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应对软性历史虚无主义的现实举措 面对软性历史虚无主义的悄然袭来,我们必须头脑清醒,立场坚定,举措强硬,多向度筑牢抵御虚无主义思潮的牢固防线。具体而言,包含以下三大方面。 (一)增强鉴别力和批判力,清除虚无主义的存植空间 软性历史虚无主义之所以能够大行其道于社会领域中,就在于社会对其鉴别和批判尚且不足,而民众对历史本身又缺少了解、缺乏系统完整的认知,软性历史虚无主义的存植空间还远未被清除。拒斥和超越这股软性历史虚无主义思潮,首先需要拿起“批判的武器”对其展开系统批判,从学理上深度解构它,直击其“阿基里斯之踵”。 1. 学术界、舆论界要加强研判,揭示软性历史虚无主义的本貌。 学术界应组织专门力量对软性历史虚无主义进行研究和批判,从学理上深度剖析软性历史虚无主义的实质、根源、表征和危害等问题,针对软性历史虚无主义的新观点、新特点、新样态进行精准分析、即时揭露和有效回击,提升民众对软性历史虚无主义的鉴别力和免疫力。尤其是软性历史虚无主义在图像、音乐、视频、符号等新领域大肆繁殖,以往单一的学科视野难以辨析软性历史虚无主义的本貌,往往会陷入“片面的深刻”或“深刻的片面”之窠臼,无法达成对其“整体解蔽”。因此,这就需要我们具有更为综合的多学科意识和整体性视野来进行软性历史虚无主义的研判工作,打破对其批判的“学科壁垒”和“视域偏好”,最终让软性历史虚无主义无处藏身、原形毕露。 2. 大力开展党史国史的教育,清除软性历史虚无主义的存植空间。 一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创新党史国史教育内容的供给。党史国史教育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多产出形式新颖和内容深刻兼具的历史书籍、影视作品等,以民众喜闻乐见的“软性”形式来传输正确历史观、普及历史史实。二是要将“四个自信”贯穿于党史国史的教育全过程。历史是“四个自信”的重要源泉,“四个自信”也是历史教育最终的落脚点。党史国史教育既要立足于呈现历史真貌、勾画历史人物,也要引导民众树立自信之姿态,培育自信之灵魂。三是要创新党史国史教育的方式方法,增强其教育效果。党史国史教育需要进一步创新“互联网+国史党史”的教育传播手段,占领互联网意识形态领域的话语高地。 (二)聚焦社会现实问题,凸显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之所以变换形式在当代中国不断泛起,还要归结为对现实问题、现实矛盾和运动的某种折射与反思。因此,我们不仅需要从理论上打牢唯物史观的基石,而且需要在实践中聚焦解决社会重大问题,不断夯实经济基础,凸显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一是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大力发展生产力。软性历史虚无主义之所以秉持“西方中心主义历史观”,就在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近百年的历史中创造出的物质财富吸引到一大批虚无主义者的追随。邓小平指出,“讲社会主义,首先就要使生产力发展,这是主要的。只有这样,才能表明社会主义的优越性。”[13]只有夯实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物质根基,才能使软性历史虚无主义在事实面前不攻自破。二是更加重视社会主义以人为本的最终目的,提升民众幸福感。软性历史虚无主义者以利己主义为本,以抽象人道主义为根,以私欲的满足为评判历史的法则,脱离特定社会历史条件来片面断定功过是非。因此,凸显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还要更加关怀到民众幸福感的提升。三是及时回应解决社会大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强化国家认同感。软性历史虚无主义常假借改革开放进程中出现的一系列诸如贪污腐败、道德滑坡、生态危机等社会热点问题进行反思,实则往往夹杂着“私货”,试图否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客观成就。因此,聚焦社会现实问题,需要对社会大众所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及时回应并予以解决,提升政府形象,增强民众信任,强化国家认同,扫清软性历史虚无主义市场的需求。 (三)加强网络阵地管理,完善信息传播的法制建设 加强网络阵地管理,完善信息传播法制化建设,是防范软性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卷土重来的根本之策。一是软性历史虚无主义形式多样、内容隐蔽,一般的技术手段难以有效对其进行甄别和治理。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强大的5G、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建立更为高效科学的网络舆情研判、分析、监测体系。二是要依法严管网络空间中出现的软性历史虚无主义错误言论,形成有效的震慑作用。要对微博、微信、贴吧等网络公众平台进行重点专项的监管和整治,对于公然挑衅我国法律威严,肆意兜售软性历史虚无主义的网上言论,必须严加处置、责令整改,必要时采取法律手段来对相关平台与责任人加以惩戒,形成威慑。三是要推进网络信息传播的法制化建设进程,使打击软性历史虚无主义有法可依。网络空间自由的前提是“规则、制度、道义和法律,这是‘戴着镣铐式的自由’。”[2]264要与时俱进地完善网络信息传播的法律法规,在有法可依的前提下,坚持依法治网、依法办网,让互联网在法治轨道上更加风清气正、健康运行,让软性历史虚无主义在法律武器的围堵下无地容身、自我灭亡。 参考文献: [1]董学文.揭一揭软性历史虚无主义的真实面目[J].红旗文稿,2018,(16). [2]张志丹.意识形态功能提升新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3][英]特里·伊格尔顿.后现代主义的幻象[M].华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 [4]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 [5]王哲.基于心理空间理论的历史虚无主义叙事策略分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9,(2). [6]黄晞耘.潜对话的语境、暗示与心理张力[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6). [7]张蕊,张志丹.揭开“幽蔽的面纱”:文艺领域中的历史虚无主义批判[J].理论导刊,2019,(2).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9][法]居伊·德波.景观社会[M].张新木,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7. [10]陈清,刘珂.自媒体时代历史虚无主义传播的特点、危害及对策[J].广西社会科学,2016,(3). [11]廖海花.自媒体时代大学生抵制历史虚无主义思潮路径探讨[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5). [12]杨全海.软性历史虚无主义的实质与危害[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8,(6). [13]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