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元宵节的喜庆还余味缭绕,二月二又如期而至。今天就是2019年3月8日,农历二月初二了。农历的二月初二,俗称龙抬头,青龙节亦称春龙节,春耕节,万神都会、土地神诞日,是...
摘要: 进行手工艺的研究,要以其内在的、本质的要素为对象。此前较多的谈手工艺的历史、手工艺的经济、手工艺的美学等都是围绕着其外围因素去谈的。如果只关注外在的因素,而...
摘要: 非遗资源图谱是地理信息图谱在民俗学中的应用,具有可视化的特点,将其应用于元明清以来三官神话的研究中,使三官神话的变迁直观化。元明时上海盐业继续发展,棉布业兴...
摘要: 大概自唐宋以来,在一些文人的诗词歌咏中开始出现日里金鸡叫的说法。此外,在一些唐宋以后的寺观或墓室壁画中,也开始将太阳中的金乌或三足乌绘成金鸡或三足鸡。自宋代...
摘 要: 在当代消费主义强势冲击下,传统民俗文化往往成为商品市场上的民俗主义产物,尤其在民俗旅游的场域中,为了迎合现代消费者的需要,商家不断制造新民俗或挪移异地他乡...
摘 要: 孙家香从自身经历出发对故事投注情感化改造,以讲述的形式对家庭伦理秩序进行建构。孙家香故事中的家庭伦理记忆深植于土家族的伦理道德传统,她以积极传承人的形象守护着...
作为系统方法的口头诗学(Oral Poetics),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有人将洛德(Albert B.Lord)刊布于1959年的《口头创作的诗学》作为该方法论出台的序曲。美国学者朱姆沃尔特(Rosemary L.Z...
《地方社会与民俗文化建构》 / 陈志勤 上海大学社会学院的民俗学者陈志勤博士,希望我为她的学术文集写一段序言,我很乐意做这件事,因为我一直以来都比较关注她的民俗学研究,...
钟敬文的《民间文学》讲义,全两册,本文只谈第一册。这是钟先生一九四九年到北京师范大学执教后使用的首批教材,书末附钟先生一九四八年在香港达德学院执教时已写就的教材目录...
田海(Barend ter Haar)的《讲故事:中国历史上的巫术与替罪》和孔飞力(Philip Alden Kuhn)的《叫魂:一七六八年中国妖术大恐慌》题材相近,讨论的都是传统中国的谣言及其引发的社会动荡。不过...
摘 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俗学获得了丰硕的成果。在民间文学与口头传统、民族志研究、都市民俗学、历史民俗学、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方面均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经过努力,...
摘要: 若将民俗学与民俗生活的对话关系划分为五个层级,就会发现任意一个层级的学术成果都只能在同一层级,或与相邻上下两个层级之间进行有效对话。前沿学术的跨层流动不仅表...
摘 要: 网络民间文学是民间文学在互联网时代的发展,新世纪以来,学界对这一新的文学现象投入了不少关注,但大多集中于概念界定、媒体影响和特征辨识等方面。这些成果展现了...
摘要: 马克思主义在广西的传播促进了民族区域自治的建构。马克思主义在广西经过了闭塞环境下的艰难启蒙、在各种阻挠中的传播、在革命实践中传播的曲折过程。马克思主义在广西...
作者简介: 张茂泽,西北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陕西 西安 710069 张茂泽(1965- ),男,四川广安人,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历史学博士。 内容提要: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对中华...
作为多民族聚居区,西藏自治区一贯高度重视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重要论述精神的指导下,西藏地区民族团结工作多措并举、全民参与,其创新性、实效性...
摘要 :社会转型带来的生活革命消解了传统民俗事象,民俗学正在遭遇着阐释危机。转向日常生活的实践民俗学,体现了民俗学者的学术自救与学科自觉。实践民俗学要求研究者通过民...
摘要 :近年来兴起的村落民俗志书写热潮,体现出我国乡村社会发展过程中文化自觉意识的增强,但在民众自发行动与政府合理施政之间,迫切需要搭建公共话语平台。当代学者应继承...
作为系统方法的口头诗学(Oral Poetics),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有人将洛德(Albert B.Lord)刊布于1959年的《口头创作的诗学》作为该方法论出台的序曲。美国学者朱姆沃尔特(Rosemary L.Z...
摘要: 文章以133篇硕士、博士学位论文为研究样本,通过对论文数量年度变化、学科专业分布、院校分布、师承关系、研究对象的类型、所涉及的民族、分布地域等统计分析,主要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