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与史学批评(4)
荀子阐说“详近略远”之理,对于考察历史的人来说,有两方面的教益。 一方面是使人了解到在历史资料、信息中存在着这样一种“详近略远”现象,并且明瞭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另一方面也提示人们要避免这种现象带来对历史的误解。“愚者闻其略而不知其详,闻其小而不知其大也。”① 不懂“详近略远”之理的人,在听说久远历史的大略时而忘记其应有的细节,在听说短近历史的丰富细节时而忘记其大纲。显然这是考察历史时应避免的误区。 荀子阐述“详近略远”之理,还有一个深意,“文久而灭,节族久绝”②,这里的“文”是指礼义制度。意思是说:礼义制度流传得久了就要泯灭,音乐节奏流传得久了就要断绝。 因此,《荀子》一书频繁地对礼义制度进行描绘、阐说,不厌其烦,不厌其详。这也可以看作是荀子为延续礼义制度所作的主观努力。 3.对《尚书》、《春秋》的批评 《荀子》书中有多处对《尚书》、《春秋》有所评议,虽然不是自觉的、专门的史学批评,只是在论证自己政治主张等观点时偶然涉及,但却透露出他对《尚书》、《春秋》内容性质、功能特色的看法。由于这两部书是先秦时代最具影响力的、最早的史书,因而《荀子》的评论也具有一般的史书批评的性质。 《荀子》的第一篇是《劝学》,系统表达了荀子的教育、教化思想,旨在阐明学习对于人生的重要意义。在谈到学习内容时,列举出《诗》、《礼》、《春秋》、《尚书》、《乐》等经典性著作,并一一说明各书的功用、特色,谈到《尚书》时说: 故《书》者,政事之纪也。 《诗》、《书》之博也。 《诗》、《书》故而不切。 指出《尚书》所载,是政事之纪纲。其内容是广博的。但由于记载的都是古时的事情,并不完全切合现实。 在谈到《春秋》时说: ---------------------------------------- 注释: ①上引皆《荀子·非相》。 ②《荀子·非相》。 ---------------------------------------- ……《春秋》之微也,在天地之间者毕矣。 《春秋》约而不速。 指出《春秋》含有微妙道理,这些典籍(包括《诗》、《书》、《礼》、《乐》)把天地间所有的知识都囊括了。但因其简约,难以让人很快理解。 在《荣辱》篇,对《尚书》有了进一步的推崇,认为那些浅陋无知之人,不懂《诗》、《书》、《礼》、《乐》的根本原则,“夫《诗》、《书》、《礼》、《乐》之分,固非庸人之所知也。”“夫先王之道,仁义之统,《诗》、《书》、《礼》、《乐》之分乎!彼固天下之大虑也,将为天下生民之属,长虑顾后而保万世也,其流长矣,其温厚矣,其功盛姚远矣,非顺孰修为之君子,莫之能知也。” 这里两次提到的“分”,指的是根本原则。经典之书中所体现的根本原则,与先王的原则、仁义的纲领是一致的,是安定天下的大计划,是对天下民众所作的长治久安永保万世的考虑。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