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勇 史学理论研究 2013年第1期 据一线从事研究的年轻朋友说,新文化史不仅在西方史学界方兴未艾,成果辉煌,即便在中国,经过短短二三十年的发展,也已成为史学界令人瞩目的新...
单向度历史视野的局限及其克服关于中国近代史研究范式的演变与论争 作者:牛方玉 文章来源:《山东大学学报》2013年第4期 【摘要】一个史学范式大体包含三个要素或三个层面,即...
胡逢祥 史林 2013年第1期 [摘 要] 产生于抗战时期的战国策派,当时就是一个充满争议的学术思想流派。史学上,它向学术界输入了一种新的理论,拓展了人们的历史视域,惟其实践多...
刘新成 历史研究 2011年第6期 一 1987年,巴勒克拉夫的 《当代史学主要趋势》中文版出版,原著a universal view of history中一词被译为 全球历史观,是为 全球史观一词在中国首次出现。[①...
桑兵 中山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 2014 年第 1 期 第 54 卷( 总 247 期) 摘 要: 历来讲究治学方法,大抵分为二途,专论往往流于纸上谈兵,实用则浅学不易捉摸。良法必须学识功力兼备才能...
瞿林东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2013卷 摘 要:在1019世纪的中国史学发展中,产生了一些重要的历史著作,史学家们提出了一些具有思想价值和历史价值的重大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在...
唯物史观对中国史学的十个方面影响 牛润珍 《河北学刊》 2013年第3期 历史观对历史学的发展可以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20 世纪中国历史学的两次根本性变革,即由传统史学到近代史学...
孙卫国 《史学月刊》2013年11期 摘要:域外丰富的汉文史籍为东亚视野下的中国史学史研究提供了充足的资料,东亚视野下的史学史研究正符合当今中国学术新的发展趋向。因为东亚有...
面对全球史的中国史研究 王永平 《历史研究》 2013年第1期 全球史 (global history)兴起于20世纪下半叶,目前已经成为世界上最有影响的史学流派之一。自从20世纪八九十年代全球史传入...
余露,中山大学历史系博士生 《学术研究》(广州)2015年第3期 。 【内容提要】本是佛教词汇的世界,从19世纪末期开始,逐渐由虚入实,被用以指称全球,进而落实到各种具体事物上,...
李孝迁 《史学月刊》2014年第6期 摘要:国人用唯物史观研究中国史的学者群中,数拉狄克对中国左派史学影响较大。他的《中国革命运动史》最早运用商业资本概念来解释中国历史,认...
胡可先教授多年来利用出土文献尤其是墓志文献研究唐代文学,功力深厚,成果卓著,已经先后出版了《出土文献与唐代诗学研究》和《考古发现与唐代文学研究》。而这部新著《新出...
李政君 《史学月刊》2014年第6期 摘要:1923年,顾颉刚提出层累说,致力于打破旧有上古史系统。1930年,发表《五德终始说下的政治和历史》之文,有的学者据此认为顾颉刚的学术宗旨...
(本文原题《 收拾一地碎散的文辞评杨国强晚清的士人与世相》,初刊《南方都市报》2009年3月1日,收入《变中前行:二十世纪中国学术掠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6月版。)...
内容提要: 西方学者对中国北宋历史人物王安石的介绍和讨论已近三百年,在对王安石的认识上不断深入且充满变化,积累了丰富的具有启发意义的学术成果。王安石研究已成为西方汉...
【文章来源】《中原文物》2010年6期 【作者简介】陈洪波,南京大学历史系。江苏 南京 210093 【内容提要】 20世纪上半期是中国考古学的初创期,对这段学术史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由特定的生产资料与特定的劳动者相结合,构成特定的生产方式。生产方式是一个时代经济基础的核心,是理解一个时代特征的关键性...
来源:《中国文化研究所学报》2014年第一期,总第58期 承紅磊 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 〈民約平議〉是嚴復(18541921)在辛亥革命後發表的一篇重要論文,對其寫作目的的解釋,也關係到...
清末民初以后,中国传统哲学需要进行现代转型似乎已成为一个共识。但上世纪90年代以来,许多研究者对此观点又提出了疑义:一方面,有些学者认为,近代以来这种借用西方话语和...
作者:韩大元,法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法学院院长,中国宪法学会会长 来源:《比较法研究》2015年第6期。限于篇幅,本文注释省略,如需,请阅读原刊。转自微信公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