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以来国史学理论问题研究的进展及思考(6)
[8]周祥森。再论世纪末史学反思宗旨和雷戈的历史观[J].史学月刊,1999,(6)。 [9]陈奎元。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大力开展国史研究[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3,(6)。 [10]朱佳木。国史研究的现状与前景[J].教学与研究,2002,(1)。 [11]朱佳木。加强对唯物史观的理论研究是史学理论工作者的历史使命[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09-22. [12]田居俭。唯物史观是唯一科学的历史观[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7-04-26. [13]于沛。国史研究是构建和谐文化价值取向的基础[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7,(2)。 [14]张世飞。关于国史学理论的若干思考[J].求索,2007,(5)。 [15]宋月红。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在中国的传播与国史研究的初兴[J].毛泽东思想研究,2011,(4)。 [16]宋月红。试论马克思主义国史观与国史理论建设[N].聊城大学学报,2007,(5)。 [17]有林。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研究和编纂中华人民共和国史[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12)。 [18]曹守亮。唯物史观与新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理论发展[J].史学理论研究,2010,(1)。 [19]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20]李长春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2-06-04. [21]杨亲华。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研究述评[J].党史研究与教学,1994,(5)。 [22]刘国新。论国史研究为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服务[A].张启华主编。中国共产党与新中国建设(上)[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3. [23]程中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研究的回顾与前瞻[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4,(5)。 [24]张启华。正确看待新中国两个30年[N].中国教育报,2009-09-15. [25]齐鹏飞。关于“国史”研究和“国史”学科建设若干问题的再认识[J].中共党史研究,2008,(3)。 [26]沙健孙。进行国史教育,要把握好国史的主题、主线[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10-20. [27]朱佳木。论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2009,(1)。 [28]胡锦涛。推进合作共赢实现持续发展[N].人民日报,2004-11-21. [29]赵德馨。简论国史分期问题[J].当代中国史研究,2010,(1)。 [30]王德新。对国史研究中几个问题的探讨[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 [31]陈明显。关于编写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教程的三点思考[J].当代中国史研究,2010,(1)。 [32]齐鹏飞。关于“国史”研究和“国史”学科建设若干问题的再认识[J].中共党史研究,2008,(3)。 [33]李良玉。中国当代史研究的几个问题[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 [34]章百家。改革开放史研究中值得关注的问题[J].北京党史,2008,(3)。 [35]陈东林。认真研究13年在国史中的地位[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3,(1)。 [36]张世飞。试析“以问题为中心”的历史研究理路--以国史分期理论为例[J].求索,2008,(2)。 [37]胡安全。论新时期国史的分期[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4,(2)。 [38]郑必坚。改革开放30年的根本历史经验是解放思想、解放生产力[J].求是,2002,(20)。 [39]章百家。积极开展改革开放史研究[J].中共党史研究,2009,(1)。 [40]武国友。关于新时期中共党史分期的标准、原则与阶段划分[J].中共党史研究,2012,(6)。 [41]田居俭。把当代社会史提上研究日程[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7,(3)。 [42]郑珺,张蒙,杨文利,叶张瑜,李强。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研究队伍特点分析--基于《当代中国史研究》的考察[J].当代中国史研究,2010,(4)。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