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方外纪》:世界图像与海外猎奇(5)
3.作为一部“海外奇观”,《职方外纪》不仅在晚明,而且在晚清都成为学者认识和理解域外世界的重要导览资料。 晚明因商品经济的蓬勃发展,形成了许多绅宦与具有功名身份的生员、举人下海经商,商人的世界观与终老一地的农民不同,他们有强烈地了解外部世界的愿望。同时晚明在士人圈子中,旅游也得到了“能够开辟心胸、陶铸性灵”的正面评价。于是,各种介绍全国性交通网络的《士商要览》的商书流行一时,李日华《味水轩日记》中称“游道之盛,无如孝廉”;各种游记在万历之后大量出现。(54)当时有一本图文并茂的海内旅游读本,题为《新镌海内奇观》,万历三十七年(1609)夷白堂出版,杨尔曾撰,钱塘陈一贯绘,新安汪忠信镌。该书以图为主,辅以文字说明,所收皆名山大川、古刹名胜130余幅。图中标出山名古迹,旨在导游。该书出版后大受欢迎,成为当时颇具影响力的一本书。(55)《职方外纪》虽然不算是正宗的图文并茂的导游之书,未能提供海外旅游奇景的视觉印象,但书中“俶诡瑰奇”的知识和所附录的地图,亦有某种导览的效果,且满足了人们无法长距离远洋赴外旅游,但又期望追求“幽僻奇绝之境”的心理。(56)该书对于未能出洋游历的明末士人,无疑是一部展示“海外奇观”的导游指南,亦成了晚明学者认识和理解域外世界图像的重要思想资源,如《闽中诸公赠诗》(又称《熙朝崇正集》)收录的诗之中,《职方外纪》和该书所附录的世界地图是艾儒略与士人们接触和讨论的主要话题,闽海徐渤对艾儒略书中能测出五大洲的面积和验证日月的满盈和蚀亏无比钦佩:“五大部州占广狭,两轮日月验亏盈。猗欤偶美西方彦,包括天人学已成。”(57)认为西方俊彦也都是精通“天人之学”的。三山林叔学认为艾儒略等教士能够分辨南北半球昼夜之不同,能够运用仪器观测天象;特别是对能在小小的地图上展示五大洲的面貌感到不可思议:“地界沧溟争昼夜,学窥蘅管折丝毫。五州形胜披图狭,八万舟车计路劳。笑杀汉廷张博望,乘槎徒自说波涛。”(58)温陵黄鸣晋有:“五大部州归一统,欧逻巴国应昌期。銕舸泛海传真教,璇官窥天识巧思。译出方言皆至味,黄农醇化见于斯。”(59)艾儒略所绘制的世界图像确实为晚明士人带来了很多奇思妙想,引发了关于异域的丰富想象。 意大利学者白佐良和马西尼认为,艾儒略在总体上出色地完成了向中国介绍西学的使命,事实表明,整个18世纪出版的同类作品的作者们,都广泛地从他的著作中吸收了有益的东西;到了19世纪,他的书仍然是准备探访欧洲的中国人了解欧洲的主要信息来源。(60)1844年《海国图志》五十卷本就把《职方外纪》作为魏源摘录利用西人谈西洋的重要著述,有统计称,百卷本《海国图志》引用数多达33处。且其中不少部分系全篇引用。《职方外纪》约有八分之七的原文引录于《海国图志》。(61)1891年3月至4月间,薛福成在罗马游历参观时,手头拿的就是《职方外纪》一书,他经常翻阅其中意大利的章节,与其实际看到的“奇观”进行对照,此时《职方外纪》为薛福成起着导游书的作用。当他参观圣彼得(Pietro)教堂时,他对艾儒略将其译为“伯多禄教堂”感到不解,似乎应该译为“比爱”。其实艾儒略当时对应的意大利文是“Petrus”。(62) 三、结语 利玛窦的世界地图首次向中国人揭示了地球和五大洲的存在,尽管在图中利玛窦也尽其所能介绍了欧洲的宗教和世界各地的出产和文化,但毕竟这些文字是绘制在世界地图有限的空间内,不可能比较全面地展示世界各地,特别是欧洲的制度文化、社会风俗和文化人物。从这一角度来看,《职方外纪》推进了西学在中国传播的深度和广度,相当程度上填补了利玛窦世界地图的不足。艾儒略著述《职方外纪》的目的,旨在表明欧洲丝毫不比中国逊色,欧洲的文明并不低于中国文化。他介绍西方文化人物的目的也是想向中国士人表明,耶稣会士的学问不是空穴来风,很多西方学者的学问并不在中国士人之下,欧洲同样有着类似中国那样严格的学术训练机制。谢方认为《职方外纪》不但对中国人来说是一部陌生的世界地理,而且对西方来说也是一部有着17世纪最新资料的世界地理。在对中国传统地理观念方面,利玛窦的世界地图是首次冲击,《职方外纪》是“更为有力的第二次冲击”。(63) 艾儒略在编纂《职方外纪》的过程中,借助了晚明求异尚奇的文化定向性,精心编织了绘制世界图像和展示海外奇观两条线索,用自己关于“奇人”、“奇地”、“奇事”的雅俗共赏的描述,给明清中国士人介绍了大量闻所未闻的海外奇事奇人。这一文本在东西文化初次接触的社会场域中所提供的突兀的“奇观”画面,多少开阔了中国士人的视野,形象化地为国人具体展现了世界的自然图景和海外的人文奇观,帮助了国人在猎奇意识的支配下初步认识和理解一种异域的文化,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天朝中心主义的陈旧观念,建立起最初的“世界意识”。《职方外纪》以关于奇景、奇事的特殊书写,提供了不复朦胧的近代世界的面貌,帮助中国士人理解了欧洲的新事物,为明清知识者提供了较之利玛窦世界地图更为完整和更为清晰的近代世界的图像,诱发了明清以后一系列关于西方新经验的学习热潮,悄悄引领了明清以来西学冲击的第一波和第二波的高潮,在缓慢和复杂的东西两种文化的磨合过程中,该书为中国人世界意识的建构,提供了一个崭新而较为明晰的坐标雏形。 由于《职方外纪》基于“海外猎奇”趣味而对于世界图像的绘制,使明清以来关于世界的图像都与畸形怪异有着某种联系,这种追求“奇异”的描述,使明末清初相当部分士人将当时传入的西学是从“奇”的角度来认识的,于是形成了不少属于文化误读下的“奇观”描述。不少国人对西方的认识,多局限在所谓“奇人”、“奇器”、“奇巧”、“奇计”和“奇迹”的知识范围。《职方外纪》忽视了“奇人”的时空关系,因此使国人无法建立起与中西时空应对的认识,对于中国人认识世界和反省自我,亦有若干负面的影响。这些对西学的奇诡认识后来出现在明清很多中国文人的笔记中,直至晚清很多文人还喜欢堆砌、罗致西方的各种“光怪陆离”的惊奇感。遂使《职方外纪》带来的西学知识对于明清思想界的冲击显得相对有限,这些“奇异”因子很难完整地进入中国文化的系统,未能成为构建中国现代性新知识体系的重要元素。 [收稿日期]2008-12-17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