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元史》的纂修问题,近来接连发表了几篇论文,作了不少有价值的探索。①拜读之后,颇受启发,同时也觉得有些问题,还可以作进一步的研究。 一、《元史》的编纂班子 为了纂修《元史》,朱元璋指定宋濂、王祎为总裁,两次开史局。据李善长《进〈元史〉表》(实系宋濂作)中记,第一次入史局的有汪克宽、胡翰、宋僖、陶凯、陈基、赵壎、曾鲁、赵汸、张文海、徐尊生、黄篪、傅恕、王錡、傅著、谢徽、高启,共16人。《明太祖实录》卷三九所载同。参加第二次史局的成员,据宋濂《〈元史〉目录后记》中载,有赵壎、朱右、贝琼、朱世濂、王廉、王彝、张孟兼、高逊志、李懋、李汶、张宣、张简、杜寅、俞寅、殷弼,共15人。其中赵壎“能终始其事”,前后两次入史局。②因而,除总裁之外,参与修纂的共30人。但是,据《明太祖实录》卷五四记载,第二次召入史局的为14人,无王廉。《明史》卷二八五《文苑·赵壎传》同。宋濂为《元史》总裁,开列的名单不应有误。《实录》是官修文献,一般来说,有关人事的记载也是有所本的。出现差异的原因何在呢?这大概与王廉在洪武三年的经历有关。 王廉,字熙阳,括苍(今浙江丽水)人。“以能文辞称”。洪武三年四月,奉命出使安南,四年二月还。回国后作《南征录》,宋濂为之作序。③《元史》的第二次纂修在三年的二月至七月之间。可以认为,王廉原来参加修史,但因奉命出使,中途退出,未能终事。因此,宋濂记录他的名字及《实录》的不载,都是有道理的。 这30位纂修人员的情况,《明史》中有记载的24人,即赵壎、汪克宽、陶凯、曾鲁、高启、赵汸、贝琼、高逊志、宋僖、陈基、张文海、徐尊生、傅恕、傅著、谢徽、朱右、朱廉(朱世濂)、王彝、张孟兼、李汶、张宣、张简、胡翰、杜寅。其中不少人有诗文传世,有的还有碑传文字可资生平考证。王廉不见于《明史》,但其事迹已见上面所述。殷弼,华亭(今江苏松江)人,元末曾为枢密分院参谋官。④其余4人(黄篪、王錡、李懋、俞寅)事迹不可考。⑤ 按照什么标准组成这个班子,这是我们首先要讨论的问题。宋濂说:“乃洪武元年十有一月,命启十三朝《实录》,建局删修,而诏宋濂、王祎总裁其事。起山林遗逸之士协恭共成之,以其不仕于元而得笔删之公也。”⑥纂修者之一赵汸说:“圣天子既平海内,尽辇胜国图史典籍归于京师。乃诏修《元史》,起山林遗逸之士使执笔焉。凡文儒之在官者,无与于是。在廷之臣,各举所知以应诏。”⑦可见,朱元璋在选择纂修人员时,是有明确标准的:一是“不仕于元”;二是不“在官”,也就是不在明朝政府中任职。符合这两条标准的就是“山林遗逸之士”、“岩穴之士”。朱元璋定下这样的标准,主要用意是表示自己对元朝历史采取客观、公平的态度,收买人心;同时,这也排斥了元朝“遗臣”参加这一工作的可能性。从已知的二十余人状况来看,其中绝大多数确实都是在元代和明初都不曾出仕的文人儒生;也有几位曾在元代任地方儒学的学官,如赵壎当过江西上饶的县学教谕,宋僖任江西繁昌的县学教谕,而胡翰在明初曾为衢州教授,朱廉为书院山长。学官的职责是教育学生,其地位和待遇均与行政系统的官吏有很大的差别,而且他们的薪俸所得,一般来自学校田产的收入,与行政官吏由政府支付不同。因而,在人们心目中往往将学官与行政系统的官员区别开来,元初有不少“遗民”不愿出仕新朝,但却出任儒学的教官,因为在他们看来,出任行政系统的官员是为新朝服务,出任学官则是延续历代相传的文化,二者性质是不同的。