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学 > 史学评议 >

当代中国软性历史虚无主义的审视与批判

http://www.newdu.com 2020-03-17 《思想教育研究》2019年 孙洲 参加讨论

    摘要:软性历史虚无主义相较于传统历史虚无主义,呈现出三大不同症候:一是议题设置上强化生活化、大众化议题;二是虚无手法上惯用隐性化、中性化、感性化等软性方式;三是内容呈现上与景观媒介融为一体,并借助于网络平台隐蔽化、碎片化散播。虽然其在表象上更为含蓄和隐晦,但本质上的意识形态性并没有丝毫弱化。其沿着“虚无——颠覆——重构”的逻辑递进关系,以摧毁中国共产党人历史根基为逻辑起点,以瓦解执政合法性基石为逻辑展开,最终妄图达及资本主义制度普世化的逻辑归旨。因此,立足于历史唯物主义,对软性历史虚无主义展开系统批判,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应对策略,以期对其进行“整体解蔽”,从而捍卫历史的本真之貌。
    关键词:软性历史虚无主义 政治实质 应对策略
    作者简介:孙洲,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思想的总体性研究”(项目编号:17AKS019);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8年度研究生专项研究项目“虚无改革开放的历史虚无主义研究”(项目编号:NNUMY18Y28)阶段成果。
     
    党的十八大以来,社会各界相继掀起了一阵揭露与批判历史虚无主义的风潮,一时间,历史虚无主义失去了往日嚣张的气焰。但是,它并没有只静待被晒至干涸,而是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不断地调整其所否定的具体对象与采取的现实策略。在此背景下,一种历史虚无主义的最新表现形态———“软性历史虚无主义”或“隐性历史虚无主义”[1]在我国社会思想领域中悄然泛起,弥散于大众日常生活之中。它相较于传统的历史虚无主义,“潜隐性”和“迷惑性”更为强烈,“政治立场的意识形态性”和“社会危害性”也更为凸显。因此,我们需要对其成因、表征、实质和对策等进行深入探究,立场坚定地抵制和反对软性历史虚无主义,捍卫历史的本真之貌。
    一、当代中国软性历史虚无主义之出场语境
    出场学认为,任何理论都不可能从“无”中而生,而是有独特的出场语境。软性历史虚无主义也并非“天降之物”,而是复杂出场背景下的时代产物。概言之,主要体现在以下三大方面。
    (一)现实语境:以退为进的策略应对
    历史虚无主义作为一股极端错误的社会政治思潮,其主要矛头就是对党史、革命人物以及传统文化进行虚无,试图颠覆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对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造成了严重威胁。因此,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立足于意识形态安全多次对抵御历史虚无主义问题作出重要指示,驳斥了诸多历史虚无主义的错误论调,深刻阐述了英雄人物的历史评价、改革开放的历史定性等重大问题,为人们正确看待历史及历史虚无主义提供了根本坐标。与此同时,以学术界为代表的社会力量对历史虚无主义也做了大量批判工作。此外,国家亦从法律法规、仪式制度层面入手来震慑历史虚无主义,如制定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如此种种,使得传统的历史虚无主义已易为人们所辨识,它不敢再如以往一般露骨、直白、悍然发声。于是,它便一改往日之策———“以退为进”,即以一种更加委婉和隐晦的方式来传递虚无主义观点。
    (二)历史语境:意识形态的感性化转向
    软性历史虚无主义的出场与当代意识形态从理性化形式向感性化形式的转向有着不容忽视的渊源关系。纸质媒介作为意识形态的传统载体日益没落,海量版的景观等视觉“影像”渐而成了镶嵌意识形态的新兴载体,这使得人们“要看”“想看”“乐看”的视觉影像通过阿尔都塞意义上的将个人质询为主体的方式,操纵了主体,使之变为“意识形态的动物”[2]18。由此,世界成了一个需要通过新媒体工具才能被发现与阐释的对象,理性的文字表达逐渐让位于感性的图像、符号、音乐表达。因此,意识形态趋向于以种种感性形式呈现于世人面前。在这一意识形态感性化转向的深刻背景下,软性历史虚无主义“乘风而上”,利用感性化的认知方式,借助视觉文化图像等叙事法则,潜匿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而感性意识形态的卷席又进一步加剧了大众批判思维的弱化与浅表思维的强化,受众更愿意接纳符合直观体验与感知的思想观。“对‘经验’的直觉诉诸,因为它是无法否定的,所以它是绝对的……这样的直觉主义是当代教条主义最微妙、最流行的形式”[3]79。这让原本宏观和崇高的历史被过度肤浅化、娱乐化和碎片化,并加速了软性历史虚无主义的泛起。
    (三)理论语境:虚无主义消亡的客观规律
    任何意识形态的消亡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在现实根源尚未彻底清除基础上的“时消时涨”是意识形态发展的基本态势,也是其走向消亡末途的客观规律。马克思指出:“意识的一切形式和产物不是可以通过精神的批判来消灭的……而只有通过实际地推翻这一切唯心主义谬论所由产生的现实的社会关系,才能把它们消灭”[4]37。也就是说,意识形态并不是纯粹“精神的精神”,对其的消灭不能简单以“批判的武器”来加以揭露就可以完成,在根本上还需以“武器的批判”来打碎其存在的现实根基。因此,历史虚无主义的存在有其长期性的特点,在现实根基尚未被彻底打碎的情况下,又遭致主流意识形态的围剿和批判,它势必会想方设法改头换面、死灰复燃。软性历史虚无主义的出场正是这种意识形态在实践发展中的历史之必然。从唯物辩证法的逻辑法则来看,历史虚无主义以“软性”的新形式出场,恰恰确证了其旧有“硬性”形式生命力的丧失。这意味着历史虚无主义在做最后的“垂死挣扎”,是走向灭亡前的“回光返照”。对此,我们也要有足够的自信,无论历史虚无主义如何演化,只要坚定地与之斗争,它终将会被历史所抛弃。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