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结语 1930至1940年代,正是近代以来中国边疆研究的第二个高潮期。相较于19世纪中后期中国边疆研究的第一个高潮,此间一些新兴的学科如民族学、人类学、社会学、政治学开始加入其中,为边疆研究带来了新的知识涵养和研究范式。吴文藻、陶云逵等社会学家援引美国芝加哥学派社会学家罗伯特·帕克的“边缘人”理论,用以阐释边地汉人的积极活泼的边缘人性格,并特别强调其在沟通国家-民族、内地-边疆关系中所具有的“枢纽人”作用。与此同时,李安宅、费孝通等民族学、社会学家则基于边地日常的观察,描绘了边地汉人“限界群”“寄生虫”的形象,这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以“自在”的方式向罗伯特·帕克“边缘人”理论致敬。此亦表明,当时的边疆研究者已然具有援引西学最新理论的高度学术敏感性。 不过,罗伯特·帕克的“边缘人”理论乃是建立在众多个案的观察、总结基础之上,而这些案例主要源自美国社会。从严格意义上说,以美国移民社会案例为根基的理论,未必能够尽然解释民国时期边地汉人的实际状况。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即是,尽管两者均将“身处两种文化、两个社会边缘的”人群作为研究对象,但罗伯特·帕克理论中的“边缘人”——迁徙并定居美国的其他国家移民,被认为是一个受主流社会和主流文化辐射的群体;吴文藻、陶云逵二人心目中的“边缘人”——边地汉人,则被塑造成一个能够主动改造边疆的积极性角色。由此可知,受过西学训练的早期中国人类学家、社会学家将“边缘人”概念作为一个重要的理论范式引入中国田野,并运用它分析了“边地汉人”,但在具体的研究中并未简单套用基于西方经验的理论,而是有意识地进行了一番“本土化”改造。 根据罗伯特·帕克的“边缘人”理论,诸如“枢纽人”“限界群”之类二元性的边地汉人形象构建并非天定,而只是一个可能的选项。这一时期,受传统的“华夷”叙事与现实的移民开发边疆想象的双重影响,“枢纽说”应运而生;与此同时,基于边地日常生活的观察,“限界说”得以生成。两种相互矛盾的形象表述,实际上呈现了两种不同的边疆知识体系,同时亦反映了汉语知识精英所持边疆社会改造方法论的歧义性:“枢纽说”很大程度上是基于“学术服务行政”层面而提出的,研究者只是从边疆开发与边政建设的进程中预感到,边地汉人应当成为先进文化与生产力的代表,必然在与边地非汉人群的互动中展现自身的优越性,这种学说的背后隐藏着以“汉化”改造边民的诉求,并以此展现了“国家化”无往而不胜的历史场景;“限界说”主要基于“田野”和“学理”层面而提出,同样反映了持此观点者开发边疆、构建“国族”的紧张,然亦体现了同时代一些汉语知识精英反躬内省之立场。 通过对20世纪三四十年代边地汉人二元形象生成的解读,本文试图阐明,彼时汉语知识精英其实有着各自关于边疆政治的现实表达,两种表达看似矛盾,但又相互支撑,一方面两者共同构成了这一时期边地汉人形象的全体像,另一方面两者均可作为理解边地汉人历史社会地位和边疆社会、政治生态的一个面向。回到历史现场,无论是“枢纽说”,抑或“限界说”,实则呈现了历史经验和现实利益交织下边地人群交往交流交融的复杂性,但对于边地汉人这样一个来源多样、文化各异的群体而言,非此即彼的表述显然有失偏颇。 参考文献: 卞宗孟、赵公皎.1940.边胞称谓改正原则之商兑[J].边疆研究季刊1(1):14-17. 苍铭.2004.云南边地移民史[M].北京:民族出版社. 曹树基.1997.中国移民史(清、民国时期)(第6卷)[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陈碧笙.1941.滇边散忆[M].长沙:商务印书馆. 陈碧笙.[1938]2013.《滇边经营论》“自序”[G]//林文勋,主编.民国时期云南边疆开发方案汇编.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446. 岑家梧.[1939]1992.嵩明花苗调查[G]//岑家梧民族研究文集.北京:民族出版社: 7-21. 二戈.1930.到新疆去[J].中东经济月刊6(6):111-117. 范长江.1937.中国的西北角[M].天津:大公报馆. 费孝通.[1935]2009.桂行通讯[G]//费孝通全集(1),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350-351. 费孝通.1983.《盘村瑶族》序[J].读书(11):80-89. 冯建勇.2017.“现代化”叙事中的边疆认知与边疆实践——国民政府时期边疆开发运动的多重图景[J].人文杂志(4):87-97. 黄文山.1936.民族学与中国民族研究[J].民族学研究集刊1(1):1-26. 江应樑.1937.广东·人之今昔观[J].民俗1(3):47-89. 何广平.2014.民国时期川西北羌地汉人与羌地经济[J].中华文化论坛(3):41-47. 柯象峰.1941.中国边疆研究计划与方法之商榷[J].边政公论1(1): 47-57. 蓝美华.2014.汉人在边疆[M].台北:“国立政治大学”. 李安宅.1946.边疆社会工作[M].上海:中华书局. 林超民.2005.汉族移民与云南统一[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2(3):106-113. 梁启超.清代政治与学术之交互的影响[N].