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学 > 学科简史 > 流派 >

战后日本的朱子学研究史述评:1946~2006(上)(4)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鉴往瞻来——儒学文化 石立善 参加讨论

    另外,这一时期的出版界与学界合作的动向也值得注意。位于京都的中文出版社与九州大学方面合作影印出版了大量的宋明古籍。中文出版社的李廼扬(1913~2004)通过自身的人脉,请冈田武彦、荒木见悟任主编,在台北与京都两地刊行了《和刻影印近世汉籍丛刊》(“初编”、“续编”、“三编”、“四编”)[83]。由于本丛刊所选的版本均为和刻善本,而且还附有冈田、荒木、佐藤仁、今井宇三郎、福田殖、吉田公平(1942~)等人为各种古籍撰写的书前解题,所以该丛刊自出版之初就受到了学术界的好评。其中,“初编”、“续编”、“三编”收录宋明理学典籍[84],除了《周张全书》、《二程全书》、《击壤集》外,有关朱子学的书籍还有《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四书或问》、《伊洛渊源录》、《近思录集解》、《北溪先生字义详讲》、《朱子行状》、《朱子年谱》、《朱子实纪》、《考亭渊源录》等。其中,《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还附有佐藤仁编制的人名索引。九州大学编纂的“二程全书索引”亦被收入其中(“初编”)。这套丛刊给宋明时代的研究者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中文出版社在这套丛刊之外,还影印出版了吕氏宝诰堂本《朱子遗书》[85]、宽文八年(1668)的和刻本《朱子语类大全》[86]、朝鲜刊本《性理大全》[87]等。此外,还将1962年出版于台北的明成化刻本《朱子语类大全》[88](底本为台湾国立中央图书馆藏本),用日本内阁文库藏覆成化本修补,并缩印为两册,命名为“中日合璧版”[89]。此书卷首附录明人叶公回校编的《朱子年谱》,书末还附有佐藤仁编制的“人名地名书名索引”,使用极为便利。这些影印本的出版,给学界研究朱子学提供了大量可靠的原始文献,从侧面促进了日本朱子学研究的发展。
    如上所述,在1970年代之前,当中国大陆与港台、欧美、韩国的朱子学研究还处于胎动期的时候,日本学者的研究无论是质与量,都处于一枝独秀的地位。
    四、1980年代的研究进入1980年代后,中国大陆学界开始逐渐摆脱唯心、唯物以及辩证法等教条主义的束缚。侯外庐(1903~1987)、邱汉生、张岂之(1927~)主编的《宋明理学史》二卷[90]的出版,令人感到大陆的宋明理学研究的显著变化。而陈来(1952~)《朱熹哲学研究》[91]的出版,则意味着大陆的朱子学开始回归纯学术研究的领域。在文献整理方面,继1970年代末整理出版《张载集》[92]之后,中华书局接续出版了《二程集》[93]、《北溪字义》[94]、《四书章句集注》[95]、《朱子语类》[96]、《宋元学案》[97]以及《陆九渊集》[98]、《胡宏集》[99]等点校本。可以说,中华书局的“理学丛书”推动了宋明理学尤其是朱子学研究的发展。在同一时期,台湾出版了刘述先(1934~)的《朱子哲学思想的发展与完成》[100]与旅美学者陈荣捷的《朱子新探索》[101]。1982年7月在美国夏威夷大学召开的“国际朱子学会议”[102],1987年12月在厦门大学举办的“厦门朱子学国际学术会议”,以及《朱子学刊》的创刊(1989年4月),这些方面的动态都意味着朱子学研究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时代。
    这一时期,日本关于朱子哲学思想方面的研究,出版了山根三芳(1927~)、大滨晧(1904~?)、市川安司等人的专著。山根三芳的《朱子伦理思想研究》[103]是系统考察朱子伦理学的专著,作者是后藤俊瑞的学生。此书乃哲学式的研究,在问题意识与叙述手法上,受其师后藤的影响较大。全书收录了十三篇专题论文,共分两章:第一章为《道德意志论》,讨论了“关于道德意志”、“关于志气”、“关于私意”、“关于善恶”、“几的意味”、“权的意义”、“止的意义”七个主题。第二章为《伦理思想》,讨论了“关于敬”、“关于天”、“共生的伦理”、“无为的意义”、“全体的意义”、“见于《楚辞集注》的思想”六个主题。全书结构整然,义理分析则细致而深入,无疑是朱子伦理学研究领域的重要成果。
