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学 > 学科简史 > 著作 >

《七经孟子考文补遗》考述(4)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 顾永新 参加讨论

注释:
    ①《日本汉文学大事典》著录《考文补遗》为一百九十八卷三十二册,当是未计算《 尚书古文考》一卷在内。
    ②近藤守重撰、文政六年(1823)刊《正斋书籍考》(收入长泽规矩也、阿部隆一编《日 本书目大成》,汲古书院,1980年)卷二著录《考文补遗》正是一百九十九卷。
    ③《金毓黻手定本文溯阁四库全书提要》(中华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1999年 )卷二十是书提要作二百卷,各经卷数与《四库全书总目》同。
    ④阮刻本据日本原刻本覆雕,收入《文选楼丛书》;《丛书集成初编》又据《文选楼 丛书》本排印。
    ⑤根据众多公私藏书目录,是书未有著录一百九十卷者,此处当误脱一“九”字,为 一百九十九卷之讹。
    ----------------------------------------
    学术价值之认定
    乾隆二十六年(1761),翟灏(?-1788)经杭世骏介绍,向杭州飞鸿堂汪启淑借得《考文 补遗》,其《四书考异》即以此书为比勘通行本、校正异文的重要参校本。这是我们所 知道的、清朝学者利用《考文补遗》校勘经书之最早者。
    乾隆三十七年(1772)正月,命各省督抚、学政购访遗书,嗣是遂修《四库全书》。《 浙江省第一次书目》即有朝鲜版①《考文补遗》一百九十九卷三十二本;《浙江省第四 次汪启淑家呈送书目》亦有此书,一百九十九卷三十二本;《浙江采集遗书总录简目》 著录此书,一百九十五卷三十二册。[3]四库本即以汪启淑家呈送之日本原刻本为底本 。其中,文渊阁本、文溯阁本分别在乾隆四十三年、四十七年抄成。《四库全书总目》 卷三三经部·五经总义类曰:
    按所称古本为唐以前博士所传,足利本乃其国足利学印行活字版,今皆无可考信。书 中所称宋版《五经正义》,今以毛居正《六经正误》及岳珂《九经三传沿革例》所引宋 本参校……悉与毛、岳两家所称宋本不符,不知所据宋本定出谁氏?……则知古本非无 稽也。至所正《释文》错误,多称“元文”,不知“元文”为何本。今以通志堂所刊考 之,一一皆合,盖徐本未出以前,其书已传入彼国矣。欧阳修作《日本刀歌》曰:“徐 福行时书未焚,遗书百篇今尚存。”今考此书所列《尚书》,与中国之本无异。又明丰 坊伪造诸经,皆称海外之本,今考此书与坊本亦无一同,是亦足释千古之疑也。
    尽管出自以考据学著称的泱泱大国的官方著作,尽管四库馆臣抱着比较谨慎、有保留 的态度来评论此书,但从提要中已不难看出,他们对《考文补遗》所保存的异文资料和 所提供的版本依据的价值是肯定的。外国人的经学著作被收入皇帝钦定的《四库全书》 ,这对于当时仍在闭关锁国、以老大自居的清朝来说是难能可贵的②,也说明其学术价 值确实是不同凡响。从此,此书声名雀起,在清代学界尤其是经学领域产生了相当大的 影响。
    乾隆四十四年(1779),卢文弨(1717-1796)在鲍廷博处看到《考文补遗》, 不禁“叹彼海外小邦犹有能读书者!颇得吾中国旧本及宋代梓本、前明公私所梓复三四 本,合以参校,其议论亦有可采。……虽然,彼亦何可废也?”[1](《抱经堂文集》卷 七《<周易注疏辑正>题辞》)卢氏以为,清人浦镗的群经校勘类著作《十三经注疏正字 》③“所见旧本,反不逮彼国之多,故此书卒不可弃置也”[1](《抱经堂文集》卷七《 <七经孟子考文补遗>题辞》)。对于《考文补遗》所出古本的价值,卢文弨予 以充分肯定。他说:
    ----------------------------------------
    注释:
    ①经过访查,我们并未发现有朝鲜版《考文补遗》,疑其著录有误,当即日本刻本《 考文补遗》。
    ②道光十六年(1836)钱泳《海外丛书小序》即曰“(《考文补遗》)已载入经部,仰见 我皇朝尊经稽古,振兴文学,虽外城边徼之书,亦所收录,可谓大公无私、德同天地矣 ”。
    ③《十三经注疏正字》八十一卷,浦镗订,沈廷芳审定。卢文弨从翁方纲处 看到此书(《抱经堂文集》卷八《十三经注疏正字跋》)。
    ----------------------------------------
    古本只有经与注,其文增损异同往往与《释文》、《正义》语多相合,但屡经传写, 亦有舛讹,其助语致多有灼然知其谬者亦并载入,然断非后人所能伪作也。……不可以 其小邦远人而概弃之。其《尚书》经文更多古字,别汇置一册,此皆中国旧有之本,遗 亡已久,而彼国尚相传宝守弗替,今又流入中国,读者当倍加珍惜也。……观此足知其 相传唐以来本之果可信也。[1](《<七经孟子考文补遗>题辞》)
    王鸣盛(1722-1798)《十七史商榷》卷九二《日本尚文》论及唐代以来日本尚文之风 ,曰:“近日从彼土传入中国者,有孔安国《古文孝经传》、皇侃《论语义疏》,皆中 国所无。而彼土又有王、段、吉备诸氏所得唐宋古本《五经》及《论语》、《孝经》、 《孟子正义》,有山井鼎为作《考文》以订近本之讹,又有物观等作《补遗》。然则日 本尚文,胜于他国。……日本文学,自唐已然,至今不改。”其《尚书后案》更把此书 列入参校书目。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