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寅恪写下《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 汤用彤写下《中国佛教史》 钱穆写下《国史大纲》 冯友兰写下《贞元六书》 金岳霖写下《知识论》《论道》 陈序经写下《文化学系统》 潘光旦写下《优生原理》《性心理学》 王力写下《中国现代语法》《中国语法理论》 华罗庚写下《堆垒素数论》 吴大猷写下《多原子分子的机构及其振动光谱》 周培源写下《湍流理论》 赵九章写下《大气之涡旋运动》 孙云铸写下《中国古生代地层之划分》 ………… 这些论著,后都成为各学科的奠基之作。 大师们完成了一大批奠基性论著 唱京戏,“王帽”不是主角, 大学,亦同此理, 校长不是主角,主角是教师。 “校长不过是率领职工给教授搬椅子凳子的。” 这是梅贻琦说的另一句名言。 他不仅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正因如此,这所很穷很破的大学, 汇聚了300多位中国最负盛名的老师。 学生们正在上课 思想独立 1939年,陈立夫做教育部长后, 以战争为由,要管制西南联大, “做院长的人,一定要加入国民党。” 对此,西南联大不以为然。 法商学院院长陈序经公然抵制:“如果让我加入国民党,我就不做这个院长。” 教育部对梅贻琦一再示意, “要开除闻一多等进步教授。” 但是梅校长一直拖延不理。 联大教授会因此撰文说:“对于大学,国家社会要持不干涉的态度,要予他们研究的自由、选择人才的自由。” 哲学家、黑格尔研究专家贺麟, 当年在联大写过一篇《学术与政治》: “学术在本质上必然是独立自由的, 不能独立自由的学术,根本上不能算是学术。 学术是一个自主的王国, 她有她的大经大法,她有她神圣的使命, 她有她特殊的范围和领域,别人不能侵犯。” 针对当时把宣传灌输与教育混为一谈的情况, 社会学系教授潘光旦批评说: “教育者的职责是指导学生如何思考,而不是思考什么。” 没有拒绝与权势苟合的信念, 就没有学术与思想的独立与进步。 所以西南联大始终坚守“思想之独立”。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