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内廷侍卫系统 侍卫制虽是清代一项重要制度,其研究却相当不足。关于清代侍卫之出身,学界现有研究亦颇多讹误。a或因侍卫制“首崇满洲”,学界以往的研究皆侧重于研究满洲...
清朝入关前包括金国时期形成的各种簿册,康(熙)乾(隆)以降,统称为《无圈点档》。清朝入关时,将其运至北京,庋藏于内阁大库。当时这种档册形成多少,运来多少,俱无从稽...
引言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胶澳(亦即胶州湾,时常又与青岛混称)上演了德国强租、日德战争、日本侵占等历史“戏剧”。德国视之为在东亚谋求利益的战略支点,并试图在此建设所谓...
义演是在晚清灾荒救助背景下兴起的慈善活动,也是中国社会—政治变迁的产物。从晚清到民国,京津沪等地慈善机构和慈善家群体先后涌现,“义演”成为一些团体或个人募集社会捐...
不论是从气象史、灾害史还是经济史的角度来看,道光癸未年(即道光三年,公元1823年)都是重要的节点。这一年,清朝发生了全国范围的水灾,对当时的社会经济造成巨大影响,史称“...
永定河入北京境后,自西山又东南流淌,在南部小平原流速缓慢,改道频繁,给当地民众生产生活带来不利影响。入清后,清廷对永定河进行大规模治理。尤其是乾隆时期的治理理念与...
清宫之中,广储司是内务府中管理库藏及出纳的总机构,下设银、缎、衣、茶、皮、瓷六库。负责验收会计司、庄头处、掌仪司等处所属皇庄、园头钱粮地租,并盛京、吉林等处捕获貂...
厘金最初是为了应对镇压太平天国庞大军事开支的临时筹款方法,随后演变成内地固定的商业税收,日渐成为清政府主要的收入来源。厘金的征收对晚清财政和地方政局有着极为重要的...
前言 清朝于热河一地建立避暑山庄做为处理边疆事务的行政中心,鉴于热河重要的政治地位,于雍正二年(1724)设立热河驻防。热河驻防初建之时,设总管一员领导,派兵分驻热河、...
新时期是中国东北边疆史研究真正走向繁荣的时代,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在各个学术方向上均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学术成果。本文主旨在于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择其要端加以评述...
低地国家(包括现在的比利时与荷兰)的清史研究可以划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指清初到清中期,此时的研究由一些独一无二的观察报告组成;第二个时期即清晚期,研究内容主要...
新中国成立以来,新疆历史研究取得巨大进步,学者们对1998年前的研究已有较详细的综述。[1]本文则在时间上加以衔接,分别从总体概况、主要内容、基本特点以及新形势下对新疆历史...
英国学术界对中国的关注始于清朝。在牛津大学博德利图书馆收藏的最早中文文献中有博德利爵士(Sir Thomas Bodley,1545-1613)的手迹,其时间为 1604 年。 a 不过,尽管中英贸易不断发展...
近代西南边疆民族档案是民族国家建设与多民族文化结合的产物,在西南边疆发展进程中,发挥着延伸记忆、延续历史、催生新的文明的重要作用。文章运用档案学、民族学原理,在梳...
摘要:戊戌政变之后,慈禧最恨两个人:一是康有为,二是张荫桓,必欲除之而后快。张荫桓获罪的主要原因就是举荐了康有为,因为没有康有为,很可能就没有戊戌维新;没有张荫桓...
近代日本自1874年入侵台湾到1945年战败投降,其侵华历史计有70余年。在战后70年的今天,作为深化与提高中国抗战史研究的重要一环,有必要对于日本侵华史研究进行一番回顾与思考。...
摘要:西学东渐史研究经历了一个从早期崇尚"单向文化传播论"到注重中西文化双向选择,再到运用概念史与后现代方法对西学引介过程进行更为细腻分析的过程。"单向文化传播论"完全...
[摘 要] 清季民初,诸子学兴起的同时,“史”的地位也被提升。旧派学者如江瑔、刘咸炘等提升“史”地位的是从原儒开始的,其表现便是抑儒而扬道,扬道的同时,“史”亦变得至高...
胡适研究经过若干年的发展,著述可谓甚丰,在行外人的眼里,研究的方法和史料的占有仿佛已经穷尽。其实,不仅方法未穷、史料未尽,不时出现的新史料,亦应验了傅斯年“每每旧...
摘 要:《说儒》既是胡适最重要的学术著述之一,又体现了1930年代中国思想史、文化史、学术史以及儒学研究史的新走向。自从1934年《说儒》发表以来,相关论争和研究几乎从未停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