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商鞅推行“农战”政策,是秦国家体制“战国模式”构建的重要组成。“农战”重“法”,与“赏罚”形成整体性关联,着意构建“君—民”联结,塑造“农战之士”。秦惠文王以降...
(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本文討論三則戰國楚竹書中與“宛悁”有關的釋讀。第一則是上博五《鮑叔牙與隰朋之諫》“百姓皆宛悁”,第二則是清華簡《治政之道》“亂者乃違心惌悁...
摘 要: 关于明代的商业政策, 学界目前主要有“抑商说”和“重商说”两种观点。偶有提及“通商”者, 但未能全面、系统地展开论述。检诸史籍, “通商”实兴起于西周、春秋, 战国秦...
...
說曾公 編鐘銘文的“駿聲有聞” 蔣文 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 曾公 編鐘2019年出土於湖北隨州棗樹林曾國貴族墓地M190。《江漢考古》2020年第1期公佈了其中一件鎛鐘和兩組...
中国律令法系的初步形成与发达 ——论荆州胡家草场12号汉墓所出汉律令名及其相关问题 * 曹旅宁 ( 华南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 内容提要: 2018年底出土的荆州胡家草场十二号汉墓所出汉...
嚴倉卜筮祭禱簡所見“ ”字補說 (首發) 西南大學漢語言文獻研究所 何義軍 《文物》2020年第3期刊發了由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以下統稱“整理者”)合撰...
(湘潭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 學界翹首顧盼的《嶽麓書院藏秦簡(陸)》近期刊佈了,作爲整理組成員,近來又有一些新想法,今將鄙見謹陳于下,供同好者一哂。 一、編連問題 (一...
(臺北教育大學) 關於簡10、29的兩個疑例,其形為: (簡10) (簡29) 學界對此二字之釋讀,或存異說:原整理者疑為「循」; [1] 王寧先生疑其為「先」之古形; [2] 布之道先生則釋...
(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 這裏所說的“諸當得購賞貰債者皆亟予之令”,令名是我們節取令文而擬訂。按本文理解,包括岳麓書院藏秦簡中長度相當的8枚簡(完整簡均長約27.5厘米)...
(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 (一) ·【禁軍人其有盜縣官兵】001/1489+1490〼□【與盜同灋。耐辠以下】,其【辠有】(又)䙴(遷)【之。徒】食、敦(屯)長、【僕射】002/1481【智(知...
摘 要: 秦汉时期的江南城市是具有行政治所属性的郡县城市。秦汉时期, 该地区郡县设置发生多次变化, 城市数量增长, 城市的行政级别也随之发生变动。同时, 伴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摘 要: 本文对江南农业和纺织业的劳动生产率及劳动者收入提出了新的估计 , 并与同时期的英格兰进行了比较 , 充分证明了《大分流》一书提出的观点。本文也加强了《大分流》中关...
摘 要: 秦汉时期, 史书中有不少关于“夜作”的记载, 大略包含官府驱民劳作, 中家以上民户使用私家奴隶劳作, 民间的农耕劳作及在农业生产之余自发从事的畜牧业、手工业、副业生产...
摘 要: 南北朝渐趋流行的异地察举和求举觅举之风为投牒自举提供了基础, 而北朝地方官学生徒课试举贡之制则推动了投牒自举之法形成。在地方官学生源较为开放的传统和北朝后期游...
摘 要: 孙吴立国具有肇始六朝的历史内涵。孙吴的皇权建构在内部受制于江东化进程,在外部受制于与魏、蜀的关系,经过了孙权称吴王与称皇帝两个阶段。汉祚终结时,江东内部并不支...
摘 要: 明代以业著籍, 户分民、军、匠、灶四类, 每类户籍均需世代承担特定徭役。由于服役的需要, 编入这几种户籍的民众, 尤其是军户和匠户, 必须不时离开家乡, 前往数百里乃至数...
摘 要: 中古时代,佛教的传入带来了新的文化基因。知识和信仰体系的再造,也对当时中土的政治理论和政治实践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佛光照耀之下,中古政治史呈现出纷繁复杂的面相,而...
摘 要: 清初思想家颜元在为养祖母治丧期间, 得知自己身世的真相;也在同一时期, 他在学术上从服膺程朱转向了“回归”孔孟。从心理史学的角度看, 这两个过程的平行并非偶然。颜元...
摘 要: 西汉太后是外戚势力的最高代表,与皇帝并称“两宫”,分居在长乐宫和未央宫。太后派遣亲信担任要职,操纵皇帝、太子的婚姻,并通过“东朝”来控制天子。皇帝若无嗣而终,太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