北京师大周刊.1923 1 18(2). 梁钊韬.1942.广东战时边政及其重心工作[J].地方行政季刊3(2):113-118. 梁钊韬.1944.边政业务演习的理论和实施[J].边政公论3(12):10-18. 马长寿.1947.十年来边疆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边疆通讯4(4):1-5. 马平安.2009.近代东北移民研究[M].济南:齐鲁书社. 欧文·拉铁摩尔. [1928]1994.亚洲腹地之商路[G]//.魏长洪、何汉民,编.外国探险家西域游记.乌鲁木齐: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110-136. 任乃强.1934.西康图经·民俗篇·客民来历(续)[J].新亚新亚7(3):1-17. 任乃强.1942.康藏史地大纲(下册)[M].雅安:建康日报社. 台北“国史馆”.《拉铁摩尔呈蒋中正新疆省问题节略》(1941年8月28日)。 唐兆民.1942.徭山散记[M].桂林:广西文化供应社. 陶云逵.1943.论边地汉人及其与边疆建设之关系[J].边政公论2(1、2):28-34. 王川.2011.民国时期“康西”边缘的“汉人社会”——以西藏工布江达一地为中心[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32(1): 30-38. 王川.2015.中华民国专题史:边疆与少数民族[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汪洪亮.2013.李安宅、于式玉先生编年事辑[J].民族学刊4(6):63-77. 汪洪亮.2017a.民国时期川西北羌地汉人的文化生活与精神世界[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38(2):234-240. 汪洪亮.2017b.民国时期川西北羌地汉人的经济生活[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7(3):92-107. 卫惠林.1942.中国边疆研究的几个问题[J].边疆研究通讯1(1): 2-4. 卫惠林.1943.边疆文化建设区站制度拟议[J].边政公论2(1、2): 7-14. 吴密.2010.“汉奸”考辩[J].清史研究(4):107-116. 吴文藻.1942.边政学发凡[J].边政公论1(5、6): 1-11. 吴泽霖.1943.边疆的社会建设[J].边政公论2(1、2): 1-6. 徐杰舜.2016.梁钊韬与南岭走廊研究——纪念梁钊韬诞辰一百周年[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38(6):58-62. 徐益棠.1942.十年来中国边疆民族研究之回顾与前瞻[J].边政公论1(5、6): 51-63. 杨成志.1939.西南边疆文化建设之三个建议[J].青年中国季刊1(1):279-299. 杨成志.1941.边政研究导论——十个应先认识的基本名词与意义[J].广东政治1(1): 54-60. 杨清媚.2015.“燕京学派”的知识社会学思想及其应用:围绕吴文藻、费孝通、李安宅展开的比较研究[J].社会(4):103-133. 佚名.1934.云贵一带之汉人.天南(3):64. 曾祥竑.[1941] 2014.马边县难民区之社会概况调查[G]//何一民、姚乐野,主编.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三编)·四川大学卷(上).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341-379. 张少微.[1941]1942.研究苗夷之内容及方法刍议[G]//.吴泽霖、陈国钧,编.贵州苗夷社会研究.贵阳:文通书局:369-378. 赵敏求.1946.“引言”,[G]//欧文·拉铁摩尔著,赵敏求译.中国的边疆.南京:正中书局:1-2. 周泓.2014.晚近新疆汉人社会的生成——以迪化为中心[J].学术月刊46(5):136-156. 朱少逸.1947.拉萨见闻记[M].上海:商务印书馆. Aaron Antonovsky.1956.“Toward a Refinement of the ‘Marginal Man’ Concept”. Social Forces 35(1):57-62. Everett C. Hughes.1949.“Social Change and Status Protest: An Essay on the Marginal Man”. Phylon (1940-1956) 10(1):58-65. M. Estellie Smith.1980.“The Portuguese Female Immigrant: The ‘Marginal Man'”. The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Review 14(1):77-92. Robert E. Park.1928.“Human Migration and Marginal Man”.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33(6):881-893.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