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传播的文化意义在于:人类可以将某一时空下的文化信息变为一个群体、乃至全人类共有共享的财富,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的文明史是各种方式的传播构成的历史,对此有一定自觉...
中国传统社会自秦汉以下,基本上是士农工商与兵(军人社群)分立的二元社会结构,士为“四民”之首,商居“四民”之末,兵则连末也够不上,军人社群在正常情况下大都处于传统...
多年来,学术界在严复思想研究中存在着一个共识,即戊戌时期严复积极传播、颂扬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的“社会契约化”和“天赋人权”思想,而辛亥以后直至去世前严复渐趋保守,...
中国近代史上的所谓“西学东渐”,是指西方学术文化向代表东方文明的古老中国的传播过程。研究这一过程首先遇到的问题就是近代输入的“西学”主要内容有哪些?熊月之先生在前...
本世纪初,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蓬勃发展,终于在1911年爆发武昌起义,推翻了清政府的腐朽统治。辛亥革命结束了二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建立了共和国,对中国社会历史发展所起的伟...
一、中国战区的概念及关于其地位和作用的争议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为了协调作战,中、美、英等国经过双边或多边协商,将整个太平洋战场划分为太平洋、西南太平洋、东南亚、印缅...
中国近代的社会转型是以经济结构的变动为启动点的,经济结构的转型从一定意义上决定了整个社会转型的性质、趋向及归宿。转型期的经济结构是由新旧、中外诸种因素和二元混合机...
中华可有四个概念 地理、地域或疆域的概念。何谓中华?即中国、华夏之意。东周以后,即指中原而言。其后经秦汉之扩张,东南至于海,但西北、西南仍颇有限。至南北朝而大分裂,...
《毛泽东评点二十四史》线装本,经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国家新闻出版署和中央档案馆批准,根据中央档案馆提供的毛泽东生前阅读并作评点的清乾隆武英殿本二十四史由线装书局影...
纪念林则徐诞辰210周年 一、经世思想:对孔学精华的发扬 全国范围的人民起义及各地骚乱,对清王朝统治的打击是沉重的。1813年9月17日,嘉庆皇帝被迫下“罪己诏”,惊呼“突遭此变...
1 邓小平光辉灿烂的一生,就象滚滚东流的黄河,时而在宽阔平坦中度过,时而在急流险滩中拚搏;时而高歌猛进,时而迂回曲折。德国埃文维图·魏克德在《1976-1980年在中国当大使》一...
自30年代起,中国历代的农民起义和战争引起了史学界的关注,逐渐形成为历史学的一个分支或一个专题。建国以后,农战史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为一门显学,研究与著述都具有了相当...
姜铎又名蒋立,1915年生,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1985年离休,现反聘为该院特聘研究员。研究专业是中国近代经济史,主攻课题是洋务运动和中国资本主义。代表作包括《...
从19世纪40年代初算起,前后近60年的时间,英国不断发动侵略战争,胁迫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北京条约》和《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强割、强租了香港岛、九龙和新界,侵占...
1840年至1949年的中国近代社会,矛盾错综,变化急遽,新的社会因素、社会力量不断产生、发展,猛烈地冲击、荡涤、轰毁着旧的社会制度、社会力量,从而建构了一个翻天覆地的新社...
(一)深入进行中国近代秘密社会史的个案研究 中国近代秘密社会中有无数的结社名目。鸦片战争前,黄爵滋在其所上《敬陈六事疏》中,曾列举过一些名目说: “以臣所闻,直隶、...
1 历史科学是人类精神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的历史评价是人们对历史内容经过思维活动作出的判断,而人类之高度思维又是极其发达的、活跃的、灵敏的,所以,必有情感影响于...
清朝承袭历代封建政权的传统作法,开设各类史馆纂修史籍,并将古代官方的修史活动发展到一个最兴盛的阶段。其中,国史馆是专门编撰本朝代历史的常设机构,在清朝修书各馆中占...
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脉络,代表和体现着中国近代史发展历史趋势和前进方向。在近代中国,反抗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以拯救民族危亡并争取改变和延缓中国的半殖民地状况;打击清王...
周初管、蔡联合武庚所发动的叛周,以周公旦的东征而告终。面对现实与展望未来,怎样巩固周政权并实现周王朝的长治久安,是摆在以周公为首的周王朝统治者面前十分尖锐而迫切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