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学 > 历史考据 >

“中日密约”与巴黎和会中国外交(5)

http://www.newdu.com 2020-02-18 《历史研究》2019年第5期 唐启华 参加讨论

    结语
    “中日密约”问题将当时国际外交、内政派系竞争连结起来,成为中国外交内政的一大转变契机。本文除重建基本史实外,致力于厘清“中日密约”在当时历史脉络中的关键地位,提出以下几点观察。
    其一,中国外交政策转变与“中日密约”的公开。一战爆发后,列强集中全力于欧洲战场,日本趁机在东亚大肆扩张,中国首当其冲。1915年“民四条约”使日本取得继承德国在山东权益的法律依据,随即袁世凯推行帝制,遭日本全力封杀失败身亡。日本取得东亚外交主导权后,段祺瑞只能虚与委蛇,日本对华影响力大增,致有1918年“中日密约”的签订。
    美国参战后提出新外交理念,中国朝野大受鼓舞,一战接近尾声时北京开始试探联美,得美方积极响应,双方不断接洽。1918年11月下旬北京政府外交政策方针由“亲日”到“亲日联美”再到“联美”,1919年初陆征祥到达巴黎后,确立在和会实行“联美制日”。
    1919年1月下旬,中国代表团已决定在和会提出山东问题,并进行筹备工作。28日中日代表在十人会议正面交锋,中国决定提出所有战时密约,将山东问题交由和会裁判,遂有公布“中日密约”问题。北京政府内部对是否提出“中日密约”有激烈争议,徐世昌坚持压倒段祺瑞的反对意见而作出将其提交巴黎和会的决定。然而中国代表团对于“中日密约”的总量及内容并不了解,越挖越多,到2月15日提出《山东问题说帖》英文本时,内容仍不完整,直至3月8日提出说帖法文本时才大致清楚,但还是回避了《中日共同防敌协定》、参战借款及军械借款合同等棘手问题。
    其二,中、日、美对“中日密约”的不同主张。1918年“中日密约”是否有效,是巴黎和会山东问题争议的关键点。日本认为:基于日本对战争的贡献以及实际占领青岛,中日两国政府关于青岛租借地及胶济铁路已有条约,主张将原德国在山东权益交给日本,再由日本有条件交还中国。日本坚持1915及1918年中日条约有效,即使“民四条约”有武力胁迫之嫌,中国在参战后或可质疑其法理效力,但1918年密约是中国政府参战后,为取得日本借款而签订的,而且铁路预备合同的垫款已经支付,经北京政府支领并花用殆尽,中国难以否定其法律效力。
    美国对日本一战期间在东亚的扩张,抱敌视态度,一贯坚持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维护美国利益,不承认1915年“民四条约”,也不承认1918年9月“中日密约”。威尔逊提出理想主义外交原则后,高唱公理正义民族自决,激发中国朝野的高度憧憬,并于和会上在山东问题上支持中国否认“中日密约”立场。
    中国代表在和会依据国家主权独立、领土完全的外交原则,控诉日本战时种种不公正武力胁迫手段,并诉诸情势变迁原则,主张1915年“民四条约”不能作为日本取得德国山东权益的依据,原德国山东权益应直接归还中国,并以门户开放主义抵制日本专擅中国利权,吁请列强主持公道。中国代表团事先不知1918年密约详情,随着“中日密约”不断公布,加以许多垫款及借款已用完,客观上弱化了自身立场,更加依赖美国的支持。
    其三,“中日密约”与巴黎和会上山东问题的结局。和会初期美国承诺支持中国立场,后因英、法、意支持日本,中国难以完全推翻1918年“中日密约”,加以和会情势变化,为了签署对德和约、建立国际联盟,美国选择与日本妥协。最后三人会议不谈1915及1918年“中日密约”是否有效,决定让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的经济权利,日本代表则作口头声明:恪守门户开放主义,从速将山东半岛连同完全主权交还中国。
    就法理而言,山东及青岛问题经列强调停,日本不再能依据1915及1918年中日条约单独处置,必须将主权交还中国,这是日本在和会前未曾料想到的,是中国通过和会外交奋力争取的一项外交进展。但日本只愿作口头半正式的声明,要求内容保密不写入和约,增加了山东问题的不确定性。中国拒签对德和约后,日本提议中日直接就山东问题展开谈判,代表团建议北京政府坚持不承认密约、由国际调停山东问题的立场,拒绝与日本开议。最后因巴黎和会未能完全解决列强的利益分配问题,乃有华盛顿会议的召开,山东问题遂转入新的处理渠道。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