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民族是族群共同体,民族认同是族群意识和行为,指人们对自己族群的血缘、文化、历史记忆和乡土怀有的强烈感情及相应的行为实践。国家是政治共同体,中国古代的国家认同即...
摘 要: 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实行以家族组织为基础的乡族自治,曾经是许多政治家和思想家的社会理想。在不同的时代与不同的地区,由于客观历史条件的限制,乡族自治的形式与内容不尽...
摘 要: 明清以来修撰的家族谱中“始祖”以前世系的记事, 开创了宋以后族谱范例的欧氏谱与苏氏谱的内容体例, 明代中期以前士大夫有关祖先世系的记忆, 表明宋明之间族谱基本上是...
摘 要: 东林人士作为明后期的地域人文集团, 自然不尽君子, 但毕竟多君子, 异乎东林者不尽小人, 但毕竟多小人。东林的人品风骨, 总体而言优于非东林及阉党人物。评价东林与非东林...
摘 要: 蒙书的定义应该再严格一些,要研究其性质以及与民间读物、通俗读物的异同。在作性质判断时,要考虑当时人将其视为什么性质的书(《书志》的分类也是一种参考)。而且...
内容提要: 北宋、西夏和交趾均位于汉唐故境,在历史上具有密切的联系。本文是以整体、联动的视角对三者之间关系的考察。文章认为三政权并存的局面正式形成于宋太宗太平兴国年...
摘 要: 明清时期,国家对疫病救疗虽有行动,但缺乏制度上的规定,日渐兴起的民间社会力量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近代以降,国家逐渐建立了现代卫生防疫机制,应对疫病的观念也日渐积极。...
摘 要: 鄂、豫、陕、川四省交界的内地边区, 因山多林密、人口不多, 明初采取了“空其地, 禁流民不得入”的措施。但到明中期, 这里还是酿成荆襄流民变乱。在平定变乱后, 明中央决...
内容提要: 夏商西周国家的统治区域可分为畿内和畿外两部分,是故,该时期国家防御体系的核心是构建起以王畿为中心的畿内防御体系。在这一过程中,均有效利用了高山、大河作为...
摘 要: 从雍正朝中期开始,清代制度中逐渐形成了一个“回民”身份。适用该身份的人群即回族。在这一过程中,“回民”这一身份从只有民间日常生活意义,逐渐附加上了国家制度...
浙江学政颜光敩 颜光敩(1660-1698),字学山,山东曲阜人,复圣颜子六十七代孙。康熙进士,官翰林院检讨、浙江乡试主考官、提调浙江学政。他和大哥颜光猷和二哥颜光敏被称为一...
摘 要: 自明初始, 明廷即允许因过继、乞养、入赘等方式而改从他姓者恢复本姓 (复姓) 。明代复姓采取身份差别原则:一般平民可自行复姓;士人阶层则较为复杂。因其序列结构存在着生...
摘 要: 白日升天在道教而言, 乃是无上高深之术。道教尊重女性, 其神系中有大量的女神、女仙存在, 在修炼、戒律、教义、组织等方面亦能男女一视同仁。从唐代的女子白日升仙神话...
摘 要: 通过南岭山地和东南海岛的研究个案, 结合实地调查与民间文献的分析, 可知清朝在南中国确立统治之后, 有一个通过地方政府重整土地赋役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地方精英重建...
(上海交通大學人文學院歷史系) 新出版的《長沙五一廣場東漢簡牘》(肆)有一資料信息量很大,錄文如下: 成南陽宛,次陳留扶溝,此武陵零陵。次、成遭其縣米穀貴。成、次今...
摘 要: 王安石的鄞县施政与熙宁变法之间的因袭传承关系,是从前学界探讨的重点。其实两者相同之中多有不同。前者一切围绕改善民生,重在富民,百姓的获得感强,因而政绩异常显著。...
历来治学有大成者,莫不具有变通之精神。固守一隅,虽可成一家之说,但在学术史上很难留下浓墨重彩。近代史学大家,为学多有“三变”之说。王国维治学三变,肇发于西洋哲学,...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