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学 > 学科简史 > 时序 >

会要体史书的创立(4)

http://www.newdu.com 2017-08-27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 郑明 参加讨论

清儒章学诚云:
    君子苟有志于学,则必求当代典章以切人伦日用,必求官司掌故而通于经术精微,则学为实事而文非空言。所谓有体必有用也。(27)
    一般来说,在当时这种社会较长时期处于动荡不安的状况下,若非历代仕宦的世家子弟,很难谙熟历朝故事,若非学富五车的硕学通儒,必不能胜任备皇帝顾问之职。唐武宗时宰相李德裕说:
    朝廷显官须公卿子弟为之。何者?少习其业,目熟朝庭事,台阁之仪,不教而自成。寒士纵有出人之才,固不能闲习也。(28)
    其用意如何,姑且不论,其言语却符合实际。因此,编写一部可供检索可资借鉴的记载祖宗故事、叙述典章制度沿革变化的专书,是当时社会的迫切需要,而苏氏兄弟编撰的《会要》正是这样一部著作。
    《会要》的作者出身于世宦名门之家,与李氏皇室又有密切关系,因此希望维护原有的封建秩序,维护封建正统。苏氏兄弟编修《会要》有明显的资治目的,就是为了总结前期的统治经验,提供借鉴,以维护李唐王朝的统治。这些我们可以从现存的《唐要会》中看出。
    《唐会要》中保留了《会要》作者的二十五条议论,或称“苏氏记曰”、“苏氏议曰”,或称“苏氏驳曰”、“苏氏驳议”。大体区分一下,其中九条考辨史料正确与否,四条补充史实,其余十二条或论事之不妥,或有所感而借题发挥。苏冕苏弁兄弟的编撰指导思想,在这些议论中有比较集中的反映。
    《唐会要》卷三十六《氏族》有“苏氏议曰”说:
    创业君臣,俱是贵族,三代以后,无如我唐。高祖八柱国唐公之孙,周明懿、隋元真二皇后外戚,娶周太师窦毅女,毅则周太祖之婿也;宰相萧瑀、陈叔达,梁陈帝王之子;裴矩、宇文士及,齐隋附马都尉;窦威、杨恭仁、封德彝、窦抗,并前朝师保之裔;其将相裴寂、唐俭、长孙顺德、屈突通、刘政会、窦轨、窦琮、柴绍、殷开山、李靖等,并是贵胄子弟。比夫汉祖、萧曹韩彭门第,岂有等级以计言乎!
    苏氏兄弟认为,当今王朝不同一般,它的创立者是血统比曾统治天下四百年的汉王朝建立者不知高出多少倍的贵族后裔,因此它的正统地位不容置疑,必须维护。唐王朝刊定的礼乐制度是最合理的,可以“作万代法,为四海仪”(29),因此李唐王朝必能帝业永固。苏氏兄弟把唐朝盛世局面中止的原因归结于没有恪守旧制旧规。他们说:
    洎奸臣广言利以邀恩,多立使以示宠,剋小民以厚敛,张虚数以献忱,上心荡而益奢,人怒结而成祸,使天子有司守其位而无其事,受厚禄而虚其用。宇文融首倡其端,杨(杨当作王——笔者)鉷继遵其轨,杨国忠终成其乱。(30)
    所以他们极力主张废除诸使之职,恢复原来的体制:
    九寺三监、东宫三寺、十二卫,及京兆河南府是王者之有司,各勤所守以奉职事;尚书准旧章、立程度以颁之;御史台按格令、采奸滥以绳之;中书门下立百司之体要,察群吏之能否,善绩著而必进,败德闻而且贬。政有恒而易为守,事归本而难以失。夫经远之理,舍此奚据?(31)
    苏氏兄弟对当时只知受词讼,而忘了自己的职责应该是“正朝廷纲纪,举百司紊失”(32)的御史台进行了批评。他们要求百官群僚各安本份,谨守礼仪,不可有非份之念,认为“吉凶悔吝,惟人所召,人守中道,天不上变(33)”,而“僭溢过分,殃咎夙成”(34)。另外,《唐会要》卷十八《配享功臣》中苏氏关于裴冕应配享肃宗庙堂和卷七十九《谥法上》中论宇文士及、许敬宗该受恶谥的两条“驳议”所阐述的应旌表元勋忠臣,斥贬首恶奸臣的思想,与维护李唐王朝的皇统朝纲的目的也是一致的。
    苏氏兄弟认为:“《会要》亦国史之支也(35)”。因此该书各类目的排列次序与正史颇有相同处。首列帝号、皇后、太子、诸王、公主以叙帝系,如本纪;其后所列封禅等礼仪类,次舆服、音乐,再学校、刑法、运历、五行灾异、释道、百官、选举、食货等,次序内容,均与志书相近,末载各国,如正史中的四夷列国传。与同时成书的《通典》比较,《会要》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首列帝系一门的内容。中国历来以皇帝的年号记时,《会要》的这样排次,使读者首先对整个时期的时间先后有了一个清楚的认识,于是对后面系在各类目中的事件发生的时间先后过程也容易清楚明了。元人马端临说:
    自立帝系一门以叙各帝历年之久近,传授之始末,次及后妃、皇子、公主之名氏、封爵,后之编《会要》者仿之,而唐以前则无其书。(36)
    以帝系为首,和正史以帝纪为首总叙时事一样,符合中国封建社会的君臣之纲,反映了作者维护皇统、皇权的目的。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