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学 > 学科简史 > 著作 >

《七经孟子考文补遗》考述(3)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 顾永新 参加讨论

注释:
    ①吉备即吉备真备(693-775),是日本遣唐使中非常有名的一个。天平六年(734)他从 唐朝带回《唐礼》、《大衍历经》、《乐书要录》等多种书籍(详见《日本汉文学大事 典》)。清人多以“王段”为一人,恐非。据《日本书纪》,日本应神天皇十六年(285) 王仁从百济来朝,献上《论语》十卷、《千字文》一卷,为皇太子师。继体天皇七年(5 13),百济的五经博士段杨(一作扬)尔作为专门的儒学学者被派遣到日本。“王段”当 指王仁与段杨尔。二人促进了日本对大陆文化的输入和吸收。详见木村诚编《朝鲜人物 事典》(大和书房,1995年)。
    ②据严绍先生说,杨守敬此说有误。日本刻印《论语》始于宝治元年(1247)。
    ----------------------------------------
    傅增湘《藏园群书经眼录》卷一亦著录足利本《七经》,于版式行款交代甚明,文繁 不录。(4)明本。除了古本、宋本和足利本,山氏用以参校的版本还有明正德、嘉靖、 万历、崇祯年间刊刻的《十三经注疏》,而崇祯本即是有名的毛氏汲古阁本。
    既已搜集诸多版本,山氏开始校勘、编纂。他所采用的是唐以前治经之法,这从书名 上也可以看出来,把《孟子》别于《七经》之外,犹用唐制。其体例类似于《经典释文 》,也是出文校释,首经、次注、次《释文》、次疏。以汲古阁本为底本,参照诸本, 详校异同,备存异文。山氏《考文》校录异文包括六种名目:考异、补阙、补脱、正误 、谨按、存旧,对经书本文、注、疏及《释文》都作了细致的校勘、订补。物观等又仿 其体例,重校足利学藏书,补辑、校订其遗漏、阙谬,题曰“补遗”,系于各条之后, 使其内容进一步完善。
    卷数问题上的混沌
    物茂卿《七经孟子考文叙》称《考文》三十二卷,与佐村八郎编《增订国书解题》的 记载相同;关仪一郎、关义直编《近世汉学者著述目录大成》则著录为三十三(疑当作 二)卷。近藤春雄编《日本汉文学大事典》著录写本《考文》三十二册,可知所谓三十 二卷乃是以册数计卷数。《考文》除二副本外,未曾刻印,所以没有单本流传,只有《 考文补遗》的合刻本存世。《昭君德行录》曰:
    足利学校自宋朝购得古板《十三经注疏》。至享保十五年,学生荻生总七郎(物观)奉 命抄出《五经》、《论语》、《孝经》、《孟子》,名曰《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全三 十二册,送若干于清朝。(引自[2]《<七经孟子考文补遗>考》,又见《通航一览》卷一 九九)
    中国国家图书馆藏享保十六年日本原刻本《考文补遗》,正是三十二册;又藏清抄本 一部,卷首有吴骞《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录序》,称其书三十二卷。缪荃孙《艺风藏书续 记》卷一著录《考文补遗》三十二卷。《近世汉学者著述目录大成》页134和《增订国 书解题》页898均著录《考文补遗》三十二卷。由这些材料不难看出,三十二册亦即三 十二卷,这是由于全书并没有统一编排卷次,各经的卷帙是相对独立的,故或称三十二 册,或称三十二卷,其实一也。黄遵宪《日本国志》卷三二《学术志一》著录《考文补 遗》三十一卷,当为三十二卷之讹。
    除了以册数计卷数,此书还有一种累计卷数的著录形式:一百九十九卷或二百卷①。 《四库全书总目》著录的汪启淑家藏日本原刻本是一百九十九卷②,凡为《周易》十卷 、《尚书》二十卷附《古文考》一卷、《毛诗》二十卷、《左传》六十卷、《礼记》六 十三卷、《论语》十卷、《孝经》一卷、《孟子》十四卷。有趣的是,《文渊阁四库全 书》经部七·五经总义类收录《考文补遗》,卷首提要却与《四库全书总目》少异,称 “《七经孟子考文补遗》二百六卷”,“凡为《易》十卷、《书》十八卷、《诗》二十 卷、《礼记》六十三卷、《论语》二十卷、《孝经》一卷、《孟子》十四卷”。无《左 传》卷数,《尚书》、《论语》卷数与实际不符,总计不过一百四十六卷,知其文有脱 误。③考文渊阁四库本《考文补遗》实为二百卷,其中《毛诗》为二十一卷,其余各经 卷数则与《四库全书总目》的著录相同。那么,四库本《毛诗》为什么多出一卷呢?我 们比勘四库本与阮元嘉庆二年刻本④,才发现其中的缘故。阮刻本《毛诗》卷七为《毛 诗注疏》卷第七,含七之一、七之二和七之三;而四库本《毛诗》卷七(全书统一卷次 为三十八)仅有《毛诗注疏》卷七的七之一,七之二和七之三则划为《毛诗》卷八(全书 统一卷次为三十九)。也就是说,四库馆臣抄录、编制全书统一卷次时将原来的一卷厘 为二卷,所以较通行本多出一卷,其余卷帙皆同。这也就不难理解阮元《刻七经孟子考 文并补遗序》所说“《四库全书》新收日本人山井鼎所撰《七经孟子考文》并物观《补 遗》共二百卷”与《四库全书总目》著录的矛盾了。阮刻本书题明明是《七经孟子考文 并补遗二百卷》,但实际上总计《七经》和《孟子》(含《尚书古文考》一卷),共一百 九十九卷。这是四库本和阮刻本本身存在的卷数问题。我们再看清代的私家藏书目录著 录上的分歧。钱塘丁氏《八千卷楼书目》卷三著录阮刻本一百九十九卷。徐树兰《古越 藏书楼书目》卷三著录日本原刻本一百九十九卷。此外,邵懿辰《增订四库简明目录标 注》、张之洞《书目答问》都著录为一百九十九卷,并列举日本原刻本和阮刻本两种本 子。沈德寿《抱经楼藏书志》卷七、耿文光《万卷精华楼藏书记》卷十著录阮刻本二百 卷,周中孚《郑堂读书记》卷二著录日本原刻本二百卷。
    为什么诸家著录存在着卷数上的差异呢?如果我们仔细翻阅原书,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 了。此书的编排方式类似于丛书,以经为单位,各经有其独立的卷数,全书并没有统一 的卷数编排(四库本全书卷次统一编定,除外),所以在著录卷数时把各经的卷数累加起 来(《周易》十卷、《尚书》二十卷附《古文考》一卷、《毛诗》二十卷、《左传》六 十卷、《礼记》六十三卷、《论语》十卷、《孝经》一卷、《孟子》十四卷),正好是 一百九十九卷。那么,为什么会有二百卷的著录形式呢?周中孚首先注意到这个问题。 《郑堂读书记》卷二明确地解释卷数问题,曰:“合二百卷者,并其《凡例》一卷数之 也。”莫友芝《郘亭知见传本书目》卷三《五经总义类》著录日本原刻本和阮刻本, 径行注曰:“《七经孟子考文补遗》一百九十卷⑤,《凡例》一卷。”日本原刻本和阮 刻本卷首均有物观《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叙》、物茂卿《七经孟子考文叙》及山井鼎撰《 七经孟子考文凡例》及《总目》等内容,有人把它们独立划分为一卷,像阮元一样,故 称作二百卷;也有人不把它们视为单独的一卷,故著录为一百九十九卷。
    ----------------------------------------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