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明《易》道”在《史记》研究中的意义(2)
“先人有言,自周公卒五百岁而有孔子。孔子卒后至于今五百岁,有能绍明世,明《易》道,继《春秋》,本《诗》、《书》、《礼》、《乐》之际。意在斯乎!意在斯乎!小子何敢让焉。” 这里所谓“绍明世”,自然是指继承发扬民族优秀传统,达成昌明隆盛之邦。他所要“绍”的“明世”很可能就是“五帝”、“三王”、《本记》所记述者。“维昔黄帝,法天则地。四圣遵守,各成法度……”,“五帝”全是“明世”、盛世。自“维禹之功,九州攸同”至“幽厉昏乱,既丧酆鄗,陵迟至赧,洛邑不祀”,“三王”有明有暗,有盛有哀。单从五帝三王本纪看,就有“原始要终,见盛观衰”的借鉴作用。 这里所谓“明《易》道”,就是要通过历史事实阐扬“法天则地”的重要性,强调按照天地间的自然规律,即“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逻辑铁则来处理人类社会的各种问题。《太史公自序》里至少两次宣称“伏牺至纯厚,作八卦”;又曾多次以充分肯定的口气宣扬《易大传》观点。而《易大传》则特别强调“《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明《易》道”就是宣扬“法天则地”;不“法天则地”就不能“绍明世”。这样解释《易》道,势将惊世骇俗,下文另有解说。 这里所谓“继春秋”,就是继孔子写《春秋》的原则,以“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等五伦(即五种社会政治道德规范)为准绳,来评价社会历史人物的是非。这“五伦”是周公在“稽古流传,道法大备”之时,参照“四圣遵序,各成法变”和“殷因夏监”的经验,损益古礼而成。司马迁之前,人们就依此来处理社会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上起过良好的作用;沿袭千年来,在社会舆论上很有权威。所以孔子作《春秋》能使“乱臣贼子惧”。司马迁要“继《春秋》”就是要使《史记》也能起这种作用。这里必须说一些与评价《史记》作意有密切关系的题外话。就是应该怎样认识先秦儒家提倡的“五伦”。有的同志把它和西汉中叶根据荀韩学说制定的“三纲”混为一谈,解释为“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君叫臣死不得不死;父叫子亡不得不亡……”。这不妥当。这和司马迁本人的理解不一样。他在《自序》中说:“夫不通礼之,至于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君不君则犯,臣不臣则诛,父不父则无道,子不子则不孝。此四行者,天下之大过也。以天下之大过予之,则受而弗敢辞。”从《论语》《春秋》《孟子》等先秦正统儒家文献的有关章节看,所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是说君必需具备君德,恪守君道;臣必需具备臣道,恪守臣职。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亦莫不皆然。孔子曾想支持“以费叛”的佛肸。又曾要求弟子们对盲从主子的冉求“鸣鼓而攻之”。孟子也说过“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的话,可见先秦正统儒家认为“君不君”,既可叛又可诛。其余四伦类此。窃以为司马迁的继《春秋》以正《五伦》,使“乱臣贼子惧”,至今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起码在阶级社会消灭以前,齐景公的体会即“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岂得而食诸?”仍不可忽视。唯需如“四圣遵序”之“各成法度”,按照马克思主义加以因革损益而已。 这里的“本诗、书、礼、乐之际”当与“继《春秋》”连作一片看。据章学诚的《易教上》,自汉至清,以经世济人为职志的学者都承认《诗》《书》《礼》《乐》《春秋》是先王之政典;这些政典之形成都不是为著书而著书,都是就与社会兴衰治乱问题有密切关系的一个重要侧面,即事而言其理。既以《春秋》笔断是非。当然必须以《诗》《书》《礼》《乐》之具体运用为依据。《自序》讲得很清楚:“尧舜之盛,《尚书》载之(亦不废桀纣之衰);礼乐作焉(亦不废桀纣礼乐之坏);汤、武之隆,诗人歌之(诗人亦未放过幽、厉之替)。《春秋》采善贬恶,推三代之德,褒周室,非独刺讥而已也”。“《春秋》推三代之德”是近代学者很少注意到的一个问题,这难免影响其对司马迁《史记》作意的深度和广度的理解。为了便于弄清这一点,谨抄录先秦思想家伊文的一段话: 仁、义、礼、乐、名、法、刑、赏,凡此八者五帝三王治世之术也,故仁以导之,义以宜之,礼以行之,乐以和之,名以正之,法以齐之,刑以威之,赏以劝之。故仁者所以博施于物,亦所以生偏私;义者所以立节行,亦所以成华伪;礼者所以行恭谨,亦所以生惰慢;乐者所以和情志,亦所以生淫放;名者所以正尊卑,亦所以生矜纂;法者所以齐众异,亦所以乖名分;刑者所以威不服,亦所以生陵暴;赏者所以劝忠善,亦所以生鄙争。凡此八术,无隐于人而常存于世,非自显于尧舜之时,非自逃于桀纣之朝。用得其道,则天下治;失其道,则天下乱。 荀子《天论》讲过:“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用之以治则吉,用之以乱则凶。”此说可与尹文之论相发明。司马迁的“本诗书礼乐之际”,就是认识历史事实,必以对诗书礼乐为依据,但又必须因地制宜,不可看死。“际”者,交叉之点线,所当审势损益申缩之处也。有人说诸葛亮的治蜀名言“不审势则宽严皆误”就是脱胎于司马迁的“本诗书礼乐之际”,这是有一定道理的。 “意在斯乎!意在斯乎!”司马迁几经琢磨,理会了家族民族交给的伟大使命,又以“小子何敢让焉”一句掷地作声之言,承受了艰巨重担。青中年时代“东渐南浮”,备尝艰辛;受宫刑之后,奇耻大辱不足以挠其志。这种精神情操,是可歌可泣的。而其所考虑所表达之范围,言时间则远于黄帝,近及汉武;言空间则上自天文,下及地理,中述华夏而兼及四裔;言事类则《本纪》《世家》以见治乱兴衰之道,《书》《表》《列传》以明性命成败之理,真可谓融天道人事于一炉。善读史者,尽可根据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三要素从“述往事,思来者”,“原始要终,见盛观衰”,“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这个角度去认识《史记》,则对《史记》作意与内涵的评价,应比现在一般人的评价为高。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