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考古学 > 随笔 >
  • [随笔] 缅怀他!守望城池忆先贤——韩伟先生周年祭 2017-11-04

    博学睿智 勇于开拓 奖掖后学 焦南峰 王占奎 著名考古学家、原陕西省考古研究所所长韩伟先生,离开我们已经一周年了。 韩伟先生1960年毕业于西北大学考古专业。半个多世纪以来,一...

  • [随笔] 郑州商城城墙保护展示现状的考察与思索 2017-11-04

    郑州商城作为商代早期的都城遗址,具有重要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在我国古代文明发展史,尤其是郑州城市发展史上,占据重要地位。郑州商城自发现以来,考古学家在此进行了...

  • [随笔] 殷墟考古史的更新与再研究--读《殷墟:从考古遗址到世界遗产》 2017-11-04

    殷墟自1928年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进行考古发掘以来,便成为真正科学意义上的中国考古学诞生地,中国考古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最早形成于此,一大批考古学成果出现于此,考古...

  • [随笔] 助手眼中的古建专家罗哲文:用平常心做伟大的事 2017-11-04

    罗哲文生前留影。(国家文物局提供) 2012年5月14日,我国著名古建筑专家罗哲文先生在北京溘然长逝,享年88岁,学界为之悲痛。罗哲文的助手齐欣说,从旁观者到追随者,再到实践者...

  • [随笔] 回忆我的两次田野考古实习 2017-11-04

    1962年安阳大司空村,给陶器分型定式的小组讨论 1963年在青冈岔遗址发掘现场 1959年,我由山西运城康杰中学考入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原本在历史专业学习,但第二学年调入考古班,在...

  • [随笔] 一次难以忘怀的考古发掘——陕西大荔李氏家族墓地 2017-11-04

    当考古发掘工作进行一段时间之后,媒体开始介入报道,《华商报》试图搞一个能引导读者逐步了解发掘过程的系列报道,所以第一天的报道中没有直接说明发掘地点,只是说在渭北某...

  • [随笔] 为了全人类的共同利益保护水下文化遗产 2017-11-04

    考古的进步使得人们对水下文化遗产有了更好的了解,但频繁的水下活动也使得这些珍贵的物品更容易遭到劫掠、恶意破坏,或者受水下考古设施的损害。考古学家们意识到了水下遗产...

  • [随笔] 考古与文化:从初编到续编 2017-11-04

    文物出版社1999年出版 我的第一本考古随笔《考古与文化》1999年出版后,一个朋友开玩笑地对我说:您的这本集子没头没尾的,没有序跋,没有前言和后语,像一件来历不明的出土文物...

  • [随笔] 宫室建筑与中原国家文明的形成 2017-11-04

    建筑作为社会文化的产物,一直在显示着社会进步的趋势。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至青铜时代,在穴居住宅依然存在的同时,出现了大型地面式甚至突出于地面的台基式建筑。这类大型建...

  • [随笔] 难忘山西 难忘侯马 2017-11-04

    山西是我从事考古工作到过次数最多的省,也是我锻炼成长的地方,回忆往事历历在目。 我从福建到北京上学,但真正外出而且到过与自己学习有关的地方,第一个就是山西。到目前为...

  • [随笔] 萧山发现浙江最大石室墓 文物不多有多个盗洞 2017-11-04

    这就是发现的杭州最大规模石室土墩墓 萧山湘湖边,群山连绵。去年起,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就在这片山里,研究一片土墩墓群。去年,挖掘了31座土墩,今年又挖出了6座,里面共有...

  • [随笔] 历史中间物的责任——写在《绍兴文化遗产·石桥卷》出版之际 2017-11-04

    在2011年绍兴“文化遗产日”座谈会上,绍兴副市长冯建荣提出,由绍兴市文物局牵头,用三五年时间,编纂出版一套高质量的“绍兴文化遗产”大型丛书。 绍兴的文化遗产,博大精深...

  • [随笔] 西方勒瓦娄哇技术对中国的波及 2017-11-04

    勒瓦娄哇在中国的去向 据笔者所知我国勒瓦娄哇技术的分布情况,主要集中在中国北部。首先其中涉及此技术如何确认的问题。目前这方面探索在国际上,也难有一致的共识。一九九三...

  • [随笔] 钩扣约束录(11)曹丕的偏爱:巴蜀双钩 2017-11-04

    在西南地区,汉代使用带钩束带的着装已经比较普遍,考古在云南和贵州发现了一些这时期的带钩,如晋宁石寨山和威宁中水所见,有明显的地域特色。古代巴蜀所在的四川和重庆之地...

  • [随笔] 水洞沟:中国史前考古的发祥地 2017-11-04

    长城脚下水洞沟,一泓清泉入河流。断壁崖前观古址,石器文化遗千秋。山岭遍是沙丘布,鸦鹊羊群埠上走。若非地下藏物证,焉知史前山河秀。这首今人写的古体诗把我们带入了一个...

  • [随笔] 从《日记》看夏鼐的学术人生 2017-11-04

    夏鼐先生(1910-1985)的《日记》始于1931年1月1日,止于1985年6月17日,前后历时50余年。除1966年9月至1970年中辍外[①],整体上是完整的。日前,该《日记》经王世民研究员及夏先生4位子...

  • [随笔] 探索全球最著名的海底七大古城及最新考古发现 2017-11-04

    在人类历史上,曾经存在着许多发达的文明和城市。然而,由于几千年沧海桑田的历史变迁,这些城市如今有的已经根本找不到任何踪迹,有的则早已沉没于茫茫大海之中。它们成为了...

  • [随笔] 新技术推动我国动物考古学发展 2017-11-04

    【核心提示】近年来,我国学界不仅运用动物考古学的国际新技术、新方法取得了一些成果,而且对现有的研究理论和方法展开了新的思考。 动物考古学是一门集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的...

  • [随笔] 即将出版的第一本北大考古口述史的序言 2017-11-04

    90 年前,北京大学成立了中国第一个考古学研究机构——北京大学国学门考古学研究室。60 年前,北京大学在全国高校中设置了第一个考古教学机构——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90 年...

  • [随笔] 走出考古围城——读《梁带村里的墓葬——一份公共考古学报告》 2017-11-04

    对于普通民众来说,考古是个令人激动的行当,但没有人能读得懂或读得下去一部专业考古报告;对于考古从业者而言,考古又是一个总被人误解的职业,有点“曲高和寡”、不食“人...

  • 首页
  • 上一页
  • 97
  • 98
  • 99
  • 100
  • 101
  • 102
  • 103
  • 104
  • 105
  • 106
  • 107
  • 下一页
  • 末页
  • 2334651
栏目列表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