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20世纪初,以研究古代社会为目标的科学的考古学传入中国。在认识早期中国历史的过程中,考古学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在其发掘、研究过程中,考古学不可避免地遇到...
河南1949年前的考古活动与中国现代考古学的诞生紧密相连,我们称之为河南早期的考古活动。人们普遍认为河南早期考古工作的开展可以追溯到1921年瑞典地质学家安特生在河南渑池县...
“十二五”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对文物考古工作的高度重视下,在广大文物考古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文物考古工作成绩斐然。而作为占考古工作绝大部分...
开展文物调查,全面掌握文物的基本情况及存在现状,是文物保护、管理、研究及利用的必要前提和基础,也是十分重要的工作手段。从1909年清政府组织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文物调查开始...
摘要: 汉长安城并不是一次性设计建造实施的产物,期间经历草创、丰富和完善的过程。在汉长安城存续期间,先后存在着东西向和南北向两条轴线。前期的轴线为霸城门至直城门大街...
中华玉文化中心在此以前举办的展览和开展的玉器·玉文化学术研讨会,均限于史前时代,从现在开始至今后四五年内,我们的这些活动,转入到了西周和东周这两个历史时期。今次学...
党的十八大以来,地方各级人大、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文物立法工作,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等法律框架下,结合本地区实际制修订了100余部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进一步丰...
摘要: 花卉、侍者、四神、墓主人像、神禽瑞兽等四川宋代画像石室墓装饰主流图像题材,在墓葬中的配置存在规律性,形成较为稳定的图像配置模式。在丧葬的世俗化转向下,为了贯彻孝...
社会组织在文物保护工作中应扮演怎样的角色?相关政策法规如何保障文保社会组织更好地发挥作用?日前,由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上海建为历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办的“新形势下...
摘要: 自瑞典学者安特生于1921年发掘河南渑池仰韶村遗址发现彩陶,至今已近一个世纪。关于彩陶起源与发展的研究已取得很多成绩,但关于彩陶源头的探索却并没有结束。根据彩陶发展...
一 田野考古发掘是近代考古学的根本特点之一。1784 年托马斯·杰佛逊在弗吉尼亚州的一座土墩墓上挖了一条探沟。西方学者通常认为这是考古学史上最早的科学发掘。之所以称这次考...
全文阅读:中国古代的城、邑、里 (本文电子版由作者提供 作者:徐龙国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原文发表在《考古学视野下的城市、工艺传统和中西文化交流——刘庆柱先生七十...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史学研究所 摘要: 夏鼐早先觉得考古学是“第二三流”学问,后来认为“治上古史,考古学是占中心的地位”。夏鼐对考古学与历史学的关系在认知层面上的反映...
摘要: 考古层位学脱胎于地质学中的地层学,是经由考古地层学发展而来的考古学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层位关系是考古层位学中非常重要的基础概念,主要是指单位在堆积先后次序中所...
5月25日至26日,由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桂林市文化新闻出版广电局、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主办的“2017 年度西南考古协作会暨西南地区聚落与城址学术研讨会”在桂林召开...
摘 要: 夏族、商族和东夷族是夏商时期关系最为密切的三大族团。目前,商代后期文化因甲骨文的发现和殷墟的发掘而大白于天下,东夷文化也因特殊的地理位置而被认定,两者成为...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摘要: 先秦时期,广西地区主要是"西瓯"、"骆越"的聚居地域。西瓯、骆越有着独特的文化传统,商周时期受到岭北青铜文化的影响,开启了广西青铜文化的缓慢发展...
摘要: 大量考古发现显示,良渚作为一个国家已经具备了可以讨论其形态的成熟条件。不仅精美的玉器、漆器、丝绸、象牙器、陶器,以及高超的木作建筑,意味着良渚的社会分工十分...
在第12 个中国文化遗产日来临之际,吉林大学举办了主题为“弘扬文化,保护遗产”的第31 期哲学社会科学青年学者论坛。本期论坛由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处主办,文学院考古学系成璟瑭...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科技考古中心 戚城文物景区管理处 摘要: 地球物理勘探技术能够快速、无损地对地下遗迹现象进行定位、定型、定量或定性分析,引导我们对重点电磁信号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