    大滨晧原是楠本正继的学生,后就读于东京大学。《朱子の哲学》[104]是大滨的中国哲学研究三部曲之三[105]。全书分十二章,分别探讨了“理”、“气”、“理与气”、“性”、“心”、“天理与人欲”、“格物穷理与养气”、“道”、“主静与主敬”、“仁”、“读书论”、“对立与统一的思考”。本书采用的也是哲学式研究的方法。大滨认为:朱子的理气说存在着很多明显的矛盾,这些矛盾则起因于朱子的“理气合离”的思维方式。例如朱子学说中存在的两个矛盾--“理先气后”与“气先理后”、“理有偏全”与“理无偏全”,大滨认为:将理气分而观之,则理不受气的约束,乃意义性根源,所以“理先气后”、“理无偏全”,而将理气合而观之,则理由“绝对”变为“相对”,故而“气先理后”、“理有偏全”。据此,则朱子理气说中的诸多矛盾将迎刃而解。大滨还根据“理气合离”,从对立与统一的两个层面对朱子体系中的诸概念进行了重新诠释。“理气合离”思维方式的提出,的确是一个创见。遗憾的是,此书在日本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
    [1]日本的朱子学史,参照西村天囚《日本宋学史》(东京:梁江堂书店、大阪:杉本梁江堂,1909年9月)、井上哲次郎《日本朱子学派の哲学》(东京:富山房,1920年9月版)、朱谦之《日本的朱子学》(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8年8月。“哲学史家文库”,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12月新版)、郑樑生《朱子学之东传日本与其发展》(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9年12月)。
    [2]林庆彰主编,台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5月。
    [3]吴展良编,台北:台湾大学出版中心,2005年1月。
    [4]《朱子学研究的现状与课题》,《历史学研究》第421号,28~34页、27页,东京:青木书店,1975年6月。
    [5]宁天平译,《中国哲学》第7辑,146~158页,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2年3月。又,岛田的日文原文没有在日本发表。
    [6]《外国哲学史研究集刊(六)--东方哲学研究》所收,408~418页,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西方哲学史研究室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8月。
    [7]《浙江学刊》1988年第6期,61~65页,杭州:浙江省社会科学院。
    [8]黄俊杰主编《儒家思想在现代东亚:日本篇》所收,333~379页,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筹备处,1999年5月。
    [9]关于欧美的朱子学研究,参照陈荣捷《欧米の朱子学》(《朱子学大系》第一卷《朱子学入门》所收,491~526页,东京:明德出版社,1974年7月。此文后经增补,中文版收入《朱学论集》,421~459页,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88年4月版),傅璇琮、周发祥《西方的朱熹研究》(《国际宋代文化研讨会论文集》,438~449页,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1年10月),田浩(Hoyt Cleveland Tillman)《80年代中叶以来美国的宋代思想史研究》(江宜芳译,《中国文哲研究通讯》第3卷第4期,63~70页,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1993年12月),吾妻重二《アメリカの宋代思想研究》(原载《关西大学文学论集》第46卷第1号,19~41页,吹田:关西大学文学会,1996年9月。后略经增补,收入杨立华、吴艳红等译《宋代思想史论》[1~29页,田浩主编,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12月]、《朱子学の新研究--近世士大夫の思想史的地平--》[第三部第三章,523~548页,“东洋学丛书”,东京:创文社,2004年9月])。
    [10]关于港台的朱子学研究,参照王煜《港台朱子学研究述评》(《朱子学刊》1992年第1辑[总第4辑],合肥:黄山书社)、杨儒宾《战后台湾的朱子学》(《汉学研究通讯》第19卷第4期,572~580页,台北:汉学研究中心,2000年11月)。
    [11]关于近年韩国的朱子学研究与文献目录(1976年~2005年6月),参照成贤昌《韓国における朱子学研究の動向――二〇〇〇年から二〇〇五年六月まで――》(《東洋の思想と宗教》第23号,137~161页,东京:早稻田大学东洋哲学会,2006年3月)与《韓国における朝鮮儒学研究の課題――「朱子学的心学」をめぐって――》附录《朱子学研究文献目録?韓国篇》(土田健次郎编《近世儒学研究の方法と課題》所收,85~111页,东京:汲古书院,2006年2月)。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