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学 > 学科简史 > 流派 >

邮传部研究一百年(8)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华中师范大学 苏全有 参加讨论

    

论述铁路权为外资侵夺的文章有谢撼澜所著《近代列强对中国铁路利权的疯狂掠夺》[63](p22-23)。
    从上可知,关于外债问题,学界肯定者与否定者迭现。否定论者一味地纠缠着相关条约中所付出的沉重代价,而着意于谴责清政府及其职能部门邮传部,甚至于认定其主观上乃卖国主义,而不考虑借债筑路在当时的中国乃新鲜事物,不成熟阶段只有在交了学费才能走向成熟阶段,这是不全面的,也是不负责任的。其实,这是一个问题的两极,如果强调铁路对列强的助益这一极,则会否定借款筑路,反之,如果强调铁路对我国经济等方面发展的作用这一极,则将予以相应的肯定。这是典型的学术讨论应力避的倾向:压跷跷板,因为合而为一才是完善史学。历史由一个极端向另一个极端的跳跃都是不成熟的表现,都是范式的僵化,是缺乏理性,掩饰着历史学的苍白。二元对应模式亦即两橛模式,它所形成的知识体系类似摩尼教式的世界观,乃价值判断标准上的非此即彼、二者必居其一,是简单的二分法。新中国的历史学在这方面的教训,太多太多了!
    综观近代中国铁路史,可以看出,主流舆论界在对待铁路问题上有一个从反对修路到反对借款修路、认同借款修路的转变;从阶层上分析,主张借款者多为在职高官,而处于旁观地位的清流派、中小官员及地方绅士则往往不予以认同。这样的问题很值得我们深思,但研究似有落伍。
    论及铁路资本问题,有一个最为基本的认知前提:中国是否是一个资本匮乏的国度?从感性上讲,我们对通过借贷抱有侵略野心、企图的列强资本来发展铁路持反对态度,是可以理解的,但问题的事实是,我国发展铁路的资本究竟要从哪里获得呢?联系到商办铁路资本筹措的艰难,官商关系的扭曲,以及方方面面近代化的庞大需求,则可以认定:近代中国资本匮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总之,史学不是简单的肯定或否定,而是需要深深地思考。史学研究在于别具一格,不具一格,即个性化历史,思维母体重在深奥玄妙,广阔无边。所以,必须解冻历史,复活思想,去除思维惰性,可以不敏于思考,但要勤于思考。历史学需要沉思,也只有沉思才能生成新的希望。治史者需要在平静中寻觅不平静,要细究静静水面下的湍湍暗流。
    四、邮电与航运邮电史的研究相对于铁路等领域而言乃薄弱环节。以美国学者马士所著《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第三卷一书为例,该书对邮政的发展主要是罗列,没什么评论,如关于1911年邮政脱离海关一事,也只是了了数语:“大清邮政局在一九一一年五月二十八日脱离了海关,改隶邮传部。”[64](p76)
    王开节等主编的《铁路·电信七十五周年纪念刊》一书对于电信收归国有问题评价道:官督商办之局,于焉告终,而国营电信之始基,于焉奠定。清廷改定政策,于民前三年将全国电信收归国营后,一切行政章程,重行厘订,改上海电报总局为电政局,先设各科,扩大执掌,承邮传部之命,指挥各地业务工务,并计划发展。新政伊始,雷厉风行,顾当时环境复杂,员工程度,参差不齐,对于整个事业之推进,更乏充分之认识,故成效未见,而清社已屋。[4](电信p102)
    王开节、何纵炎主编的《邮政六十周年纪念刊》一书就邮政国营问题作有论述:邮政经营虽亦有私人组织,专司民间书信传递,但终不若政府经营之便利,而逐渐归于淘汰,邮政国营遂成为必然之结果。现代邮政事业,组织庞大,设备繁巨,机构遍及城乡,实非私人之人力物力所能胜任,而同时邮政所经营的通信业务,对于公众的需求弹性甚小,如果让私人经营,也很容易发生操纵垄断的毛病,所以其他交通事业在世界各国中,还不乏民营的实例,而邮政则全为国营。该书还说:邮政国营,不仅为国家行使其交通行政权利之一,而且是对于国民应尽的一种职责。[9](邮政p2-3)
    对于我国近代邮电史中的关键人物赫德,该书亦有评价:赫德对于中国政府的忠诚,在服务的态度上,至少不因为其为外国人而对其所服务的政府而生二心。[9](附编p37)
    黄成之文《清末近代邮政的创办和发展》[65](p101-113)梳理了近代邮政的发展历程,在谈到邮传部时指出:1906年预备立宪,改定官制,规定邮政隶属邮传部,可并没有实行,反归税务处掌握,直至1911年5月。其实这些行政隶属只是空名,节制邮政的真正部门是海关总税务司署。以通商口岸为中心划分邮界的做法直至1910年邮传部准备接管邮政时才予以更改。邮传部是1910年准备接管邮政的么?
    邮电史编辑室编的《中国近代邮电史》是最为重要的专著,该书批评了邮传部在用人方面的腐败情形,而未从制度角度肯定其价值与意义。对于接管邮政一事,该书认为邮传部提出的很晚(1909年),而且接管后邮政的一切事宜均与海关总税务司管辖时一样,原封不动,只是去掉了一个由总税务司兼管的英国人,换成了一个专任邮政总办的法国人,清政府还背上了一个沉重的邮政历年欠款。至于电报收归国有,该书因借款问题而认为是勾结帝国主义实现的,而且经营一片混乱。这种全盘否定的看法肯定是不客观的。[66](p80,83,86-87)
    傅贵九所著《徐世昌与近代中国邮政》[67](p79-81)一文是研究邮传部课题中少见的专论之一,实为难得。该文罗列了邮传部尚书徐世昌在任时期对邮政事业发展的贡献:一是兴办邮电学堂,于交通传习所里设立邮电班;二是选派学生赴奥学习邮政;三是借鉴西方经验,建立邮政机构和各项规章制度,如试办交通研究所,设立印刷处,编订四政统计表报,发行交通官报等。总之,徐世昌在邮传部任内颇有建树,为国家办了些实事,对我国邮政事业的发展有贡献,功不可没。当然,该文认为徐世昌除了发展邮政一事外,一生宦海浮沉,无可称述,则与事实不符。
    丁三青著专文《近代以来日本对我国东北邮政的侵夺》[68](p105-110)对东北邮政做了区域性探讨:东北三省邮政本相当发达,1896年后为海关侵夺,到日俄战争后,日本设立“客局”,排挤商办的民信局,我国邮政倍遭打击,几难支撑,这极大地便利了日本对东三省的侵略,到1911年,我国从海关手中收回了邮政,但东北日本客局的发展势头却丝毫未见收敛。
    康之国之文《赫德与近代中国邮政》[69](p30-33)罗列了赫德1863年开始夺取中国邮政计划,1879年后向各通商口岸扩展,1896年推动清政府成立邮政局,之后是分支机构剧增,到了清末则拖延移交邮政权,并使邮传部所属邮政机构仍为列强侵华的工具。
    尹斌在《法国与近代中国邮政述论》[70](p97-100)一文中指出:随着邮政权从海关移交到邮传部,法国人开始居于控制的地位,邮传部只是一个象征性的傀儡。在这个移交的过程中,获利最大的并不是中国,而是法国。
    

陈钢之文《近代中国邮政述略》[71](p70-73)认为,宣统三年大清邮政与海关分立,从海关里出来的大清邮政业务已经有了相当程度发展。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