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学 > 学科简史 > 著作 >

《元史》纂修考(2)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历史研究》 陈高华 参加讨论

在这里有必要说一下总裁的选定。宋濂在宋元之际以博学、善文辞著称。明朝开国功臣、大政治家刘基曾对朱元璋说,天下文章以宋濂为第一,自己第二,张孟兼第三。(15)刘基素来自负,由此不难看出当时知识分子对宋濂的推重。朱元璋渡江后不久,宋濂即与刘基、章溢、叶琛一起应聘入幕府,朱元璋尊称之为“浙东四先生”。与其余三人不同的是,宋濂的活动限于文字方面,朱元璋的许多文告,都出于他的手笔,后来被推崇为“开国文臣之首”。宋濂为人谨慎小心,对朱元璋的意图能够忠实贯彻,因而深得信任。众所周知,朱元璋急急忙忙修《元史》,是有明确政治意图的,那便是宣传元朝气数已尽,明朝的建立是“天命”所归,他自己是应天顺命的正统君主。为了这一意图得到充分的实现,他需要不仅有学识和声望,而且必须能够忠实听命的人来主持编纂工作,宋濂正是符合这些条件的最合适人选。王祎也是在朱元璋渡江后不久投奔于他的。但王祎曾长时间任职于地方,被召修《元史》时任漳州府通判,与朱元璋的关系比较疏远。王祎与宋濂“居同郡,学同师”(16),曾为宋濂作传,为宋濂的文集作序,两人的关系是十分亲密的。(17)宋濂对王祎的文才也有很高的评价。(18)很可能,王祎之得以与宋濂并列为总裁,得力于宋濂的推荐。
    对于以宋濂、王祎为首的《元史》编纂班子,清代大史学家钱大昕的评价极低。他说:“金华(指宋濂——引者)、乌伤(指王祎、乌伤即义乌——引者)两公,本非史才。所选史官,又皆草泽迂生,不谙掌故,于蒙古语言文字,素非谙习,开口便错。即假以时日,犹不免秽史之讥;况成书之期又不及一岁乎!”(19)“修《元史》者,皆草泽腐儒,不谙掌故。一旦征入书局,涉猎前史,茫无头绪,随手挦扯,无不差谬。”(20)清代另一位名学者朱彝尊的看法则有所不同。他说:“明修《元史》,先后三十史官,类皆宿儒才彦,且以宋濂、王祎充总裁,宜其述作高于今古,乃并三史(指元代所修辽、金、元三史——引者)之不若。无他,声名文物的不典,而又迫之以速成故也。”(21)“以宋濂、王祎一代之名儒,佐以汪克宽、赵汸、陈基、胡翰、贝琼、高启、王彝诸君之文学经术,宜其陵轶前人,顾反居诸史之下。无他,迫于时日故也。”(22)在钱大昕看来,这个班子根本不行,不具备编史的条件。朱彝尊则认为班子的人选是合适的,问题是时间太紧迫,再加上元代的“声名文物”有不同于其他时代的特殊性。两人的看法显然有很大的差别。
    应该承认,编纂班子中的大多数(或者可以说绝大多数)都是当时享有一定声望的文人儒生,有的擅长辞章,有的则以经术著称。不少人著作等身,胡翰、陈基、张孟兼、朱右、宋僖、高启、贝琼、王彝、张宣、汪克宽、赵汸等人,都有诗文集流传至今。其中如汪克宽、赵汸的经学,张孟兼的辞章,高启的诗文,曾鲁的博学,在元明之际是有盛名的。当时的一位著名学者曾说:“一时纂修诸公,如胡仲申(胡翰)、陶中立(陶凯)、赵伯友(赵壎)、赵子常(赵汸)、徐大年(徐尊生)辈,皆有史才史学。”(23)明代中期有人说:“当是时修《元史》者三十有二人,皆极天下之选。”(24)都是有一定根据的。总之,按照朱元璋的标准,在江南地区挑选人才,被征入史局的三十人可以说是极一时之选的。朱彝尊称他们为“宿儒才彦”,并非过誉之词。但是,具体到编纂《元史》来说,这个班子确实又是有很大弱点的。首先,从现有资料来看,这些编纂人员中间大概是没有人“谙习”“蒙古语言文字”的。元代流行蒙古语,如不懂蒙语,许多典章制度就得不到正确的解释。其次,这些生长江南的“山林遗逸之士”,除个别人外,在元代均未出仕;除少数人(王祎、陈基等)外都没有到过元朝的政治中心大都(今北京)。