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振铎(1898-1958),是我国现代知名文学家、藏书家、出版家、文物收藏家。12月5日起,一批罕见的郑振铎记于1939年(民国二十八年)的钢笔日记一册在上海朵云轩艺术馆展出,此册日...
李学勤先生一生最喜欢的事情就是读书,最不喜欢的是浪费时间。 李学勤先生的母亲在他很小的时候就教会他识字。当时的李先生家住在北京靠东城墙的一个四合院,一院一户人家,家...
那一年,沈从文先生南来,住在苏州九如巷。我在他那里耽了两个半天。临别时候,他一再嘱托的一件事是去看望巴金先生,再一件事,也就是去看望施蛰存先生了。 这两位前辈,在我...
贾芝先生(1913年-2016年)是成就卓著的民间文艺学家、民俗学家,新中国民间文艺事业的开拓者、奠基人,曾任中国文联第七、八、九届荣誉委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名誉主席。在长...
一、诗谜 卞之琳的诗,是让人着迷的一个谜。诗都不长,字句端丽明白,意涵幽远,似乎感受到什么,却又迷蒙着,不可清晰道出。如眼前徐徐转动的七彩宝塔,甚为玲珑,却无从解构...
1949年4月25日,著名诗人柳亚子来到颐和园的益寿堂休养,在不到200天休养的日子里,竟挥毫赋诗260余首,其中,赞美颐和园风光和人文景观的就有30余首。可见,他对这座昔日皇家园林...
从维护学者形象的纯粹度而言,程千帆《闲堂日记》的出版似显得不合时宜。日记大量记载稿费收支、礼物往来、请托推荐等,不免有损于大学者的伟岸形象。如是钱钟书这样的学者,...
李学勤(1933.3.28-2019.2.24) 一封信 我不记得第一次见到李学勤先生是什么时候了,大概是在1980年代末?我好几次去过他在昌运宫的住宅。三四十年里,我和李先生的往来应该说不少,不...
每年进入冬月,寒气袭人,走在北京西直门大街上,都会心不由己地想起“一二·九”前辈们几十年前在此周围行进的脚步,耳边响起“同学们,大家起来,肩负起天下的兴亡……”的...
得知刘硕良前辈离世的消息,我不愿相信,或者说不愿接受,不能接受。这是一个生命力多么旺盛的老人啊!他在人生的每个阶段都能创造出奇迹。老天应该再给他几十年,让他继续陪...
2018年冬,学院通知该为毕业论文联系导师了。我急忙发消息给张宗涛老师,说自己准备写一篇小说作毕业设计,问他是否可以指导我,他答应得极爽朗。没过几天,学院的安排下来了,...
作为教育家的林纾很少被人提及 将近十年前,具体说是2014年10月11日,我在福州工程学院主办的“林纾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做主旨演说,题为《古文传授的现代命运——林纾与北京...
同样是以母校为题,徐志摩的情感为什么在散文《我所知道的康桥》中奔放,却在诗歌《再别康桥》中收敛? 这有些耐人寻味。当我们走进诗歌中,场景是同样的,思念是同样的,但诗...
鲁迅对于现在的青年人来说,可以算得上是一位古人。他生于清代,殁于民国,他的生命离我们已经很遥远了。1881年9月25日,也就是清光绪辛巳年八月初三,鲁迅生于浙江绍兴府会稽县...
“民国元老”于右任早年曾担任南京国民政府审计院、监察院院长等要职,以“天下为公”为座右铭,参与创建复旦大学、上海大学等名校,他公正廉明、一生清贫,不住豪宅、不坐豪...
1939年3月11日,著名作家茅盾等人乘汽车经过鄯善、吐鲁番,翻越天山,来到迪化,开启了他为时一年多的新疆生活。在新疆,茅盾一身数职,忘我工作。他担任新疆学院教育系主任,繁...
“双叶丛书”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我为夫妇作家编的散文合集。在书稿的内容上,我以家庭为特色,选他们写家庭、亲情、人生的随笔;在装帧形式上,美编速泰熙一改封面设计老套路...
不同时代,其文学的内容和风格都会不同。中国古典文学理论名著《文心雕龙》云:“时运交替,质文代变。”其中“时运交替”一句,说的是时代的发展和变迁;下一句“质文代变”...
《北京晚报》2023年10月9日刊登的《1933年巴黎中国美术展览会之际徐悲鸿与盛成交往考》(以下简称《交往考》)一文中,笔者对盛成的有关表述进行过一番考订,其中就对盛成所称“...
许广平(左一)、沈钧儒(左二)、郭沫若(右一)、罗淑章(右三)、李德全(右四)等民主人士离开沈阳前在火车站合影。 1949年9月21日至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