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新民歌运动中,文化界大规模收集、编创红色歌谣。此后文化工作者每次到老苏区调查采风,都会发现一批新的红色歌谣,每逢建国建党建军的大庆之年都会结集出版。红色歌...
格萨尔说唱神授艺人消失,现存只有吟诵艺人,部分遗产人亡艺绝,有些珍贵实物与资料遭到毁弃或流失境外,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优秀的非遗文化面临失传和逐渐消亡的危机。对此,...
图1中国传统工艺服装设计展服饰秀(摄影:陈曦) 根深而枝叶茂。2017年,我国非遗保护工作发展势头愈发强劲。如果从2001年昆曲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算...
在温州瑞安湖滨公园的大榕树下,每到周末都有不少人期待着一位老人的出现,只要能听他唱上一曲,所有的等待就都是值得的。 89岁的阮世池,当地人口中的阿池先生。每当鼓响一声...
摘要: 福建省宁化县夏坊村每年正月十三举行的七圣祖师巡游,是闽西客家颇具特色的游傩活动之一。七圣祖师的身份,通常被认为是《封神演义》中的梅山七怪,但无论民间抑或学界...
摘要: 毕摩是彝族原始宗教的祭司,是族群生活中的核心人物,是享有族人特殊尊重的群体,是彝人聚居区的保护神;毕摩仪式在民间广泛流传,毕摩在仪式中用山歌式的旋律和歌谣式...
民间故事流传主要是口耳相传,由于记忆的局限性,如果不求助于文字文献就很难发现其变化的历史线索。然而在传统社会文字却主要掌握在官方系统,搜集整理民间故事的专业人士被...
【摘要】神话是口头传统,也是综合性艺术。蒙古族神话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丰富的类型,表现出神话原型和神话母题的古老性、多样性,可以堪称古老民族记忆的口碑史、草原文...
农历七月到九月,地处青海省海拔最低的民和县官亭镇正是瓜果飘香、新粮入仓、新油入缸的丰收季节。在这个时节的民和县三川地区,你会看到这样的景象:每个村寨的打麦场和小广...
摘要: 从存在论视角而言,神话有四种外在表现形式:口传神话、仪式神话、图像神话和文本神话。目前关于神话的界定仅包含了口传神话与文本神话,而忽视了图像神话与仪式神话这...
摘要:本文以田野调查为基础,研究纳人达巴在仪式中的惹弥与惹撇行为。这是指达巴通过唱诵,在空间上即时开辟出道路,用于接送祖先或驱逐恶灵。针对惹弥和惹撇的研究,揭示了...
摘要:目瑙斋瓦是景颇族最著名的口传史诗,是景颇族的民间艺术经典,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承载着民族历史、蕴含着民族精神。目瑙斋瓦吟唱是民间艺术的一种展演形...
摘要: 以往对于节日的研究大多关注在时间上把节日作为一个独特节点的风俗,在空间视角上使用文化空间的概念来描述文化活动的存在现状而缺乏相应的学术支撑,理论探讨后续乏力...
摘要: 民俗学的生活世界,是以胡塞尔生活世界为基础,通过个体的身体感受来研究个体的生活世界。胡塞尔将生活世界看做是先于我们所有的实践、思想、本能而存在的先验前提,在...
2017年12月23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受国务院委托,文化部部长雒树刚作 关于文化遗产工作情况的报告 。下为报告附件摘要。 一、我国文化遗...
摘要: 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指导着农人一年四季的农事活动。围绕着二十四节气中的主要节点形成了众多与信仰、禁忌、仪式、养生、礼仪等相关的民俗活动。本文就节气中所...
[编者按] 任博德(Rens Bod),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逻辑、语言和计算研究所人文学教授,荷兰人文学史学会会长。他的著作《人文学的历史:被遗忘的科学》被誉为世界第一部人文学通...
在古徽州的安徽歙县深山里,腐烂的松根被送进炉子,经过昼夜不停地燃烧,数百斤的松根最终化为几斤漆黑的松烟。非物质文化遗产徽墨制作国家级传承人项德胜正在查看烧出来的松...
同志们: 这次工作交流和部分高校的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成果展,让我们和很多参加研培的传承人一样,增强了文化自觉和自信。我们从中看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具...
摘要: 洞头妈祖平安节是在传承和发展妈祖信仰基础上形成的官办民俗节日,其实质是传统民俗文化在现代社会传承和发展中的一种调适和变迁。从某种意义上看,这种调适和变迁具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