,边地汉人之形象决非如“枢纽”“钥匙”之类褒义性词汇所能囊括,除却此类基于“民族国家构建”诉求而生成的宏大叙事,一些研究者亦揭示了日常生活场景之中边地汉人的“限界群”形象。
    彼时,民族学家李安宅(1946:33-35)透过对藏区的田野调查提出,前往边地的汉人,“不是发配充军的,就是铤而走险流离失所的”,因此之故,藏人称当地汉人为“汉丐”,因来源为逃难者;蒙古人称当地汉人为“黑民”,因系蒙古人佃户之佣工,以别于普通人(佃户)与贵族。这两种称呼的生成与传播,实际反映了边民对于边地汉人的观感以及汉人在边疆的历史、现实地位。在李安宅看来,此类边地汉人作为“开发边疆”的基本力量,与辽阔的边疆地方相比,顶多产生“少数群”的作用,“不但不能开发边疆,反被边疆所开发了”。其结果:
    (边地汉人)没有习得边民的好处,反而习得边民的坏处;没有保留内地的优点,反而传播内地的劣点。这种进退失据的“少数群”,或者可以叫作两种文化的“限界群”;他们作了“前人撒土后人迷眼”的先锋队,致使一切后来者均被视为一丘之貉,此之谓因为最初接触不幸而有的困难。(李安宅,1946: 35)
    在此,李安宅创出了“限界群”这一概念来描述边地汉人。所谓“限界”,其言下之意,即文化程度普遍不高的边地汉人原本不能代表汉人的整体形象,但由此而在边地人群中塑造的负面形象,有如“前人撒土,后人迷眼”一般,阻断了内地与边疆两种文化的接触;从最终结果来看,基于现实的生存需要,边地汉人群体自身经历了一个从“客民”到“土著”的过程,逐渐融于边地人群之中。
    李安宅有关边地汉人窘迫无依、进退失据情形之描述,在同时代的研究报告中亦颇不鲜。1934年《铁道部云贵段经济调查报告》指出,云贵一带各地汉人“呈一种苟安之象,不复如前之努力进取矣,尤其吸食鸦片者日盛,民性日习疏懒,体力日变衰弱,社会状况,亦日趋于衰落矣”(佚名,1934)!此诸有关边地汉人的消极性描述,同样可见诸范长江、陈碧笙等人的文本书写当中。范长江(1937:76-77)、陈碧笙(1941:38-42)分别在西北与西南边疆地区的考察报告中刻画了边地汉人贫穷、懒惰、愚昧、衰弱的精神状态,并指出,边地所见的非汉人群比起边地汉人,“简直有优秀与落后之分”。
    除对边地汉人心理状态作消极性描述之外,一些研究者基于边地日常生活的观察,还对边地汉人群体“牟利”的本性提出了批评。有论者在谈到新疆开发问题时即指出,偌大的新疆只有两类汉人:“一种是只知谋利的商人,一种是只知发财的官吏。”(二戈,1930:115)此种议论固然偏激,但也反映了一部分汉语知识精英的观感。岑家梧(1992:10-14)对广西嵩明花苗的田野调查发现,由于边地汉人对土著苗人之土地的掠夺关系,遂造成彼此间感情之恶劣,“当作者指着一位老苗妇褶裙上刺绣着一条一条的横间花纹,问她是什么意义时,她答:‘那是水田,因为我们苗家从前有许多水田,后来完全给汉人霸占了,我们只好在褶裙上绘着水田的花样,纪念这些事情’”。 时任广西省政府特种民族调查官员唐兆民在《徭 山散记》一书中,则将边地汉人直呼为“徭山的寄生虫”(1942:78-79)。至于边地汉人“图谋骗利”的具体情形,梁钊韬(1942:114)通过对粤北傜山的调查,曾作如下描述:
    按照傜人俗例,贷款出门无论一天或二天,必以双倍奉还,汉商贷款与傜人,其目的在于欺骗他们之杉山或厚利,这种剥削,实在见所未见。据粤北边疆施教区施教人员去年调查油岭汉商情况,其中汉商的家庭状况,居住在傜排里而得温饱的生活。利用政府不向傜民征兵,因此一方面可以逃避兵役,一方面可以养活一家十余口,同时更可以运用高利贷夺取傜人的杉山田产,遇着傜人械斗,不特不愿排难解纷,而且从中鼓动把小事煽成大事来从中渔利。
    基于此诸事实,梁钊韬(1942:114)认为,边地汉人在借贷、营商与械斗等方面给国家的边疆治理带来了挑战。为此,他进而提出,边地汉人群体“只知图利,而无国家民族思想”,不但不会代国家向当地民族解释国家法令与国民义务,“反而因为汉人社会不许他立足而怀怨恨,挑拨汉傜的感情”,故在事实上对政府的边政实施造成了妨碍。 关于这一点,费孝通经由广西的田野调查指出,边地汉人在日常生活中原本担负着沟通汉、瑶文化的角色,并深得当地瑶人信任,但他们不欢迎新式的学校,拒斥边疆社会的进步,乃因他们能够在边地生活,全赖于该地方的落后,借此“寄生”,从而获得利益,以至于当地官员称边地汉人群体是“阻挡着政府开化政策的势力”(费孝通,2009:350-351)。大约基于此诸情形,当时有论者提出,边疆问题之所在,“在汉不在夷”,故为正本清源计,似应从改造边地汉人入手(曾祥竑,2014:374-375)。
    综上所述,如果说,“限界群”的表述从心理意识层面揭示了边地汉人阻隔内地、边疆文化交流与国族统合的形态,那么,“寄生虫”的比喻则是在日常社会层面构建了一个附着边疆的食利者形象。显而易见,无论是“限界者”的形象描述,还是“寄生虫”的形象构建,实际上均将边地汉人视为一个“问题”。种种迹象表明,“限界群”构建者虽未在研究工作中自觉地参照罗伯特·帕克的“边缘人”理论,但这种趋于负面的边地汉人形象构建,与前述“枢纽人”之正面形象一起,在田野层面与“边缘人”理论形成了对话,恰恰呼应了“边缘人”理论所要表达的多元形态。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