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不是一个简单的文化口号。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笔者认为,这是文艺工作者修养的出发点。民族观和文化观的形成,要有历史观和国家观的背景和...
气韵是中华民族欣赏和评价艺术的标准之一,广泛运用在不同的艺术领域,包括美术、音乐,以及实用艺术的园林、建筑,等等。气为生命力量,韵为生命体态,气韵连结起来,意即“...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传承发展中国民族歌剧,其意义十分重大。我认为至少有以下三个“有利于”。 其一,有利于正确认识中国歌剧的历史。70多年来,我国歌剧艺术工作者创...
摘要: 在整个南方民族文学文化背景下,瑶族始祖盘瓠神话、盘王节风俗、理想家园千家洞传说等,是瑶族文学文化具有独特魅力的闪光点。南方民族四大族源神话中,盘瓠神话情节最...
把镜头拉到鸦片战争以来的近代史背景上这是观照2017年中国文化的必要景深。此一年间,国家文化叙事的语调呈现出一种史诗色彩;在视野闳约的历史底片上,中国显影出自鸦片战争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化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化广播电视局: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者深入贯彻习近...
摘 要: 彝族叙事长诗《阿诗玛》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世界范围极具影响,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相继被介绍到30多个国家。作为传播到日本的第一部中国少数民族民间文学,在日...
摘要: 改火说和子推说是目前学术界关于寒食起源的两大观点,一直以来争论不休。其实这两种观点是古人对寒食起源不同解释的延续。两汉魏晋南北朝,子推说是寒食起源的唯一阐释...
摘 要 :布洛陀与姆六甲是壮族神话中塑造的文化祖先。二者的关系在不同神话文本中曾发生多次变化,形成不同类型。这些变化既体现出构建始祖文化体系的内在诉求,也受到人类进...
在介绍傣族诗歌文类及其传承者之前,首先需要交代几点:其一,傣族有许多支系,有的使用文字(主要是以西双版纳、德宏为代表的众多傣族),有的不使用文字(主要是元江红河流域的...
摘要: 近百年来,中国思想界的主流一直是在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的讨论中发展的,从五四的新文化运动到1949年以后的历次政治运动,都是在破旧立新的口号下,把传统和现代化予以...
近年来,温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高度重视非遗工作,围绕保护、传承、发展理念不断深入探索,有效实践,形成了良好的非遗文化发展环境,实现了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的创新与突...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受国务院委托,我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我国文化遗产工作有关情况,请审议。 文化遗产是指人类创造并遗留、流传下来的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以藏族史诗《格萨尔王传》(简称格萨尔)为重点的抢救民族民间文化的热潮在全国兴起,对著名藏族格萨尔说唱艺人扎巴进行录音、记录、整理及出版工作取得了...
如今,在泰国政府层面,无论是泰国文化部还是国家旅游局,均在探索如何进一步拓展、深化与中国文化部的交流与合作;在泰国文化部诸多司局中,文化促进司(以下简称文促司)与...
摘要 :以苗族史诗《亚鲁王》作为研究的对象来探讨口传史诗的历史叙事的嬗变及史学价值,并探索口传史诗叙事的范式和体例,从口传历史来考辨民族史诗的历史叙事方式及其史学研...
摘要 :在古文献中,伏羲女娲被记载为人首蛇尾,汉画像除了有相应的形象之外,还有人首蜴(蜥)尾的形乂象。这两种形象的形成,是因为羲与蛇、蜴古音同音,而与義、娲古音同音...
作者简介: 王宪昭,男,1966年生,山东聊城人,文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现任中国社科院民族文学所研究资料中心主任,所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少数民族...
摘要: 军垦民间文学是兵团各族军垦儿女在屯垦戍边生活中亲身实践、口耳相传、集体创造、集体传承和集体享用的大众文学形式及精神食粮。新疆流传的古屯垦传说故事是兵团军垦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