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民族学 > 理论政策 >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下民族教育实践的理论构想

http://www.newdu.com 2020-04-29 《民族教育研究》2019年第 达万吉 参加讨论

    摘 要:本文辨析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下民族教育的价值立场和文化范式, 阐述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意识形态、意识生态、意识心态层面对民族教育的意义指向, 提出新时代民族教育的发展实践应体现其共同体立场, 在少数民族双语教育中形成“意识三态”的互动联结, 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内生动力;凝练各民族和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符号, 体现和谐共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生态;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心理场, 培养兼具“公民意识”和“文化身份”的意识心态。
    关键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民族教育; 国家认同; 民族认同; 文化认同;
    作者简介:达万吉 (1981—) , 女 (藏族) , 青海都兰人, 青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 青海民族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主要研究方向为少数民族教育。
    基金: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国家青年课题“青海藏汉双语教师质量研究” (项目编号:CMA1401) 的阶段性成果;
    新时期,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中将“打牢各族师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目标任务之一。如何回应新时代发展需求并不断推进是民族教育实践中的重要问题。当前的民族教育研究领域主要关注民族高等教育、民族团结教育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间的关系及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途径。这些研究将民族院校作为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要阵地, 将民族团结教育作为建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要方式, 虽然提出了相应的经验和策略, 但对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于新时代民族教育的理念意义缺乏整体关照。笔者认为, 以全局视角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下的民族教育, 有利于回应民族教育在新时代背景下面临的阶段性特征, 进一步明晰民族教育的价值立场和文化范式, 对民族教育的发展具有指引意义。
    一、新时代民族教育的阶段性特征
    新中国成立以来, 党和国家制定了大量促进民族教育发展的方针政策, 教育投入不断增加, 教育规模不断扩大, 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民族教育受到了各族群众的普遍欢迎和充分肯定。2015年, 《关于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做出“加快发展民族教育”“推进民族教育全面发展”的重要部署, 民族教育迎来了历史上最好的发展环境和机遇。然而, 民族教育在当前的发展实践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现实困境。这些困境一方面源于自然、历史原因, 致使民族教育与全国教育平均水平差距较大, 教育公平、教育均衡有待提升。另一方面, 来自民族教育系统自身。一是民族教育与外部社会系统联系所产生的问题, 如民族教育与政治的关系、民族教育与文化的关系等。二是民族教育内部所产生的问题, 如民族教育中双语教育的教学模式问题, 又如课程内容中文化元素的融纳和传承等问题。近年来, 这些问题引发了不同层面、不同程度的批评和争议, 如“民族学校的民族文化特色相对比较淡化, 主要表现的是主流文化在其中的凸显和作用”, “传承主流文化、促进主流文化认同成了民族教育的现实”;[1] (P.132) “学校教育中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缺位”;[2]“双语教育是否会削弱原来的民族语言教育, 甚至影响民族学生的文化传承和民族认同”[3]等。综合来看, 以上现状反映出新时代民族教育的阶段性特征, 即民族教育加快发展与民族教育内外涉及民族因素、文化因素的矛盾分歧并存。从根本上说, 这是如何解决民族和国家、民族文化和主流文化关系, 如何调适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民族文化认同和中华文化认同的问题, 对于民族教育自身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性和迫切性。
    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下民族教育的价值立场确立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概念, 吸收了费孝通先生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 深刻把握住了中国各民族的历史联系。同时, “中华民族共同体”创造性地提出了“共同体”理念, 构建出了高于民族和国家的有机集合体, 使得“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成为高于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认同形态。这在价值层面上有利于消解民族教育视域中民族和国家、民族文化和主流文化这两对关系之间的紧张, 从而缓解关于民族教育的民族性与国家性之间关系的争议, 确立民族教育“两全其美”[4]的公共立场。
    (一) 统一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
    如费孝通先生所说, “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觉的民族实体, 是近百年来中国和西方列强对抗中出现的, 但作为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则是几千年的历史过程所形成的。”[5]从历史进程看, 中华民族共同体是融合血缘、地缘和文化精神, 建立在经济往来、文化交流、政治价值和制度基础上的经济、文化和政治的共同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各民族在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同时, 同样承认并接受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渊源、历史演变和国家主权。这其中既体现了共同性纽带, 同时也凸显出命运一体的本质属性。从话语转换视角来看, “中华民族共同体”不仅是对“中华民族”的概念延伸, 同时是通过对“共同体”的强调, 否定将中华民族等同于国家政权、汉族社会的相关论断[6], 是以“共同体”视域超越“民族”概念, 凸显民族与国家的复杂关系。从这个意义上说,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上位概念, 它能够更好地消解二者之间的紧张并建立起二者之间的联结。可以说,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既体现国家认同, 也体现民族认同, 最终体现的是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
