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考古学 > 随笔 >
  • [随笔] 和田达玛沟佛寺遗址群考古新发现概述 2017-11-04

    2月5日,“宝地·特刊”版刊出了“新疆文物文化公开课”主讲人之一李文瑛所作的“小河六问——小河多学科研究的最新成果”的报告;今天我们刊出另一主讲人——中国社科院考古研...

  • [随笔] 试析长沙窑瓷上的女性形象 2017-11-04

    长沙窑产品是以釉下多彩装饰作为主要特征的,其装饰手法除了模印贴花和雕塑工艺早在湘阴窑青瓷中已经出现之外,绘画和文字书法装饰则是中国陶瓷史上史无前例的创举。根据对长...

  • [随笔] 马鞍山六朝墓葬研究的新起点 2017-11-04

    众所周知,包括今马鞍山市域及所辖当涂县域的马鞍山地区,与南京不仅山水相连,而且历史上相对长的一段时间内与南京同属一个行政区域。因此,两地的历史文化面貌有着很大的相...

  • [随笔] 科技考古漫谈之十一--环境考古研究的再思考 2017-11-04

    比较科技考古各个研究领域的研究人员数量,从事环境考古研究的人员似乎是最多的。从至今为止多个科技考古研究领域分别召开的历届学术会议看,出席人数最多、召开次数最多的就...

  • [随笔] 旧石器考古发掘研究与保护的思考 2017-11-04

    我国的旧石器时代考古已有近90年的历史了,发现的遗址遍布全国各地。其中不乏世界级的遗址或遗址群,但却没有一个世界级的旧石器研究基地,没有集研究、保护及研究团队为一体...

  • [随笔] 俄罗斯安加拉河考古记 2017-11-04

    “俄罗斯纯原始的自然环境,和与世隔离的发掘条件,让考古者更能切身体会当时古人类在当地生活的情景,面对自然巨大力量的震慑,深感人类力量的渺小。每晚当夜深人静,夜幕低...

  • [随笔] 汉代画像石记录齐鲁风俗 宴饮中常见“六博”游戏 2017-11-04

    山东地区的雕刻和绘画艺术有着悠久的传统。早在秦始皇东巡时,峄山、泰山、芝罘山、琅邪台等地都留有刻石,是这一地区刻石技术发达的具体体现。到汉代雕刻技法日趋成熟。诸如...

  • [随笔]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从学生的角度,给高校考古专业教学细节提议 2017-11-04

    作为一名科班出身的研二学子,在专业学习期间我亲身感受到学校在专业教学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故在此提出几点建议,望能引起高校及各位老师的注意与思考。 第一,应加强新生...

  • [随笔] 记忆中的1958年周口店考古发掘 2017-11-04

    1958年在周口店实习期间,王仁波(中)、刘一曼(左)打炮眼炸山 在周口店与贾兰坡等前辈座谈(蔡尔轨供图) 我中学的时候,是在广东广雅中学念书。学校里老师教学水平很好,特...

  • [随笔] 宣言书、宣传队、播种机——读大型画册《水洞沟——穿越远古与现代》 2017-11-04

    2011年6月17日,我乘航班飞赴宁夏银川,应邀参加于次日举办的“纪念水洞沟遗址发现88周年暨首届水洞沟文化旅游节”活动。随身带了一本金一南先生以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为主线撰写的...

  • [随笔] 历史的画廊——中国古代壁画全景扫描 2017-11-04

    孔子见老子画像石。山东喜祥南奇山 壁画是了解和复原古代社会面貌、认知古代社会生活的最直观的实物资料,被誉为“历史的画廊”。中国是壁画大国,古代壁画遗产之丰富程度可谓...

  • [随笔] 英国学者推测维京人被抹黑 并非史载残酷无情 2017-11-04

    1月25日,英国剑桥大学考古学教授布里特·贝利(Britt Baillie)在英国国家地理频道播出的记录片《维京天启》(Viking Apocalypse)中提出,英国里奇韦墓地遗址中54名遇难者遗骸的真实身份为一...

  • [随笔] 古人类学与考古学中的猎取大型猎物问题——蛋白质、脂肪还是政治? 2017-11-04

    一部从多学科视角解决考古学问题的著作,由密歇根大学人类学系教授John D. Speth编写。从古人类学研究之初,捕猎大型动物便被当做获取充足营养与能量的最佳途径。因为大型动物的肉...

  • [随笔] 考古徒步五百里 专家险行米仓道 2017-11-04

    2012年3月17日,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结束了由他们组织“米仓道考古探险考察”活动。 这是一次阵容齐全的文物考察。历时12天,两个考察组累计总行程6000余公里,徒步近500里。考察...

  • [随笔] 半个世纪以来的三次佛教考古大发现 2017-11-04

    近半个世纪以来,我国的佛教考古有三次重大发现,历史上极为惨烈的“三武一宗”法难由此被充分地证实,而大量精美绝伦、异彩纷呈的佛教造像得以重现人间,一次又一次地刷新了...

  • [随笔] 浅谈对古建文物修缮的一点感受 2017-11-04

    古建文物本身不是一个孤立存在的建筑,它身上记载述说着当时社会的诸多历史信息,建筑样式、规格、建筑工艺、手法、社会发展程度、人们喜好等等都能在建筑上得到体现。因此,...

  • [随笔] 大学期间的民族调查 2017-11-04

    1958年徐萱龄(左)同调查组同志在广西贺县壮乡留影 1956年孔哲生、徐萱铃在学习 我大学期间的民族课程是在中央民族大学上的,授课的老师主要是林耀华先生。林耀华先生当时讲的是...

  • [随笔] 现代仪器分析在铁质文物锈蚀成分鉴定中的应用 2017-11-04

    铁质文物是金属文物的主要组成部分,在促进生产力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然而由于铁的化学性质相对于金、银、铜等金属要活泼,加之铁器在成分、结构和制作工艺上...

  • [随笔] 感念中国水下考古事业的初创——读《福建连江定海湾沉船考古》 2017-11-04

    由中国国家博物馆、厦门大学、福建博物院等单位联合编撰的《福建连江定海湾沉船考古》终于与读者见面了。作为“中国水下考古报告系列”之三,这部装帧精美、图文并茂的大16开...

  • [随笔] 中国考古学与世界考古学 2017-11-04

    不知怎么想到了这个问题,中国考古学不是世界考古学的一部分么?除开中国考古学,世界考古学指什么呢?这两者之间是什么关系呢?在世界考古学的旗帜下,是否有必要提中国考古...

  • 首页
  • 上一页
  • 96
  • 97
  • 98
  • 99
  • 100
  • 101
  • 102
  • 103
  • 104
  • 105
  • 106
  • 下一页
  • 末页
  • 2334651
栏目列表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