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徐中玉 徐中玉在华师大二村的寓所 澎湃新闻 资料图 2019年6月25日,文学界泰斗、一代学术宗师、“大学语文之父”、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徐中玉先生走完了105岁的人生。为了缅...
关键词: 书坊业 大运河 通俗小说 《庄子·外物》说:“任公子为大钩巨缁,五十犗以为饵,蹲乎会稽,投竿东海,旦旦而钓,期年不得鱼。已而大鱼食之,牵巨钩,錎没而下,骛扬而...
关键词: 鲁迅文学院 1978年,中国作协恢复工作,两年之后,“文学讲习所”得以重新启动。1984年,经中宣部批准,“文学讲习所”正式改名为“鲁迅文学院”。这一创举,使得这所中...
关键词: 陈平原 严家炎 学科建设 2013年北京大学出版社刊行《问学求实录——庆贺严家炎教授八十华诞论文集》(方锡德、高远东、李今、解志熙编),书首载有严先生的照片、书影...
关键词: 文人交往 王景琳 阴法鲁 阴法鲁 在北京大学读大三那年,系里决定给本科生开设一门常识课——“中国古代文化史常识”,面向中文系七七、七八、七九三个年级,外系同学...
关键词: 燕京大学 郭绍虞 新文学 摘要: 作为1930年代燕京大学国文系的主政者,郭绍虞身兼新文学家、古典文学研究者、国文教育家等多重身份。他看到了当时新文学重“文艺”轻“...
关键词: 陈漱渝 文人交往 木斧 “人演戏,戏演人。人在戏中,戏在人中。台上十分钟的戏,凝聚、折射了一生中的悲欢离合。” ——木斧 一 诗人杨莆为什么要以“木斧”为笔名?据...
关键词: 鲁迅 丁玲 1951年5月30日晚,首都各界在中山公园音乐堂隆重集会,热烈欢迎赴朝慰问团归国。慰问团的代表在报告中说,身处朝鲜前线,可以切身感受到我方的战斗力能够完全...
关键词: 《北京人》 曹禺 今年是曹禺诞辰110周年。80年前,1940年深秋,在四川小城江安,爱恋着契诃夫,爱恋着方瑞的青年曹禺,感受着时代的苦闷,憧憬着时代的未来,开始动笔写《...
关键词: 吴霖 《学林侧影》 季镇淮 编者按: 1993年春,吴霖计划为当时的文化宿老进行一组文字速写,他给自己定下写作要求三个“一点”,即“有一点新闻,有一点文笔,有一点抒...
关键词: 中央文学研究所 鲁迅文学院 今年是中央文学研究所创建七十周年,站在七十年后的今天回望其最初的创建,我们会清晰看到“如果把文学研究所作为一种文学体制的发端和建...
关键词: 林纾 翻译 《巴黎茶花女遗事》 王寿昌口述,林纾笔译,何之硕批《巴黎茶花女遗事》1901年玉情瑶怨馆刻本 林纾 一 钱钟书先生曾写《林纾的翻译》一文,因此我下面这些不...
关键词: 陆羽 茶文化 《茶经》 原标题:《茶的品格:中国茶诗新解》:那些爱喝茶的文人写了哪些诗? 中国是茶的国度,也是诗的国家。历代文人创作的大量茶诗,不仅记载了中国...
关键词: 文人交往 徐中玉 谭帆 徐中玉先生(1915—2019) 徐中玉先生离开我们已经一年多了,一直想写点什么,总也找不到合适的切入口。我与徐先生的接触相对多一些,1983年读研究...
关键词: 《中国小说史料》 孔另镜 鲁迅 笔者曾读过一篇谈治学的文章,文中说:某一领域,大家开辟门径,但成就往往不如后人。文章举孔另境著《中国小说史料》为例,说孔著是受...
关键词: 《将军吟》 莫应丰 改革开放之初,湖南作家以严峻而凄美风格的小说崛起于中国文坛,继承了沈从文带着湘西的丰满和妩媚的文学风格,成为当代文坛一道瑰丽的风景。古华...
漫步于战国时代,我们感受到的是一种政治急剧动荡、社会思潮汹涌、文化波澜起伏的情境。纵横其间的战国士人思想敏锐,激情张扬,他们在文学创作上亦挥翰洒墨,各擅胜场,由此...
关键词: 延安文学 赵树理 内容提要: 1940年代,延安解放区的农民文盲率极高,以文字为媒介的小说无法被农民读者直接阅读。赵树理以农民为写作对象,但农民却无法阅读他的小说...
关键词: 文学诵读 中古音 中国文学,是伴随着声音生成而传播的,并通过美妙的声音感染人心。《诗经》中的部分诗,在纳入礼乐制度之前,以唱诵的形式流传着;音韵和谐,节奏铿...
关键词: 姚鼐 桐城派 山水之作由来久远。《诗经·斯干》咏南涧之貌,《庄子·秋水》摹川流之状,二谢纪游之作、王孟幽赏之篇,皆各尽其妙。柳宗元《永州八记》则于古文中别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