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 蒋晓明 这是一只清光绪时期五彩人物棒槌瓶(见图),高26厘米。 此瓶画面所绘的故事叫“入仕归来”。这则故事讲述的是,年轻书生寒窗苦读十年后,去往京城赶考,一去就...
■河北滦县 缪金培 自1977年我国高考制度恢复后,学子们就在父母及亲人的殷切期盼和美好祝愿中,孜孜不倦苦读寒窗十余载,期待高考时能一鸣惊人。这种期盼和祝愿也不是恢复高考...
■山东 吕国华 葛海洋 据考古可知,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铜镜,出土于齐家文化时期的墓葬中,距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中国古代铜镜的发展先后经历了以齐家文化、商周铜镜为代表的...
■山西阳泉 王爱鱼 “江北江南低鹞齐,线长线短回高低”。春夏之际,和风习习,人们喜欢放飞风筝,借此表达愉快的心情。这件民国时期的五彩花瓶(见图),就展现了牧童骑牛放...
■上海 高阿申 罐高15.5厘米,口径19.2厘米,足径14.1厘米。这件器物定为康熙瓷,有五条理由: 造型。粥罐呈直口,圆肩,鼓腹渐收,圈足。形制不同于上述六件粥罐。 底。底部有釉,...
■上海 高阿申 罐高45.5厘米,口径54厘米。明宣德以来,景德镇窑的深腹大水缸,一直沿烧至清末,这同19世纪后期才出现消防靠水龙,在时代上完全吻合。而这些外来洋水龙,起初还离...
■上海 高阿申 罐高12.7厘米,口径5.4厘米,足径6.9厘米。据记载,万历年间,由于宫廷对景德镇瓷器的大肆掠夺,民愤甚大。万历中期,宦官(太监)潘相督造龙缸,因屡烧不成又一再...
■山东 刘崇宁 葛海洋 青铜镜是古代梳妆照容的生活日用品,是中国青铜器中自成体系、价值极高的工艺美术品,也是中国古代青铜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它萌芽于夏商,兴于战国,盛于...
■陕西安康 刘燃冰 日前,在苏州举办的一场古陶瓷展上,亮相一件清同治款五彩瓷小渣斗,引发不少观众驻足观赏。这件渣斗高10.5厘米,口径7.8厘米,圈足径4.4厘米,颈长4.2厘米;撇...
■广西柳州 陶琦 北京故宫博物院曾经展出过一把清代犀角雕狮子形铡刀。整器长15.5厘米,刀架用犀角制成,利用犀角的天然弧度,巧妙将铡刀镶嵌其中(见图)。从材料到制作,皆极...
■江苏镇江 刘丽文 民国时期的仿古瓷风行一时,究其主要原因,当为官窑瓦解之后,官窑良工四散而流入到民间,以前想仿而不敢仿的官窑瓷,如今但仿无碍。《饮流斋说瓷》“自(...
■江苏镇江 刘丽文 瓷粉盒,亦称香盒,是盛放妆粉、胭脂、黛粉,也用于盛放香料和香油,是古代妇女闺房中不可少的器皿。唐代诗人元稹在《恨妆成》中,将女子化妆概括为7个步骤...
■山东高密 柳建明 阿真想亲身体验一下到一线买货的感受。他从藏友处搞到一长期在乡下设点收购古玩的人家地址,约了个同伴一同驱车前往。他们一路打听来到点主所住的村庄,在...
■内蒙古赤峰 张兴国 辽是我国北方的游牧民族契丹人在唐末建立的一个封建王朝。当时的契丹人的生存状况非常恶劣,“大漠之间、多寒多风”,“畜牧畋鱼为食,皮毛以衣”,“转...
■山东 葛海洋 刘崇宁 明代鲁庄王墓志现存滕州市博物馆。墓志碑纵85厘米,横84厘米,厚14厘米,青石质,四周为浅阴线雕刻龙纹六条,上下边框分别刻有二龙戏珠,左右两侧各一龙昂...
■安徽合肥 刘东 长沙窑兴盛于唐代中晚期,衰落于五代时期,是我国唐代最富盛名的瓷窑之一。尤其是长沙窑的釉下彩绘装饰技术的普遍使用,开中国彩瓷之先河。除此之外,长沙窑...
■河南邓州 许满贵 这尊明中晚期铜漆金地藏菩萨坐像(图1),高17厘米,头部宽15厘米,中部宽6厘米,下部宽9厘米,重421.8克。头戴宝冠饰璎珞,耳饰垂宝珠,目光下视,身着天衣,...
■云南陆良 师文涛 葫芦在传统文化中因其与“福禄”谐音,葫芦又多子,寓意很好,因此在传统艺术中多被作为创作题材。我收藏有三副铜帐钩,选用的题材相同,都是缠枝葫芦图案...
青岛市博物馆藏有数十万件珍贵文物,其中有五件明代铜镜独具特色,现介绍如下: 1. 梵文镜(图一) 明代。圆形,直径9.1 厘米,重约245 克。圆柱形钮,钮顶面饰一梵文,钮外饰一周...
■安徽滁州 张荫曾 圣宋元宝小平钱,为北宋徽宗赵佶所铸。徽宗在位时铸有多种钱币,其中以崇宁通宝御书钱、大观通宝瘦金书铁画银钩最为收藏者珍爱,而圣宋元宝则以其真、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