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地区商周青铜器研究的回顾与思考(7)
(86)王峰:《淮河流域周代遗存研究》,安徽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年。 (87)殷涤非:《青铜器研究与安徽古代史》,《江淮论坛》1983年第1期。 (88)殷涤非:《蔡器综述--兼论下蔡地望》,《文物研究》第13辑,黄山书社2001年版,第343-350页。 (89)朱凤翰:《中国青铜器综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第1802-1809页。 (90)陈伟:《楚东国地理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91)杨德标:《舒城九里墩墓主考》,《楚文化研究论集》(2),第143-150页。 (92)陈秉新:《舒城鼓座铭文新探》,《江汉考古》1984年第2期;李治益:《蔡侯戟铭文补正》,《文物》2000年第8期。 (93)徐少华:《舒城九里墩春秋墓的年代与族属析论》,《东南文化》2010年第1期。 (94)张钟云:《徐与舒关系略论》,《南方文物》2000年第3期。 (95)胡长春:《钟离氏始祖“宋襄公母弟敖”新证暨“鷔鷔”释义的再探讨》,《考古与文物》2009年第3期;徐少华:《童丽公诸器与古钟离国文化》,《古文字研究》第28辑,中华书局2010年版,第326-331页;徐少华:《蚌埠双墩与凤阳卞庄两座墓葬年代析论》,《文物》2010年第8期;董珊:《钟离公家族铜器铭文新证》,2010年古文字与出土文献研习营论文;陈立柱:《钟离国史稽考》,《武汉科技大学学报》2011年第3期;朱华东:《钟离国历史与文化的考古学观察》,《安徽史学》2011年第5期。 (96)宋康年:《皖西南楚文化初探--从望江县近年出土的楚文物谈起》,《华夏考古》1997年第3期。 (97)郑玲、叶润清:《试析安徽枞阳旗山战国墓出土铜鑃》,《文物》2010年第12期。 (98)马世之:《中原楚文化的发展阶段与特征》,《中原文物》1992年第2期。 (99)郭伟民:《楚区域边缘文化浅议》,《江汉考古》1992年第4期。 (100)杜德兰:《异质文化撞击与交流的范例--淅川下寺墓随葬器物的产地及相关问题》,《江汉考古》1996年第2期。 (101)杨立新:《江淮地区楚文化初论》,《楚文化研究论集》(2),第35-47页。 (102)宫希成:《安徽楚墓概述》,《楚文化研究论集》(4),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31-339页。 (103)李德文:《江淮地区楚文化的考古发现与研究》,《文物研究》第8辑,第181-185页。 (104)郭宝钧:《商周青铜器群综合研究》,文物出版社1981年版,第124-126页。 (105)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枞阳县井边东周采铜矿井调查》,《东南文化》1992年第5期。 (106)毛振伟等:《商代坩埚的x射线荧光光谱和x射线衍射分析》,《文物研究》第9辑,黄山书社1994年版,第286-289页。 (107)魏国锋等:《何郢遗址出土青铜器铜矿料来源的初步研究》,《中原文物》2005年第5期。 (108)吴兴汉:《试论寿县楚王墓2号大鼎铸造技艺》,《楚文化研究论集》(4),第505-510页。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