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北平沦陷时, 北大教授邓一哲的儿子邓稼先正读高三。 在一次日本人召集的聚会上, 邓稼先怒不可遏,撕掉了日本国旗。 当晚,志成中学校长赶到邓一哲家, “开始追查了,赶快把孩子送走。” 临别之际,邓一哲对邓稼先说: “儿啊,你要学科学,学科学为国家。” 邓稼先逃出北平,辗转跋涉来到昆明。 “我随后考入了西南联大物理系。” 后来,邓稼先成为“两弹一星”元勋。 李政道几乎和邓稼先有着相同经历: 高中一毕业就遇上日军入侵, 经历九死一生,才从沦陷区逃到云南, 进入西南联大物理系,师从吴大猷, 1957年,他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1938年2月,“联大长征”队伍抵达常德县。 1938年4月28日,经过数月跋涉, “联大长征”队伍终于抵达昆明。 这段艰苦卓绝的长途迁徙, 在中国教育史上绝无仅有, 后人将其称为“中国教育史上最伟大的长征”。 这一场旷世的文人长征, 不仅保存了中国文化的精英血脉, 更开启了中国教育史上的“壮丽探险”。 六天后,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成立, “西南联大”这个熠熠生辉的名字由此诞生。 刚毅坚卓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