因此,修《元史》时,选拔若干原来曾为学官的人参加,是很自然的。例外的是陈基与殷弼。陈基在元末曾任经筵检讨,后又入割据浙西的张士诚幕府,官学士,曾为张士诚起草过大量文檄。殷弼是华亭人,华亭在元末是张士诚的势力范围,他显然是在张士诚治下充当枢密分院参谋官职务的。朱元璋为什么破例选择这两人入史局,原因不可得知。但总的来说,《元史》编纂班子主要是由“山林隐逸之士”组成,还是讲得过去的。 有一种意见认为,朱元璋修史的目的,在于网罗前代遗臣,给予高官厚禄,使其为新王朝服务,老死于文字之间,削弱并消弭他们的反抗思想,这样不仅偃武修文,还可粉饰太平。这种看法是不符合事实的。从上面所述可以看出,《元史》编纂班子主要由“山林隐逸之士”组成,勉强够得上“遗臣”的只有个别人。而且修史前后不过二年,也谈不上“老死于文字之间”;修史结束后有的遣归,有的任以官职,其中以翰林国史院系统最多(赵壎、谢徽、陶凯、徐尊生、朱右、朱廉等),不过七八品而已,决够不上“高官厚禄”。纂修人员中后来唯一升到较高品阶的是陶凯,但其在修史后亦不过授翰林应奉(正七品)而已,后来的升迁与修《元史》无关。 从已知26人的籍贯来看,其中浙东9人(胡翰、陶凯、陈基、张文海、王廉、 傅恕、朱右、朱世濂、张孟兼),浙西11人(宋僖、徐尊生、傅著、谢徽、高启、贝琼、王彝、张宣、张简、杜寅、殷弼),江东3人(汪克宽、赵汸、李汶),江西2人(赵壎、曾鲁)。以上都是长江以南人。两位总裁都是浙东人。唯一例外是高逊志,他是萧县(今安徽萧县)人。萧县在淮河以北,元代属河南行省,因此高逊志在当时应属“北人”。但他长期在嘉兴、“吴门”(平江、即苏州)寓居,在那里读书,实际上也可归入浙西之列。⑧这就是说,《元史》的编纂班子实际上是由江南、特别是两浙(浙东西)的文人儒生组成的。这决不是偶然的。朱元璋兴起于淮西,但他的发展主要在渡江以后,江东西和浙东,很早就成为朱元璋的势力范围,随后浙西也落入他的掌握。对于朱元璋来说,他最熟悉的江东西和浙东西地区,包括这些地区的文人儒生。事实上,三十人中的汪克宽、胡翰,早在朱元璋进军过程中,已经和他见过面。朱元璋选择《元史》修纂人员时,优先从这些地区考虑人选是很自然的。何况,从当时的实际情况来看,这些地区(特别是浙西)的文化最为发达,有一大批知名的文人、儒生,这是其他地区所无法比拟的。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是,朱元璋挑选的两位总裁都是浙东人,他们在元末已经知名,和浙东西、江东西的文人儒生有广泛的交游。参与纂修的人员中,可以考定的与他们早有联系的为数甚多。例如江东休宁的经学家赵汸早就和宋、王二人相识,他在应征后说:“汸衰病日增,非可出者,纵出亦无补于事。所幸者平生故人,重得一见于契阔之余,事固有非偶然者……盖余与宋公不相见者数载,而事充(即王祎——引者)则十有余年矣。⑨朱右应征出于宋濂的推荐。⑩张孟兼是宋濂的同乡后学,深得宋濂赞赏。(11)王祎曾“客吴”,自称“平生交友留吴中居多”(12),第二次史局的成员张简便是他的友人。(13)他曾推荐徐一夔入史局,因徐坚辞,不曾入选。(14)凡此种种,足以说明宋、王二人在确定史局修纂人选方面,无疑是起了作用的。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