    (二) 调谐民族文化认同和中华文化认同
    习近平指出, “不让一个民族认同自己的文化是不对的, 认同中华文化和认同本民族文化并育而不相悖。”[7]这说明, 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下, 我们追求的文化认同既包括各民族的民族文化认同, 还包括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各民族层面的文化认同是必需的, 这既是各民族确认民族归属的自然本能, 也是构筑中华文化认同的基础层面。因为中华文化是由各民族共同创造和发展起来的, 没有这个基础层面的文化认同, 中华文化认同也必然是虚无而空泛的。但中华文化不是汉文化, 也不是各民族文化的简单相加, 而是各民族在民族起源、语言文化等多方面互相关联、互相影响的历史实践中表现出的共性和同一性, 是在民族文化丰富性、多样性、共生性基础上形成的各民族共同的精神文化认知体系。在这个各民族共有、共建、共享的精神家园中, 正因为中华文化来源于各民族文化, 才体现精神家园的共有性;正因为各民族共同创造了中华文化, 才体现精神家园的整体性;正因为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相互依存、和谐共生, 才体现精神家园的丰富性和凝聚力。可见,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调谐民族文化认同与中华文化认同开辟了新途径。中华文化认同是各民族成员将自身以及自身的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关联的文化心理场。在这一文化心理场中, 各族人民归属于在多民族层次上形成的文化共同体, 从而形成了文化共生的自觉和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凝聚力。
    三、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下民族教育的文化范式选择
    自费孝通提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 民族教育研究者将其延伸至民族教育领域, 提出了“多元文化整合教育”理论[8]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教育”理论。[9]从内涵来看, 这两个概念都对应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二者共同强调的民族教育中“多元”和“一体”的辩证关系, 长期以来被看做是民族教育发展的理论基础。然而, 在现实中还是存在将“多元”与“一体”对立起来, 时而“多元”、时而“一体”的摇摆现象。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民族教育的文化范式, 则为整合和协调民族教育内外面临的矛盾分歧提供了切入口, 同时在民族教育目的、民族教育对象的主体特征、社会的时代属性这三个教育文化范式的选择依据[10]方面具有其优越性。
    (一) 体现民族教育的动力服务功能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理论着重强调中华民族从多元走向一体的历史, 以及一体化进程中的多元现状, 这为民族教育目的规范了个人与民族、个人与国家、民族与国家的关系和层次。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则进一步指明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情感与提升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方向, 赋予了民族教育目的以时代意义和未来走向, 体现了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多元合力的重要意义。基于此, 我国民族教育的目的在个体层面, 应是帮助少数民族个体传承民族文化、延续民族性格, 凝聚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具备跨文化交往和在现代社会生存、发展的品质、知识和能力;在群体层面, 应是帮助各民族承继和发扬本民族优秀文化, 并推动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向中华民族整体认同的层次实现自我超越;在国家层面, 应是强调各民族和国家在根本和长远利益上的高度一致性, 维护中华文化同生共荣, 维系国家政治安全和社会和谐稳定。
    (二) 引领中华民族文化身份的建构
    民族教育文化范式必须与少数民族学生的文化背景、文化特征和文化处境相符合。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理论下, 少数民族学生不仅具有本民族的文化背景和文化特征, 还具有“符合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特征的文化身份”。[11]但这两重文化是经过长期相互吸纳、补充、依存, 形成了各民族共同的文化记忆和文化特征, 从而为构建共同的中华民族文化身份和社会主义公民身份提供了识别要素。“文化身份既是‘变成’, 也是‘是’”, 它“总是在可能的实践、关系及现有的符号和观念中被塑造和重新塑造出来”。[12]这说明文化身份是随着历史情境流变的。我们需要有意识地认识、引领和丰富各民族成员的民族文化身份和中华民族文化身份, 建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心理归属和文化联结。
    (三) 体现民族教育的未来发展逻辑
    新中国成立以来, 我国的民族教育从传统、一元范式转换为多元一体范式的过程, 符合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本国情, 符合“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现实格局。可以说, 民族教育在其中遵循的是中华民族的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然而, 民族教育要实现跨越式发展, 就必须保持前瞻性和开拓性。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提出, 表明中华民族既是一个存在的民族, 也是一个发展进程中的共同体。说其存在, 是说中华民族从自在到自觉、实现凝聚的过程;说其在发展进程中, 是说中华民族共同体所根植的政治基础、经济基础和思想基础还需要不断巩固和扩大, 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当下时代重任和发展方向。显然,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但符合民族教育所根植的社会事实, 其未来性已超出现实性, 更具有为民族教育发展引航的意义。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故事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代史
神话故事
中国现代史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学术理论
历史名人
老照片
历史学
中国史
世界史
考古学
学科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