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前中国与美国在朝鲜的战争是两个大国在各自境外进行的一场大规模的局部战争,这在二战结束以后至今都是绝无仅有的。双方在朝鲜战争中的决策目标都经历过明显的变化,有一...
江泽民同志指出:“总结我们党七十多年的历史,可以得出一个重要结论,这就是我们党所以赢得人民拥护,是因为我们党作为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
同社会发展史一样,党的历史本身也是一个呈现着阶段性的客观发展过程。为了能够准确地认识和清楚地说明党的历史,根据客观发展进程确定历史分期就成为党史研究的必要。究竟应...
西方近代启蒙确立的“个性主义”,是一种“以个人为本位”的历史本体观。它在中国近代被当作“救国”的思想武器输入华夏,并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达到它的鼎盛时期。然而,...
1959年的5、6月间,正是党的庐山会议前夕。 这时,中国的经济建设形势是:“大跃进”运动的错误和危害已经充分显现,毛泽东和中共中央对“大跃进”中的问题也已经有所认识,并开...
1946年初召开的政治协商会议及其通过的诸项决议为中国打开了民主化进程的门户,因而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但是,此次民主化进程最终却以国共全面内战的爆发而告终结,其过程正...
今年7月, 许多国家的媒体都纷纷披露了日本多家出版社在送审的中学历史教科书中关于侵略战争历史事实描述的重要变化,指出掩盖侵略战争历史事实的危险性,并呼吁人们关注日本...
战略后方是一个国家或集团与敌对国家、集团对峙或进行战争地区的后方较远区域,是保障战争(作战)的固定基地。在战争中,国家依靠战略后方,协调组织后方各种力量,安排对战...
邓小平同志1980年9月在京接见陈济棠的儿子、美籍华人陈树柏教授时说:“令尊治粤八年,确有建树,有些老一辈的广东人还怀念他”(注:转见《陈济棠遗物展揭幕》,《广州日报》...
以往有关抗战时期中越关系的研究,大多以胡志明为主线,着重论述胡在中国的活动及与中国方面的关系。(注:研究成果主要有:蒋永敬著《胡志明在中国--一个越南民族主义的伪装...
50年前,抗美援朝揭开了朝鲜半岛战事的新篇章。50年后,在参与战争的各方建立正常关系后,朝美双方正在步入和解的新历程,很可能为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增添一份玫瑰色。 那么...
历史思想是李大钊思想中最具代表性的内容之一,也是与文化发展,特别是西方文化联系最为紧密的内容。本文试就李大钊的历史思想作一探究。 一 1920年7月,李大钊受聘担任北京大学...
“文化大革命”(以下简称“文革”)为什么会发生?笔者认为,要准确地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应该为“文革”作一个比较具体的定义。现在讨论“文革”起因中的许多分歧,实际上是...
战后日本国内对侵略战争罪责问题,一直存在着两种不同理念认识的斗争。一种是反省战争罪责,揭露日本军国主义对外发动侵略战争的罪行;一种是极力掩盖战争罪责,鼓吹大东亚战...
恰好在新世纪的第一年来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除了时间上的巧合外,更有不同寻常的重大意义。在已经过去的20世纪最后20年里,由邓小平开创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伟...
三年前,笔者在《近代史研究》上发表了《南京国民政府废约交涉述评--兼评王正廷革命外交》一文,对被视作此一时期国民政府成功外交典范的“改定新约”运动作了初步考察。文章...
对八大的研究是中共党史领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目前这一研究已取得许多成果,不久前还出版了《中共八大史》一书,但继续研究仍然有深入的余地。本期《党的文献》发表的刘...
一、20世纪初上海经济的发展 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运动进入以上海为中心的阶段后,取得了初步胜利。五四运动之所以会取得初步胜利,不仅取决...
中国共产党从她成立的那一天起,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极其艰苦卓绝的执著探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
长期以来,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基本经济制度中究竟应当占什么地位、党在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如何处理公有制同非公有制的关系,一直是个非常敏感和棘手的问题。建国后,我们党对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