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与社会之间的关系问题,是学术思想界始终关注的主题之一。发生在本世纪的重大历史现象,如美国凯恩斯政策的推行,苏联从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到现今的解体,二战后亚非拉一...
在中国近代社会的转型过程中,一批有志于振兴中华的志士仁人,曾为变革两千年来所形成的封建政治制度作过许多理性上的思考和实践上的探索。 20世纪之初,孙中山对中国的官僚体...
农村权力结构是指农村决策权力在各个阶层的分配状态,具体表现为决策人士的阶层构成及组织形式。20世纪初叶,国家权力开始在农村渗透,但都因未能达到充分整合而失败。一个发...
一、现代化是一个历史过程,需要代表现代化方向的政党来领导 1951年,美国《文化变迁》杂志在芝加哥大学召开学术会议,有人提出用“现代化”一词来说明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
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中国政府用三个五年计划在西南和西北地区进行了一场以国防工业为中心的大规模经济建设,这就是三线建设。三线是从战备角度对全国不同地区进行的战略划...
中国共产党在走过了80年历程的今天,正在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奋斗。但现实生活告诉我们,当前对我们奋斗目标和理想信念的最大困扰因素是在对于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
一、西学传入的缘起与中西文化的碰撞 如果从严复一系列关于哲学和社会学说的译著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陆续出版算起,西方哲学正式传入中国大致已有一个世纪。不过就广义的“西...
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宣告成立至今,已走过了80年的战斗历程。80年来,尽管经历了种种曲折,面对过各种挑战与考验,中国共产党始终站在时代前列,紧跟时代前进方向,领导全国人民...
在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吸取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形成了自己的哲学思想,把握住了观察和解决中国问题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确立了可以直接用来指导实践的哲学理念。...
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以来,走过了艰难曲折而又不断取得辉煌成就的80年历程。80年的历史证明,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取得的革命和建设的胜利,已经使中华民族以昂扬奋发的姿态矗...
抗日战争期间,只有3万余武装力量的中国共产党从从陕北和江南迅速发展到全国各地,内中原因甚多。一些学者往往强调中共当时对外部条件的利用,如日军对国民政府的冲击造成的地...
中国共产党的十五大和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最终将中国共产党在新时期的治国方略--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定位。这一治国方略的确定,历经20年思想认识上的演进。分析...
中国共产党已经走过了80年的光辉历程。80年来中国共产党能够战胜无数艰难险阻,经受任何挫折考验,不断成长壮大,不断推动中国历史进步,一条极为重要的历史经验,就是不断创新...
中国共产党80年的奋斗历程,艰苦卓绝,波澜壮阔。辉煌与挫折,光荣与失误,互相交织,错综复杂。但是,挫折与失误只是辉煌历程中的短暂一瞬。80年奋斗的历史主体始终是革命、建...
先进文化是一切优秀历史文化的荟萃,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晶,是时代精神的升华,是社会发展的凝聚力和内推力。一个无产阶级执政党,能否选择先进文化,能否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
二战结束后美国主导的对日媾和问题,在我国世界史有关教材和著作中虽有论述,但由于史料缺乏等因素,有关中苏共同抵制媾和的论述大多过于简略,而对苏联拒签和约的原因,基本...
1949年12月至1950年2月,毛泽东和周恩来先后到莫斯科,与斯大林及其他苏联领导人进行了长时间的协商和谈判,终于签订了替代1945年中苏条约的《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和有关协定,...
1943年12月,由中美英三国首脑联合发布的开罗宣言宣布,日本窃取于中国的台湾及澎湖列岛战后须交还中国。1945年7月, 要求日本无条件投降的盟国波茨坦公告确认了开罗宣言的内容。...
张荫麟在《近代中国学术史上之梁任公先生》一文中,将梁启超一生的智力活动,分为四时期,并认为:“每时期各有特殊之贡献与影响。第一期自撇弃词章考据,就学万木草堂,以至...
西藏地方政权自13世纪中叶,即归属于推进全中国大一统的蒙古汗国(元朝前身),并为元朝实现全国新的大一统作出了独特的历史贡献。其后,一直处于中国历代中央政府的直接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