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下民族教育的意义指向 在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解和分析上, 钱民辉教授的“意识三态观”理论[13] (P.9) 具有其适切性。这一理论结合宏观层面的意识形态、中观层面的意识生态和微观层面的意识心态三个层次, 来把握和理解所要研究的对象。有鉴于此, 下文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意识形态、意识生态和意识心态方面, 分别对应国家宏观层面、文化层面和个体心理层面, 对民族教育在不同层面的意义指向进行解析。 (一) 意识形态层面:培养政治认同 意识形态是基于国家的政治需要制定和确立的价值系统和实践导向。[13] (P.9)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本身具有国家层面的政治和文化意义。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历史上形成的命运共同体、政治共同体, 各民族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历史进程中共同参与缔造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下的民族教育在国家宏观意识形态层面, 强调教育各民族成员形成国家统一意识、主权神圣意识、领土完整意识等现代国家观念, 培养各民族成员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 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归属感和情感依恋等态度和行为。 (二) 意识生态层面:培养文化认同 意识生态指以生态学视角看待中华文化与民族文化之间的关系。[13] (P.10) 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下, 中华文化与各民族文化是既有区别又紧密联系的不可割裂的整体。“中华民族共同体”既是对中华民族发展史和中华民族实体的描述, 也是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内在生态结构的概括。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下的民族教育, 强调培养少数民族学生的文化自觉、自信及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和归属感, 在反思、弘扬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同时, 自觉汲取适应新环境、新时代的文化成就, 形成积极的跨文化情感和适应力, 共同维护和谐共生的文化生态。 (三) 意识心态层面:培养情感认同 “意识心态是个体的一种心理状态和意识表达”, 具体表现为意识形态和意识生态基础之上的身份认同、情感认同、文化态度。[13] (P.10) 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意识心态是形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基础和实践基础。民族教育要培养学生在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历史观、文化观基础上, 构建起中华民族文化身份和社会主义公民身份, 养成自尊、自爱、平等、开放的文化态度, 形成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亲近感、归属感和信任感。 五、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下民族教育的发展走向 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我国民族教育发展的外在框架和价值核心, 表明民族教育是站在共同体立场和体系中看待个人与民族、国家的关系的。这将为解决民族教育在新的历史时期面临的阶段性特征提供抓手, 为民族教育在不同层面的具体实践提供意义指向。具体来说, 这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民族教育实践中的展开, 是在民族教育的教育模式、课程体系和教育场域中把握各种要素、各种层次、各种关系之间的和谐共生和互动联结。 (一) 双语教育:形成“意识三态”互动联结, 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内生动力 双语教育作为民族教育中重要手段和重要内容, 其目的在于既要确保少数民族学生掌握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又要切实保障各少数民族学习和使用本民族语言和文字的权利。其中, 掌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对于各民族成员参与更大范围的社会生活是必要的, 各民族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谋求发展是大势所趋。部分人士担忧这样将弱化民族语言文字能力和民族认同, 这就要求在政策制定过程中, 充分确保各民族学生学习本民族语言文字的机会和权力, 培养其健康的民族身份认同。在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共同立场下, 双语教育实践既不能因一些人追求个人发展而放弃民族语言文字, 也不能因一些人强调民族文化传承而忽视公民发展的需要。在这个意义上, 排斥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或限制甚至取消少数民族学习母语的机会, 都是错误的做法。可见, 科学、健康的双语教育不仅仅是语言教学问题, 也关乎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的延续。 (二) 课程价值:凝练文化符号, 体现和谐共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生态 民族教育应处理好促进主流文化认同与传统各民族优秀文化的关系。为此, 民族教育应凝练各民族和中华民族的文化符号和元素, 开发符合“中华民族共同体”文化格局和意识生态的课程资源。一方面要充分认识各民族文化的差异和多样性, 体现“美美与共”;另一方面应呈现不同民族、文化之间交流对话的历史和现状, 通过将各民族及中华民族共同文化知识融入课程体系, 使其在不同的课程层次、形态和模块中相互联结, 形成课程中各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并存共生的文化生态, 让学生既形成文化多样性意识, 又培育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并对这一共同文化的未来发展作出贡献。 (三) 教育场域:构建文化心理场, 培养兼具“公民意识”和“文化身份”的意识心态 随着社会的变迁, 传统的民族教育场域被打破, 学校成为培养和建立各民族成员文化心理和文化心态的主要场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民族教育在学校场域重建动态、平衡的文化生态提供了蓝图。这意味着, 民族学校不能片面强调某种族别性或地方性文化, 而应当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主流文化引领下, 呈现各民族文化的多元互动, 促成各民族学生对文化身份和公民意识的自觉接纳。可从意识生态着手, 在建设校园文化和课程文化的同时, 注重在学校内部构建多元互动的民族教育场域, 将各种鲜活的文化载体作为民族教育“活”的教育资源, 让各族学生学习、认知本民族文化的价值和精髓, 并且在各种文化的体验和互动中达成理解、尊重和创新, 由此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谁也离不开谁”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共同建构中华民族共同体文化认同。 参考文献 [1] 张善鑫.民族教育:民族认同与文化认同的艰难博弈—来自课程研究文献的证据[J].西北师大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7, (2) :131-137. [2] 张学强, 许可峰.论“多元一体教育”的实质与我国民族教育的出路[J].贵州民族研究, 2007, (5) :132-137. [3] 杜亮.民族主义、民族教育与身份认同[J].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 2012, (4) :111-118. [4] 戴庆厦.两全其美, 和谐发展—解决少数民族双语问题的最佳模式[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1, (5) :89-93. [5] 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M].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 1989:1. [6] 马戎.中国和中华民族不等于汉族[N].中国民族报, 2010-06-11 (005) . [7]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学习辅导读本[M].北京:民族出版社, 2015. [8] 哈经雄, 滕星.民族教育学通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 [9] 王鉴, 万明钢.多元文化教育比较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 2006. [10] 孙杰远.教育的文化范式及其选择[J].教育研究, 2009, (9) :52-56. [11] 拉雷恩.意识形态与文化身份:现代性和第三世界的在场[M].戴从容, 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2005. [12] 安东尼·D·史密斯.全球化时代的民族和民族主义[M].龚维斌, 良警宇, 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2. [13] 钱民辉.从“意识三态观”看国家知识、民族教育与文化身份的关系——兼评阿普尔与伯恩斯坦的教育知识社会学思想[J].民族教育研究, 2018, (1) :5-11.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