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①内藤湖南《概括的唐宋时代观》、宫崎市定《东洋的近世》,均见刘俊文主编:《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第1卷《通论》,北京,中华书局,1992。宫川尚志在The Far Eastern Quarterly 1955年8月发表“Sung Society:Change within tradition”,以英文向学界宣扬“Naito Hypothesis”;有关内藤湖南和宫崎市定唐宋变革论议题原设定之论域,柳立言《何谓“唐宋变革”?》(《中华文史论丛》2006年第1期)对此进行了认真解读,从学理上辨明了“唐宋变革论”论旨。 ②张广达:《内藤湖南的唐宋变革说及其影响》,见《唐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胡如雷、张泽咸、邱添生、张其凡、罗祎楠、李华瑞、李庆、黄宽重、王水照等学者均有讨论。近十数年来,文史哲领域硕博士学位论文,更是繁富不已,难一一赘列。 ③参阅《中国史研究》2010年第1期“‘唐宋变革论’与宋史研究”之编者按。 ④牟发松:《“唐宋变革说”三题》,载《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10(1)。 ⑤赵轶峰:《明史以外看明史》,载《学术月刊》,2010(6);李华瑞:《唐宋变革论的由来与发展》(上篇),载《河北学刊》,2010(4)。 ⑥欧阳修等:《新五代史》卷三六《义儿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 ⑦刘祥光:《婢妾、女鬼与宋代士人的焦虑》,见《走向近代:国史发展与区域动向》,台北,东华书局,2004。 ⑧王曾瑜:《唐宋变革论通信》,见《纤微编》,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11。 ⑨有关这一论断,前辈学者早有揭示[梁方仲:《明代粮长制度》,第7页,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白钢:《中国农民问题研究》,第134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魏光奇:《清代直隶的差徭》,载《清史研究》,2000(3)]。大致与此相对应的是,日本学者有一学术预设:宋朝之前王朝对村落中广土众民的治理,采取了直接控制的模式,此后则采取了间接控制的体制(鲁西奇等:《“画圈圈”与“走出圈圈”--关于“地域共同体”研究理路的评论与思考》,载《人文国际》,第4辑,厦门大学出版社,2011。 ⑩张泽咸:《唐五代赋役史草》,第366-372页,北京,中华书局,1986。张泽咸:《唐代阶级结构研究》,第181-187页,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 (11)《王梵志诗》卷二《当乡何物贵》,第707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12)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一三《职役二》,北京,中华书局,1986。士大夫之鄙视乡役,另见李廌:《师友谈记》,第34页,北京,中华书局,2002。 (13)《永乐大典》卷二二一七《泸州志·乡都》引曹叔远《江阳谱》,第633页,北京,中华书局,1986。刁培俊:《两宋乡役与乡村秩序研究》,南开大学博士论文2007年。 (14)《宋史》卷一六一《职官志一》,北京,中华书局,1985。 (15)司马光:《传家集》卷二一《乞分十二等以进退群臣上殿劄子》,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6)本节主要参阅《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历史·辽宋西夏金史》,第343-344页,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8。龚延明:《北宋元丰官制改革论》,载《中国史研究》,1990(1)。 (17)王毓铨:《〈中国历史上农民的身份〉写作提纲》,见《莱芜集》,第366页,北京,中华书局,1983。 (18)陈傅良:《止斋先生文集》卷二六《乞放身丁钱劄子》,四部丛刊初编本。 (19)李心传:《建炎以来朝野杂记·甲集》卷一五《身丁钱》,北京,中华书局,2000。 (20)梁太济:《身丁钱物的除放过程》,见《两宋阶级关系的若干问题》,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1998。王德毅《宋代身丁钱之研究》,见《宋史研究论集》,台北,“商务印书馆”,1993。葛金芳:《两宋摊丁入亩趋势试析》,载《中国经济史研究》,1988(3);杨宇勋:《取民与养民:南宋的财政收支与官民互动》,台北,台湾师范大学历史研究所专刊,2003。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