在信息闭塞的封建社会中,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对于元朝的典章制度以及政治、经济的全面情况,也不可能有很多的了解。他们中有的人即使有“史才”、“史学”,也不过是熟习中国传统史学的体例、笔法而已,具体到修《元史》,并不是合适的人选。简单归纳一下,朱彝尊的看法有合理的地方,《元史》纂修班子确是由一些有声望的文人、学者组成的。但从整体来看,这个班子的知识结构对于纂修《元史》来说是不理想的。《元史》存在的种种缺陷(钱大昕、朱彝尊等人都曾加以指摘),是与这个班子有很大关系的,并不完全是时间紧迫所致。
    关于两位总裁,有必要多说几句。宋濂主要是一位“词华之士”,这是没有问题的,当然不能说在历史学方面没有修养。王祎为宋濂早期作品《浦阳文艺录》作序时说过:“景濂(宋濂字——引者)有志史学而心存至今。”(25)足见他对史学是留心的。但是,他有志史学但并没有过象样的史学著作,从现有资料来看,在受命修《元史》以前他的作品中可以列入“史学”的不过是一些有关乡土人物的记述。对于主持纂修一个朝代的历史来说,这样的史学基础显然是不够的。何况由于他元末长期僻居乡间,对元朝的典章制度和政治、经济状况,都不甚了解。可以说,《元史》编纂班子在知识结构方面的弱点,集中表现在宋濂身上。相比之下,王祎在修史条件方面比宋濂要好得多。王祎为谋求做官,曾于至正七年(1347)到大都活动,但没有找到门路,在至正十年(1350)失望而归。王祎对元代历史颇为留心,他曾以苏天爵的《国朝名臣事略》为基础,扩大范围,广搜资料,编成一部《国朝名臣列传》,“总百有二十[人],辄用正史之体,仿宋《东都事略》而为之”(26)。此书未见流传,但王祎的文集中有《拟元列传二首(许衡、郭守敬)》和《拟元儒林传二首(金履祥、许谦)》(27),应即《国朝名臣列传》中的部分内容。他的文集中还有《代国史院进〈后妃功臣列传〉表》。(28)元朝翰林国史院编纂《后妃功臣列传》,几起几落,最后完成于至正八年(1343)。王祎此文应系代人作或拟作,但可说明他关心此事,很有可能还看过此书的稿本。从上面这些情况来看,他对元代历史是有比较丰富的知识的。同时,三年大都生活,使他对元朝的各种典章制度也有一定的了解,这从他写的《上京大宴诗序》(29)、《端本堂颂》、《日月山祀天颂》、《兴龙笙颂》(30)等文章中也可以看出来。可以认为在整个修纂班子中,王祎是比较具备条件的一位,把他看成为单纯的“才华之士”是不公正的。
    从明初的状况来看,最适合修《元史》的是元朝的“遗臣”危素。危素在元朝末年长期任职,曾参与辽、金、宋三史的史料征集与修撰以及《后妃功臣传》的编纂。他了解元代的典章制度和政治、经济、文化状况,对顺帝一朝史事,更为熟悉。明兵入大都时,危素想自杀,但旁人劝他说:“国史非公莫知,公死是死国之史也。”他才打消了自杀的念头。这也许是危素或他的友人为他没有“殉节”所制造的辩解之词,但也可以说明在当时人们心目中他是修纂《元史》的最合适人选。正因为以修史自命,所以在明军入大都后,危素便主动报告十三朝实录的收藏情况,使这些珍贵的文献得以保存下来。宋濂与危素“相知特深”,元末农民战争爆发前,危素曾推荐宋濂入史馆,虽未成功,但宋濂对他一直抱有好感。可以想见,宋濂是不会反对与危素合作修纂《元史》的。但是,前述朱元璋的规定,完全排除了危素(他已被任命为新朝的翰林侍讲学士)参与修史的可能性。显然,朱元璋对于危素以及其他元朝“遗臣”是心怀疑忌的,他不会不知道危素的专长和声望。有关修纂人员“不仕于元”和不在官的规定,很可能就是针对危素而发的。据碑铭记载,危素撰有《宋史稿》五十卷,《元史稿》若干卷(31),可惜已不可得见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