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战争之后,晚清政府与列强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失去了独立自主的外贸决策权和管辖权。国民政府建立后,中国逐渐有了比较系统地制定对外贸易政策的条件。尽管在国民政府...
村庄档案是在村庄生成并保存的档案,是最基层的档案。国家对农村档案工作曾经有过制度性安排,随着经济社会的变化,村庄档案的记录、保存等发生了巨大变化,大量的档案销毁、...
中国社会史大论战再回眸 访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张越 阅读提示 ●讲到论战的思想理论背景,那就是在论战爆发前,包括唯物史观在内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在中国知识界已...
新世界史的理论思考 本特利在《新世界史》中提出,新世界史并不是要考察世界各民族经历的全部历史,而是探讨那些不顾民族的、政治的、地理的或文化的边界,并且以跨地区的、整...
时间与空间是历史研究的两大基础要件。人类之所以产生历史意识,就是从时间上审视自身活动的结果。所以,自古以来,没有哪一位历史学家会轻视乃至无视时间。 不过,关于时间的...
1931年9月18日,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爆发。此后14年间,中国坚持抗战并最终取得胜利。在九一八事变爆发82周年之际,学界围绕中国抗日战争史研究,提出许多有益的视角和观点。 中...
回顾近代以来中国史学的发展历程,我们会发现史学界曾经激烈争论的一些重大问题最终几乎都以无解而搁置。原因何在?一个重要原因就是100多年来我们对中国历史作出的解释,一些...
从汉至宋,我国的金文研究经历了一个从偶然到必然、从积淀到创获的过程,并在宋代形成金文研究史上第一个高峰,而在晚清则走上了科学道路,迎来金文研究史上的第二个高峰。 清...
中国古代文明化历程经历了三个重要阶段:一是从社会复杂化到古国诞生;二是从古国向王国转化;三是从王国到帝国建立。 从考古发掘的材料看,距今6000多年以前的社会是基本平等的...
中国古代藏书的千年积淀不仅为人才培养提供给养,更孕育着古典学术文脉。藏以致用,通过对古代文献典籍的保存、传递、校勘、记录,藏书家为中国学术文化的繁衍作出了巨大贡献...
纵观近年来国内史学研究,随着社会发展、思想解放,历史研究方式、方法向多元发展,史学研究取得较大成就。与此同时,一方面,在中国史研究领域引起学者关注和讨论的重要理论...
自商朝到春秋战国,楚国发展为幅员广阔、地位显要的大国。虽然秦王扫六合的统一战争结束了其八百多年的历史,但博采众长、独具特色的楚文化对后代影响至深。然而,楚人起源何...
谈这个题目之前,先要说说什么是古文字,什么是出土文献。 古文字是一个约定俗成的说法,主要指秦始皇统一文字以前的古代汉字,时间范围大体就是先秦时期。这一时期的汉字,因...
如何认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马克思主义近代史学传统?如何科学阐明中国近代史的发展规律?就相关问题,中国社会科学报记者专访了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郑师渠。 继承与创新的...
历史编纂:中国史学优于西方史学 中国传统史学的发达举世公认。西周初年,就产生了内容极其珍贵、编纂体例高明的经典史籍《尚书》。此后,经过历代史家不懈努力,史学成为中国...
武汉大学人文社科资深教授、首届荆楚社科名家 冯天瑜 关于辛亥革命研究前瞻,谈四点看法。 第一,要将辛亥革命置于历史的长河中来展开研究。其一就是把辛亥革命与中国历史上的...
1986年,现为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的陈志强在校开设拜占廷史课程时,有学生吃惊地问:您怎么选择这么冷僻的学问? 而今,研究拜占廷文明的中国学者已不会面对这类疑问。在我国起...
最近十余年来,中国学术界在复旦大学葛兆光和南京大学张伯伟等先生的倡导下,掀起了一股新的学术热潮,这就是葛先生所倡导的从周边看中国与张先生所提倡的异域之眼。葛先生重...
以图像证史近来在史学界已渐成风气,以此扩大史料的来源,也传承我国自古就有的左图右史图史互证的传统。南宋史学家郑樵在其著作《通志》中指出:图谱之学,学术之大者。图,...
当代史学与史家,要名副其实承担起自己的时代责任,善于运用大数据时代提供的世界性知识和世界性视野,真正跨越学科藩篱,组成多学科研究团队,通过综合研究,使史学与史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