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2-1913年间,孙中山提出引进外资在10年内建20万里铁路的宏大计划,希图以铁路建设为切入口,振兴实业,迅速实现国家的富强。结合当时的社会环境来认识孙中山的这一计划,是一件...
中国历来有学术文化合而为一的传统,教育与学术文化紧密联系。清末中央官制改革后未专设近代意义的文化管理部门,对文化事业的管理分别隶属于民政部、礼部和学部(注:张德泽...
郭嵩焘以近代著名外交家闻名于世,其外交思想在近代史学研究中褒贬不一。偏重于他主和外交思想的,就会认为郭嵩焘与李鸿章是一丘之貉,是卖国主义、投降主义,认为他是地地道...
王船山是清初著名的经学家、易学家。研究他的易学不能离开清初学术,因为易学作为学术的一个门类,不能超然于学术之外,而只能在一定的学术背景下进行。船山治《易》是在清初...
孙中山先生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他一生都在永不停息地摸索和追求民主,倾注了毕生的心血乃至生命。他提出的“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发展为“联俄、联共、扶助农...
太平天国运动中,洪秀全等领导人曾颁布了一系列严禁吸烟、饮酒的命令。这些禁令内容如何,有何特点、作用,是本文欲探讨的主要问题。 一 太平天国烟酒禁令的内容,主要体现在...
澳门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但自从1553年葡萄牙人进入、租居和逐步占领澳门的400多年来,关于澳门主权问题就成为热点。 不少西方的历史学家和政治人士,出于歪曲历史事实和政...
严复作为启蒙思想家和教育家,他在把西方近代学术名著介绍到中国来的同时,结合19世纪末期中国的国情提出自己的教育哲学见解,认为通过教育去改善民质,比起政治、经济改革有...
一 杨廷理(1747~1813年)字清和,一字半缘,号双梧,又号苏斋,晚年自署更生。清广西柳州府马平县(今柳州市)人。生于清乾隆十二年。先世自江西迁柳,遂占籍于此。出身于世代...
在清末政局动荡不安、革命风起云涌的背景下,出现了一股以“研究国学,保存国粹”为宗旨的社会思潮。1905年“国学保存会”的成立以及《国粹学报》创刊是这股国粹主义思潮出现的...
1931年,顾颉刚在游邯郸某地时有这样一则记载:“我们前往参观,军官来取名片,我们一一把有头衔的名片很恭敬地送上去,那知他忽然扳起脸来,向我们中的一位瞪目一看,说道:‘...
16世纪中叶,葡萄牙人陆续入居澳门,开展对中国及远东地区的贸易。在此后400多年的中外贸易史上,澳门几度经历盛衰浮沉的变迁。 其中,最后一次变迁发生在19世纪40年代末至20世纪...
布彦泰为林则徐写过几次叙功折稿,有关著作都没有作出明确回答,就目前看到的有两种。一种是在著作中写入一次,如《林则徐年谱》写道光二十四年“十月初伊犁将军布彦泰上奏陈...
中国对阿拉伯地区很早就有了解,《史记·大宛传》和《前汉书·西域传》所记的条枝就是阿拉伯。唐宋的中国古籍称阿拉伯为大食国,元史中称为天房或天堂,明史则分为天方、默德那...
英国因发动维护鸦片走私贸易的鸦片战争而恶名昭著,相对而言,日本在本世纪前半期对华毒品走私的行径尚未被充分地揭露出来,笔者拟对这一问题做一些探讨。 一、清季英国对华鸦...
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状况与思想文化开始发生深刻的变化,封建社会的没落与西学的传入促使人们寻求适应社会发展的伦理文化系统,一部分人试图从儒学之外的传统中去寻找,于是,...
众所周知,近代中国是一个“流民社会”。(注:参见拙著:《中国近代流民》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应该说,流民的流入流出,是人口分布、人口构成的调节形式,具有多方面...
引言:问题提出和分析框架 近代以来国家的发展变化是人类政治史上普遍和复杂的现象。梳理和诠释这一政治变迁的历史,无疑是思考其未来建设和发展路向的前提。这一点对于近代以...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宗族或曰家族则是以血缘、亲缘关系为纽带形成的扩大的家庭。近代商人宗族以及宗族文化的演变,既与资本主义商业的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也与社会的转型和变...
甲午战争失败以后,清廷割地赔款,列强纷起效尤。一时之间,国势危迫,人心思变。不同阶层、不同政见的人物纷纷上书,表达政见:有人建议练兵筹饷,有人建议开矿筑路。然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