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同”一词最早起源于拉丁语idem,当英语吸收这个词时,成为identity或identification,表示某些事物是一致或者相同的。“认同”的概念最早是由弗洛伊德提出,他认为:认同是指个人...
早期研究中国天文史的学者,多从现代天文学的观点切入,关心的焦点往往在历法推步、天象记录、以及观测技术等问题上;对于非理性的星占,虽然它是古代天文家最主要的职掌之一...
建国五十年来,贵州省夜郎考古获得了可喜的成果。值此夜郎学术研讨会召开之际,为了让大家了解夜郎考古情况,现就贵州古夜郎地区青铜文化的发现与分布,以及近几年来夜郎考古...
我国古代的成文法源远流长。保存至今最古老而又粗具刑法体系的法律文献是《尚书·吕刑》,流传后世而其系统大体完整的成文法数《唐律疏议》较早。 长孙无忌等人撰于永徽年间的...
引言 抗战结束后,从1945年12月到1946年7月,在前后不过半年左右时间,国民党地方军政当局接连四次公开采用政府暴力的手法打杀异议人士,制造了一连串血案①,引发社会各界强烈质...
近些年来,关于礼制的研究虽然越来越引起学者们的重视,但涉及到中国各王朝礼制的具体形态的描述却非常少,而对某一时期礼制具体形态的描述,又是考察这一时期儒学状况的必要...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一个社会动荡、分崩离析的战乱时期。魏、蜀、吴三国鼎立、西晋的八王之乱、南北朝各短暂王朝的频繁更迭,这动荡不已的局势使国家藏书遭到严重损失,学术消...
接近世纪末的唐史研究是以研究者队伍的壮大和研究成果的丰硕为其特点的。1998年11月18~23日,在陕西西安市及扶风县召开了’98法门寺唐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暨唐史年会,参加者有各...
东汉辟举是一种官吏选拔制度。文献中,又将其称为“辟选”、“辟除”、“辟召”。这种选举方式在西汉已开始实行。至东汉,在当时的选举活动中,开始占据很重要的地位。因此,...
唐代的良贱制度,涉及政治、经济、阶级关系、社会结构等诸多方面,是一个颇受中外学者重视的研究课题。然而,长期以来,人们在讨论唐代良贱制度的时候,对于现存唐人判文中所...
牛李党争是中晚唐政坛上一极大事件,论者多矣。但牛李两派的分野究竟是缘于科举与门第之争、士庶之争、新旧之争、进步与落后之争,抑或是经术与辞章之争呢?因其历时既久,所...
清人赵翼曾论南朝多以寒人掌机要,说: 至宋、齐、梁、陈诸君,则无论贤否,皆威福自己,不肯假权于大臣。而其时高门大族,门户已成,令、仆、三司,可安流平进,不屑竭志尽心...
乡里政权是汉王朝派出的最基层政权组织,乡官里吏尽管大多不是国家正式命官,但职责重大,承担着摊派徭役、征收赋税、率民为善、受理诉讼、监督户口年纪等职能。他们既是乡里...
四《唐律疏议》中的丧葬之礼 《唐律疏议》卷一《名例律》“十恶”条,“七曰不孝”下注云: 谓……居父母丧身自嫁娶,若作乐、释服从吉;闻祖父母父母丧,匿不举哀;诈称祖父...
古代社会中普通劳动群众--特别是周代的“国人”与“庶民”--的身份及社会地位等问题,对于研究古代社会结构和社会性质至关重要,前辈专家的研究成果甚多,但尚有继续探讨的余地...
一、隋文帝弑君说考证 唐太宗曾经评论隋文帝“欺孤儿寡妇以得天下”。(注:《贞观政要》卷一《论政体第二》,岳麓书社1996年版。)隋文帝篡周是没有争议的事实,但对他是否弑...
我在《高丽国初与唐宋官制之比较》(注:龚延明:《高丽国初与唐宋官制之比较》,载《韩国研究》,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一文中,曾把高丽王国太祖至光宗朝(公元918-975年...
诸葛亮的《草庐对》在历史上影响很大,它既关系到三国鼎足之势的形成及蜀汉政权的兴亡,又关系到有关历史人物的评价,所以后人对其评论较多,近年来不少学者又提出了新的见解...
唐五代史籍中,“屯田”与“营田”的记载都很常见。唐五代的“屯田”与“营田”是一回事,还是两回事,史学界长期有争议。一种意见认为,“屯田”与“营田”是一回事,都是指...
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迎来了中国考古学的春天,也使三国至明代考古得以迅猛发展。在这50年里,伴随伟大祖国各项建设事业的高歌猛进,对各种古遗址、遗迹、墓葬的调查、发掘和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