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通鉴》主编之一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李文海谈到该书的编写过程时说,清史研究具有非常强烈的现实意义。对于清代历史的研究已经有了很多科学成果,但用通鉴体裁来编写清代历史...
海洋问题关涉我国的核心利益。建国以来,历代中共领导人领导全国人民,在海洋问题上为维护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而斗争。海洋问题首先是战略问题,解决海洋问题应从战略高度加以审...
1911年,中国内地发生了辛亥革命,而在西南边疆,踌躇满志的英印政府调整侵略步骤,以其官员威廉逊之死事件为借口,直接入侵中国西藏阿波尔地区,开展勘察、测量活动,为1914年...
自中唐起始的儒学复兴思潮,衰而再盛于北宋中期。新儒们怀抱宏扬“王道”的政治理想,高唱革新之曲,波属云涌,随浪而高。庆历(1041~1048年)而后,已是新学的天下。熙宁(1...
序章:背叛约翰·鲍威尔父子的日本政府与民众 1998年9月23日至25日,在中国长春召开了第五次近百年中日关系史国际研讨会,会议中的发言内容基本上都是围绕着日本对中国侵略的历史...
造成民族融合的因素很多,有政治经济联系加强的原因,也有种族血缘混同的缘故,而文化的认同却更为重要。文化认同是一个十分宽泛的概念,其中哪一款最引人注目,能从根本上消...
20世纪是人类历史巨变的世纪。在它的前半期,社会主义制度以其在世界广大领域所取得的伟大胜利而震惊了世界;在它的后期,社会主义因其遭受挫折特别是在苏联和东欧的失败,又...
《唐研究》是由美国唐研究基金会资助的研究唐代及相关朝代的大型学术专刊,北京大学荣新江教授任主编,由北京大学出版社每年出版一卷。自1995年问世以来,以一种格外引人注目的...
所谓“因俗而治”,在《辽史》中原本是概括辽朝统治机构中官分南北、蕃汉分治特点而言的,即“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综观辽朝的统治政策便不难发现,“因俗而治”不仅...
一、契丹社会的阶级等级婚姻 契丹作为中国古代北方地区的一个重要的后起民族,早在其前身乌桓和鲜卑时代,就已产生阶级分化,并由此经历了长期的国家社会的历史发展。十六国之...
笔者在伦敦访学期间在大英图书馆等单位特藏室多方查索,发现了包括英国国防部等单位的诸多手稿本或盖有京津等关防、玉玺的资料。新发现的这些关于中方军事外交等文档多属未刊...
社在唐代乡村社会中有重要的地位和意义,它与官方的乡里组织互相补充、互相影响,是乡村社会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本文拟就对这一问题展开论述。 (一)唐代民间结社存在...
在明史学界同仁的努力下,1998年的明史研究健康持续地向前发展,有开拓性的、高质量的论著层出不穷。学者们积极思考,大胆探索,认真论证,许多问题的讨论更趋深入,不同的学术...
一部中国封建历史,从头到尾,贯穿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和君主专制不断强化的进程,这是历史基本事实。此外还应有几点认识:一方面,君主专制的形式多种多样,并不都是秦始皇、...
明朝对东北地区女真人的统治问题,也是一个需要重新研讨、重新认识的课题。 明朝对女真人的统治问题,亦即明对女真的民族政策问题。迄今为止,史界论及这一问题或论及努尔哈赤...
16-18世纪是世界史上的一个前所未有的大变革和大转折时期。西方经过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文艺复兴和产业革命,为资产阶级大革命作好了物质和思想上的准备,开始从启蒙时代向近代社...
今人在描述南宋前期江汉平原的地理面貌时,较常用的是“百里荒”一词,以此说明当时的江汉平原还相当落后,有些地段根本没有得到开发。如《两湖平原开发探源》认为:“两湖平...
徽商是崛起于明代中叶、活跃于明清两代商业舞台上的一支重要的地域性商帮,他们不仅经营领域和活动范围十分广泛,而且商业资本也极为雄厚,“千金之子,比比而是,上之而巨万...
持续百余年(1681-1796)的康乾盛世,曾以国力强盛、气象宏伟震撼一时,其时国家统一,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时人所谓“德业于今臻盛大,直超三五辟鸿蒙”,“舞遍两行红结队,儿...
监察制度在中国封建王朝政治制度史上扮演着特殊重要的角色,监察机构的组织和权限与王朝政治特征有着密切的关系。金代监察制度产生于金熙宗“天眷官制”,发展于海陵王“正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