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②罗志田:《清季民初经学的边缘化与史学的走向中心》,《权势转移--近代中国的思想、社会与学术》,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302-341、338-339页。 ③④梁启超:《新史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年,第85、91页。 ⑤[美]阿里夫·德里克:《革命与历史--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的起源,1919-1937》,翁贺凯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7页。 ⑥胡适关于史学的有关论述严格说不是有关史学理论,而只是关于史学方法:“我治中国思想与中国历史的各种著作,都是围绕着‘方法’这一观念打转的。‘方法’实在主宰了我四十多年所有的著述。”(《胡适的自传》,《胡适哲学资料选》下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0年,第106页) ⑦蒋廷黻:《中国近代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2页。 ⑧[美]唐纳德·R.凯利:《多面的历史--从希罗多德到赫尔德的历史探询》,陈恒、宋立宏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第453页。 ⑨在此之前,也有各种历史分期观(参看王汎森:《近代中国的史家与史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30-31页),但并不像社会进化论传入后那样,把历史理解为一个不断向前进步的单线发展过程。例如,薛福成在其《出使日记》中,把唐虞以前说成“皆民主也”,把当时西方的君主立宪制,比作夏、商、周三代,历史似乎是由君主专制向君民共主、无君主、民主反向发展,越早弊病越少。(参看《薛福成选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606页) ⑩梁启超:《新史学》,第95页。 (11)夏曾佑:《中国古代史》,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2014年,第12页。 (12)[日]岸本美绪:《中国史研究中的“近世”概念》,《新史学》第四卷《再生产的近代知识》,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第81-98页。 (13)李大钊:《厌世心与自觉心》,《李大钊全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37页。 (14)(15)李大钊:《东西文明根本之异点》,《李大钊全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杜,2006年,第213、214页。 (16)李大钊:《新的!旧的!》,《李大钊全集》第二卷,第196-199页。 (17)李大钊:《调和剩言》,《李大钊全集》第二卷,第210页。 (18)(19)(20)李大钊:《庶民的胜利》,《李大钊全集》第二卷,第255页。 (21)李大钊:《Bolshevism的胜利》,《李大钊全集》第二卷,第263页。 (22)迈斯纳非常正确地指出:“李大钊并不是完全倾向于历史唯物论的,他只是把历史唯物主义作为一种对历史发展的一般解释来理解。”([美]莫里斯·迈斯纳:《李大钊与中国马克思主义的起源》,中共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编译组译,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9年,第101页) (23)李大钊:《新纪元》,《李大钊全集》第二卷,第267页。 (24)刘文典:《欧洲战争与青年之觉悟》,《新青年》第二卷第二号(1916年10月)。 (25)“现在人群进化的轨道,都是沿着一条线走--这条线就是达到世界大同的通衢,就是人类共同精神连贯的脉络。”(李大钊:《政治主义与世界组织》,《李大钊全集》第二卷,第283页) (26)李大钊:《新旧思潮之激战》,《李大钊全集》第二卷,第312页。 (27)李大钊:《现在与将来》,《李大钊全集》第二卷,第325页。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