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新疆历史研究以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大致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在前一阶段,新疆成立了从事历史研究的专门机构,建立了本地学者队伍,...
劳动是生存之基、发展之本、幸福之源,是创造美好生活的必要条件。坚持社会公平正义,努力让广大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共享发展成果,对于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全面小康,使全...
新华社北京9月17日电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7日发表《新疆的劳动就业保障》白皮书。全文如下: 新疆的劳动就业保障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2020年9月 目录 前言 一、新疆劳动...
新华社北京9月17日电 国务院新闻办17日发表《新疆的劳动就业保障》白皮书。 白皮书介绍,中国新疆把促进劳动就业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坚持把劳动者自主就业...
摘要: 作为多民族聚居、多种文化并存的地区,新疆各民族文化为中华文化的发展与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新疆少数民族文化权利的保护与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下简称“兵团”)自1954年成立以来,就承担起维稳戍边的职责使命。兵团分布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14个地州市、59个县市内,有14个师(10个市)、179个团场,大...
[摘要 ]“组团式”教育人才援藏是对口援藏模式的重大创新,自2016年实施以来,阶段性成效显著。本研究运用公共政策评估的框架和逻辑,对于这一处于政策生命周期初期的政策进行探讨...
[摘要] 教育支援西藏、新疆是党中央、国务院制定的一项战略决策,事关国家发展稳定与民族地区人才培养。教育援藏、援疆的人才培养政策主要包括内高班、内初班、内职班政策,少数...
我对新疆的认识是从接受新疆饭的味道开始的。 新疆饭就是新疆各民族人家的家常饭。 当年,我从毛泽东主席指点江山的湘江之滨刚到新疆时,被这广袤荒原的苍茫沉寂与绿水青山的...
党中央历来高度重视新疆工作,先后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推动新疆各项事业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全局的高度,围绕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这个...
摘 要 :民国时期的新疆孤悬塞外,又处于英俄觊觎之下,其“神秘”与边疆危机激发了国人游历、考察之兴趣,并于行走中记录了彼时新疆风土人情、社会各面。诸游记描绘了民国时期新...
摘要 :18世纪中叶新疆进入清朝版图,不仅带来国家格局的重大变化,也给此后中国的人口流动与商业活动提供了新的广大空间。在不断加大的西向人口流动中,回民商人是一个重要的...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是实现新疆工作总目标的战略力量,也是夺取“双胜利”的主要力量。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党委坚定贯彻落实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兵团的定位要求,在抓好常...
新华社乌鲁木齐6月12日电 (记者林晖)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汪洋近日在新疆调研。他强调,要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疆工作的重要论述和新时代党的治疆方...
摘 要 :少数民族儿童文学被想象和关注的焦点往往集中于民族特色与民族差异,由于刻板印象的建立与“被看”视域的束缚,常存在过度书写“民族性”而忽略“儿童性”的现象。少...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乡村振兴要靠产业,产业发展要有特色。在新疆,产业基础较弱、产业链现代化水平较低是目前制约乡村产业发展的突出问题,应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
摘要 :新中国成立初期新疆废除保甲制,建立新型行政体制——区街(乡)制,乌鲁木齐市首当其冲地成为示范点。乌鲁木齐市本着“突破一点,推及全面”的原则,选取重点试办区、...
摘要: 盛世才治新时期新疆局势渐趋稳定后,他效仿中共基层民主建政做法,使新疆基层政权革新初步凸显中共政治民主化色彩。战后无序的乡村社会急需整治;中共党员的适时援建;...
摘要 :晚清民国乌鲁木齐地区的村落,根据人口结构不同,可以分为宗族、地理相近与地理相错三种类型。由于三种类型村落的自治程度不同,造成了政府对其治理方式上存在区别,也...
内容提要 :维吾尔语位移事件表现出较丰富的词化模式,兼有动词框架和卫星框架两种类型,这与路径的[±有界]的属性有关。表现在语用倾向上,在描述含有多个运动路径的场景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