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毛泽东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社会实际相结合,推动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从"民族自决"向"民族自治"转变;推动了民族区域自治的法制化进程;努力保障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
内容摘要:在辽代大中型墓葬中,多流行使用阶梯式墓道,较隋唐以来中原王朝大型墓葬中所使用的斜坡多天井墓道,有了较大的创新和发展,成为契丹政权统治阶层墓葬的一个突出特点。墓...
内容摘要:近年来,人类学、民族学在中国的发展有比较突出的表现。这个发展对中国历史学,特别是中国民族史学科有什么意义?如何评价?常常成为民族史学者的热门话题。我这里从...
内容摘要:城市化是人口市民化及生产、居住方式现代化过程中的关键环节。西北地区生产方式的现代化为经济社会变迁提供了核心推动力,民族社区的形成是城市化背景下经济社会要素...
内容摘要:河套地区青铜时代陶窑发现数量较多,通过对这一时期陶窑型式划分和分布状态的分析,对这一时期不同地域陶窑的形制与生产技术有了深入的认识,且认为这一时期不同地域存...
内容摘要:北宋对西北吐蕃居地的开发与开拓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960-1037),以采伐森林资源为主,虽然宋廷反对开边,但采造务及堡寨的设置仍然使北宋的实际控制范围沿渭河谷...
内容摘要:六世班禅是清代唯一一位东来朝觐的班禅活佛。作者以《六世班禅传》(藏文版)为基础,结合相关档案史料和方志的记载,并以日期为顺序对其朝觐路线进行了详细梳理和考...
内容摘要:银川市是1982年入选的第二批38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称其为历史文化名城是基于银川曾经在中国历史上扮演过重要角色或产生一定的影响。尤其在西夏时期,银川作为西...
内容摘要:汉晋时期,敦煌以及西域地区存在着汉族与丁零两类翟氏。作者认为十六国北朝时期,随着翟氏的发展以及民族融合,翟氏的血统不再单一,内部也出现明显分化,这一过程...
内容摘要:16、17世纪之际,东亚地区的历史环境给满洲的崛起提供了机遇。以努尔哈赤为代表的满洲统治集团成功地把握了这次机遇,并依据时局的变化,不断调整与明朝、蒙古、朝鲜...
内容摘要:基于地缘性因素的存在和越南国内生存环境的恶化,越侨成为民国时期居滇外侨的主力。作者通过对民国时期越侨入滇的社会背景、分布、社会活动以及地方政府管理等方面...
内容摘要:清代是中国古代疆域的定型和近现代疆域变迁的发端时期。传统"华夷之辨"、"尊夏贱夷"的民族观被"华夷一家"、"天下一统"的思想所取代,边疆民族地区实现了从羁縻统治区...
内容摘要:近代新疆的政治变革对各族人民的社会生活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维吾尔族作为新疆的世居民族之一,其社会生活各个层面的变化则具有一定的典型性。作者以近代南疆维...
内容摘要:元代高丽裔洪氏家族崛起于蒙元初,且对蒙元与高丽的关系曾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作者通过对洪氏一族祖孙三代的生平、事功及其对故国高丽的态度等层面展开考述,全面...
内容摘要:关于吐鲁番雅尔湖千佛洞5号窟的突厥文题记,早在20世纪60年代,冯家昇先生就对此进行过研究。2013、2014年我们对5号窟内的突厥文题记进行了两次实地考察。通过考察,我...
内容摘要:由于时局的原因,国民政府蒙藏委员会驻藏办事处于1943年新年传昭期间开展的传昭布施,虽是按惯例进行,却面临各种困难,并被赋予了更为重要的政治意义。它不仅赓续了...
内容摘要:作为清廷对回疆的重要立法成果,《回疆则例》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它在关注当地吏治问题的同时,还对宗教事务、经济活动和民族政策的具体实施内容等做出较为全面的设...
内容摘要:清代新疆,只有哈密、吐鲁番实行札萨克旗制,札萨克旗制实属土官制度。在清末,哈密维吾尔人就提出了改土归流的诉求,但由于复杂的原因,未能实现。民国时期,金树...
内容摘要:龟兹作为西域的绿洲大国,在两汉与匈奴的西域争夺中扮演着截然不同的角色。西汉时与汉友好,学习汉礼仪制度,而东汉时,则成为在匈奴支持下阻碍东汉统一西域的主要...
内容摘要:考察新疆哈密民田是了解近代哈密社会变迁的一条有效途径。道光年间,在林则徐主持下哈密出现了第一块民田。民国初年,哈密屯田民田化使民田面积进一步扩展。20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