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与史学批评
荀子在先秦诸子中是有独特地位的,无法严格归入儒、法、道、墨……当中的任何一家。他尊崇孔子,高度赞扬礼制,似乎是儒家主张。但他又激烈抨击子思、孟子,反对儒家修身养性之说,认为人性本恶,必须“重法”以治天下,这似乎又是法家主张了。 从实践上看,荀子曾游学于齐国,当过齐襄王的老师,三次出任齐祭酒--官方学术机构最高职务。教过的两个学生韩非、李斯,则分别成为法家理论与实践的重要代表人物。 应该说,荀子学说是改造后的儒家思想,又对法家思想有巨大影响作用。从荀子身上可以看出,儒、法两家思想并非绝然二途,誓不两立,其后二千多年的封建统治者或“霸王道杂之”;或阳用儒,阴用法;或儒法交替使用,是有着久远渊源的,是有内在依据的。 我们据以了解荀子思想的《荀子》一书,现存32篇,编定于唐代杨倞。其中大部分为荀子所作。据梁启超考证,《儒效》、《议兵》、《强国》等篇,内称“孙卿子”(孙卿即荀卿、荀子),似为其弟子记录整理。《尧问》篇末,有一段对荀子的批评,显为他人记述。而全书的后6篇:《大略》、《宥坐》、《子道》、《法行》、《哀公》、《尧问》,杨倞已指为荀卿弟子所记卿语及杂录传记。梁启超进一步指出,此6篇宜认为汉儒所杂录,非《荀子》之旧。① 荀子不仅与其他诸子一样,有着渊博的学识,而且还有着自己的特出之处--多方面的实践与阅历。 他本是赵国人,后周游列国,当过齐王老师,这使他可以面对面与君王讨论治国之术,有学者中难得的参政议政的直接感受。在天下学术活动中心稷下获得声名,三为齐祭酒,可见其在学术界有较大影响。后去楚国,被著名的战国“四公子”之一的春申君任为兰陵令,这使他又有了当地方官的经验。春申君死后,荀子被免官,专事著书立说,老死于兰陵。 --------------------------------------- 注释: ①梁启超:《荀卿及<荀子>》,见《古史辨》第四册。 ---------------------------------------- 由于这样的阅历与实践,荀子学说较少书生意气之论,观点较为平实可行,所倡之举有可操作性。以至于顾颉刚先生认为,“秦始皇统一天下的理论多半来自荀子”。 如果说儒家孟子的治国之论有些迂阔,有主观理想化色彩;法家韩非子的治国之论有些功利,赤裸裸的刑赏强制。那么,荀子的学说就兼顾了道德教化与重法重罚两个方面。 孟子认为人性本善,因而企图以修养人固有的“仁心”、“善性”而使社会安定,天下大同。然而在现实中,将美好愿望寄托于人的“良心”,则是最靠不住的。 荀子思想理论的基点则是“性恶论”,毫不讳言人固有的“好利”、“好声色”的自然本性,对这些欲望必须加以限制,而限制的手段就是制度,要建立强制性的、赏罚严明的礼法制度。《荀子》的基本内容就是针对种种社会问题进行评说,指出危害,分析根源,列出解决办法。上至治国战略,下至权宜举措,均强调礼法制度的制约作用。显然,荀子之说比孟子之说更为笃实、实用,二者之分野就是倾向法治与倾向人治之分野。 荀子对社会的这种洞察力也体现在对历史的认识上。 尽管荀子没有史学批评的自觉意识,但他在论证自己观点时,所用的论据大多是历代史实、史书古籍之言,因而也就时而表达出对某些历史事件的看法、对某些历史鉴戒的认识、对史书功能的理解、对某些史家的评价,这些都包含着史学批评的要素,也是日后史学批评形成与发展的胚芽。因而,我们在探讨史学批评之源时,是不能忽视荀子的贡献与影响的。 1.如何看待历史?鉴史有何价值? 荀子曾描绘一种理想的人材标准,“坐于室而见四海,处于今而论久远,疏观万物而知其情,参稽治乱而通其度。”①要成为这种人材,就要对历史有充分的了解,要能身处当代而谈论远古,要能参验考察历来的治乱而通晓法度。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