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骼是考古发掘过程中最为常见的一类遗存,也是重要的考古学研究对象。骨骼遗存与现代科技的结合,拓展出多个研究方向,如人骨考古、动物考古、古DNA分析、食性分析等。其中,...
美誉中华第一龙 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 玉龙 这是一条高26厘米,重1000克,周身呈墨绿色的玉龙,玉龙以一整块玉料圆雕而成,通体琢磨,光洁温润。 玉龙的造型非常耐人寻味:龙首短小...
商 龙虎纹铜尊 收藏在中国国家博物馆的龙虎纹铜尊,是一件造型精美的商代青铜器。它体型高大,口沿广阔,鼓腹、高圈足。铜尊通高50厘米,口径45厘米,重约20公斤。 龙虎纹铜尊共有三层...
商周青铜器中出现了将人或动物的立体雕塑与实用容器造型融为一体的作品,体现了实用与审美的成功结合,具有感人的艺术魅力。 国家博物馆收藏的西周时期的青铜酒器盠驹尊造型小巧...
“会唱歌的石头” 磬是中国古代先民创造出来的一种石制打击乐器。石磬在演奏时所发出来的声音清脆悠扬,因此人们也常常把石磬称作“会唱歌的石头”。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就收藏着...
铜盘是商代至战国时期流行的一种水器。小盘盛水用来洗手、洗脸,大盘用来洗浴。 国家博物馆珍藏着一个有着近三千年历史的铜盘,它就是著名的“虢(guó)季子白盘”,这是迄今发现的西...
2000年至2017年文化遗产典型案例及意义 案例三、洪福远、邓春香诉贵州五福坊食品有限公司、贵州今彩民族文化研发有限公司著作权侵权纠纷案。 【基本案情】 原告洪福远、邓春香诉...
编者按 2018年2月1日,北京大学资深教授宿白先生在北京辞世,享年96岁。宿白是中国考古界的泰斗,更是一位考古学教育家,当今这一领域诸多主心骨级人物均出自其门下。樊锦诗正是...
中国国家博物馆日前举办了“瑞犬纳福——戊戌新年馆藏文物展”,展览精选了馆藏的春节年俗和瑞犬题材文物共100余件,囊括了陶器、铜器、画像砖、瓷器、玉器、绘画和民间工艺等...
不久前,纺织考古学家、中国社科院考古所特聘研究员王亚蓉做客“一席”演讲,介绍了中国纺织考古的历史和现状。 中国纺织考古的肇始者是沈从文先生。我有幸做过沈从文先生的助...
湘西永顺县芙蓉镇的溪州铜柱立于五代十国时期,因其特殊的形制和丰富的铭文内容受到重视。溪州铜柱存在两种意义上的“模仿”,一是对马援铜柱的模仿,这是符号意义上的模仿;二是对...
日前,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安全工作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安全工作的重要批示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
3月23日上午,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友谊会堂举行。上海市市委书记、市长及相关领导出席大会并为获奖代表颁奖。上海市文物保护研究中心、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与上海大学合...
从玩具到国宝 1975年冬,西安郊区山门口公社北沈家桥村,农民少年杨东锋在帮大人平整土地时,捡了一块绿锈斑驳的铜制品,觉得挺稀奇,就拿回家给妹妹当玩具,三年后,该物件上的绿锈剥落...
2018年3月,故宫考古研究所所长李季收到了一封信,随信转来的还有一页手札: 信件是10年前张忠培先生写给时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的。今天读来言犹在耳,发人深思。正如单霁翔院长所...
从昭陵文物看唐代女性用帽 唐王朝博大开放的胸怀和气度千余年来,为历朝历代所盛赞,其开放不仅仅表现在民族政策、对外交往等大政方针上,平时生活中的许多点滴亦可看出,例如:唐代...
中美洲文明和中华文明的渊源久已成为学界和公众关注的焦点,热度至今持续不衰。美洲早期居民的主体是距今15000年前后由东北亚地区迁徙而来,这已是有大量考古资料支持的定论。张光...
在中国古代官场上,封建等级制度是极为森严的,首先就体现在服饰上,步入仕途为官就要戴官帽,穿官服,古人称为公服、朝服。这为官的服饰在官场上极为重要,历朝的规定也是非常具体的...
三星堆博物馆的诸多青铜器以夸张奇绝的风格吸引着世人的目光,其中也潜藏着一件造型高度写实、精致可爱的青铜鸡,与其他器物形成鲜明反差,极具吸引力,十分耐人寻味,是三星...
铜盘是商代至战国时期流行的一种水器。小盘盛水用来洗手、洗脸,大盘用来洗浴。 国家博物馆珍藏着一个有着近三千年历史的铜盘,它就是著名的虢(gu)季子白盘,这是迄今发现的西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