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维的汉晋木简研究(6)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学术界掀起了一场颇有声势的疑古运动,以顾颉刚为首的“ 古史辨”派对古史、古书提出了怀疑,一时间疑古思潮成为风气。王国维时居古史辨派 的大本营北京,并没有一味附合,相反,却对他们疑古过勇的偏向提出批评。他之所以 将自己最后的著作取名《古史新证》,就是针对《古史辨》而言的,以作补充,匡正。 在该书的第一章“总论”中,王国维说道:“至于近世乃知孔安国本《尚书》之伪,《 纪年》之不可信。而疑古之过,乃并尧、舜、禹之人物而亦疑之。其于怀疑之态度及批 评之精神不无可取,然惜于古史材料未尝为充分之处理也。”而在第四章之后,王国维 根据三、四章“商诸臣”的内容,写了以下一段案语:“右商之先公先王及先正见于卜 辞者,大率如此,而名字之不见于古书者不与焉,由此观之,则《史记》所述商一代世 系,以卜辞证之,虽不免小有舛驳,而大致不误,可知《史记》所据之《世本》全是实 录,而由殷周世系之确实,因之推想夏后氏世系之确实,此又当然之事也。又,虽谬悠 缘饰之书,如《山海经》、《楚辞·天问》;成于后之书,如《晏子春秋》、《墨子》 、《吕氏春秋》;晚出之书,如《竹书纪年》,其所言古事亦有一部分之确实性。然则 经典所记上古之事,今日虽有未得二重证明者,固未可以完全抹杀也。”[16](P52-53) 这种客观公允的治学态度,正是王国维学术风格的集中体现。近二三十年来,大量考古 新材料,如银雀山汉简、马王堆汉墓帛书、定县汉简、郭店楚墓竹简等简帛佚籍的不断 出土,一些久已被学者判定是伪书的古代典籍,如《孙膑兵法》、《鹖冠子》、 《文子》等都重新获得了肯定,证明它们不伪,再次说明了王国维的预见性。 王国维的治学风格,陈寅恪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曰取地下之实物与纸上之遗文互相 释证,凡属于考古学及上古史之作,如《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及《鬼方、昆夷、 猃狁考》等是也;二曰取异族之故书与吾国之旧籍互相补正,凡属于辽金元史事及边疆 地理之作,如……《元朝秘史之主因亦儿坚考》等是也;三曰取外来之观念,与固有之 材料互相参证,凡属于文艺批评及小说戏曲之作,如《红楼梦评论》、《宋元戏曲考》 及《唐宋大曲考》等是也。”[15](P6)这是广义上的“二重证据法”,它不仅仅是单纯 的研究方法,还为历史学研究指明了理论方向。20世纪中国学术的一大显著特点就是历 史研究与考古资料的密切结合,这一趋势上溯到罗、王二人整理考释甲骨文、汉晋木简 中已经初露端倪。有学者已经指出:“王国维的‘二重证据法’是在日本期间确立的。 ”[19](P178)正是基于他在日本期间主要的学术成就便是考释汉晋木简而撰著的《流沙 坠简》的认识之上所做出的判断。这种实证的方法必须建立在古代文献与地下文物相互 印证的基础之上,而汉晋木简的研究正是形成这一方法的开端。加之王国维综采西洋哲 学、逻辑思维与考古学知识于一体,融会贯通,使“二重证据法”--古文献与考古学 相结合--成为学术研究的新范式。 王国维站在中西文化交融点上,采纳近代西方科学方法,利用各种新材料和多学科知 识研究中国历史,得出新史识,既继承了考据史学的优良传统,又推陈出新,成为承前 启后、继往开来的一代巨擘。王国维的汉晋木简研究及因之而创立的“二重证据法”, 至今仍具有现代启迪意义。诚如李学勤所言:“王国维先生的《古史新证》,以其‘二 重证据法’,从理论和方法上为现代考古学奠定了基础。”[20](P4)实际上,其影响所 及,不仅限于考古学一门。21世纪历史学研究的趋势便是将现代考古学与历史文献学相 结合,而这正是承袭王国维的“二重证据法”而来。从这一点上说,王国维所开创的学 术传统,借用他评价沈曾植的话来说,即是“其所以继承前哲者以此,其所以开创来学 者亦以此。使后之学术,变而不失其正鹄者,其必由先生之道矣”[8]。 【参考文献】 [1]罗振玉,王国维。流沙坠简[M].北京:中华书局,1993. [2]吴泽主编。王国维全集·书信[C].北京:中华书局,1984. [3]鲁迅。热风·不懂的音译[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 [4]陈直。敦煌汉简平议[A].摹庐丛书七种[C].济南:齐鲁书社,1981. [5]伯希和。王国维[A].追忆王国维[C].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 [6]劳榦。居延汉简考释序[A].劳榦学术论文集[C].台北:艺文印书馆 ,1976. [7]王国维。《流沙坠简》序[A].王国维遗书[C].上海:上海古籍书店,1983. [8]简修炜,章义和。王国维汉简研究述论[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86,(4)。 [9]向达。两关杂考[A].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C].北京:三联书店,1987. [10]陈梦家。玉门关与玉门县[A].汉简缀述[C].北京:中华书局,1980. [11]黄文弼。罗布淖尔汉简考释[A].黄文弼历史考古论集[C].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 . [12]转引自袁英光、刘寅生,王国维年谱长编[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 [13]赵万里。王静安先生年谱[J].国学论丛,1935,(2)。 [14]王国维。古史新证--王国维的最后讲义[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4. [15]陈寅恪。陈垣《敦煌劫余录》序[A].陈寅恪学术文化随笔[C].北京:中国青年出版 社,1996. [16]王国维。《殷墟文字类编》序[A].王国维书话[C].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 [17]李光谟。为了人类知识的增长--考古学宗师李济传略[J].东南文化,1998,(1)。 [18]李学勤。《罗振玉评传》序[M].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6. [19]严绍。汉籍在日本的流布研究[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 [20]李学勤。疑古思潮与重构古史[J].中国文化研究,1999,(1)。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