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历史学 > 学科简史 > 人物 >

钱穆学术综论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上海文化》 罗义俊 参加讨论

钱穆先生是本世纪著名的国学大师。他以自学苦读成才,学问兼道经、史、子、集四部,其教读及学术生涯首尾长达八十年。钱穆先生于1990年8月逝世。从学术史的角度看,这很可能意味着一个时代的结束。
    为了使后学者了解和研究钱穆先生的学术成就,罗义俊先生编成《钱穆集》一书,本文即将刊于该书卷首。
    一、兼治四部的通儒和《春秋》家
    一九九○年八月三十日,台北中国文化大学名誉教授钱穆先生以人寿九十六告别了历史。这可能是本世纪中跨世纪出生、与五四新文化运动同代的最后一位学坛高人的去世。
    早在二十年代前后,钱先生就以自己所特有的方式和“旁观者”①的身份,参加了影响着本世纪的文化争论,从而开始了读书、教书、著书一体的八十年学术生涯。而自三、四十年代起,钱先生就享有“子学专家”、“考据学家”、“史学界权威学者”的盛名,是当代全凭着戞戞独造的学术业绩而著名的史学家、理学家和教育家,尤以治通史、学术思想文化史与朱子学而名驰中外,并被推尊为国学大师、儒学大师、史学大师与“新时代的新朱熹”。
    从学术史的角度看,钱先生的去世,很可能意味着一个时代的结束。因为钱先生是一个很典型的贞守儒家义理与中国文化传统的通儒,他学问浩瀚,思想丰富,才气磅礡,气象博大,是通儒之学。综观其一生治学,就进路言,由文而史,由考据而通识,由史通经,由古及今,由旧开新,乃会通古今新旧。若就学之内容言,则是兼治经史子集四部,于儒墨道释皆有深究。又视野广远,极重视学术的时代性,常比勘中外,择采新学,如本编所选《宋明理学总评骘》之借用近代西方心理学、精神分析学来诠释宋明儒的洗心工夫,《灵魂与心》之在与希腊哲学、基督教、欧陆理性主义、英岛经验主义的比较中诠释中国的不朽论。所治四部,按现代人文社会学科的门类划分,则范围广及史学及史学史、哲学及思想史、文化学及文化史、宗教学、经济史、政治学、教育学、历史地理学、社会学、伦理学、文学和比较文学等。本编所选之首编《四部概论》,即是以专论形式集中反映了钱先生兼治四部的学术概貌,而且由其对中国文化之视文学、史学、哲学、宗教为一整体的肯认性揭示,与阐发融会合一的精神上,展示了他从精神上理想上会通四部、会通人生与宇宙、会通人文、历史、教育与政治与宗教的学术思想努力。后学者在某一科或一部做出更大更新的贡献,当然并非不可能。但可以预言,随着现代学科日益精细化的发展,要想再找一个兼通四部的通儒型范,其可能性,恐怕是微乎其微了。
    会通四部是钱先生学问的总貌。这在他,是自觉的取向,还自有一套与之相配合的会通论。他综合乾嘉学者戴震、姚鼐的义理、考据、辞章三者不可偏废说与曾国藩所增添的经(国)济(世)一项,认为一切知识贵能会通和合,始成其学问,学问须有体有用,必将此四项会通成一大体,始是有体有用的对大群人生有实用的真学问。而经国济世则是学问的最高境界,此原是汉儒通经致用的精神。故中国学问必推尊五经以为学问本源,以经学会通子、史、集三部。史通于经,史学的基本大道理同样不能离开此四项成分,文学亦然。更吸取孔子一以贯之的精神与顾亭林的会通观念,指认孔子志道知天之学即将物、事、人与己心性之德会通合一融凝成体而达于天,是一更大会通终极会通的不可骤企的境界。对此大会通终极会通,他还有一现代诠释,此即谓中国文化中早就存在的将格天、格物、格心、格史之学四者融凝合一的极大理想。而格天格物格心正是今天所需发展的科学任务,格物之学与格心之学相会通也就是现代科学精神与中国传统道德精神相会通,应是中国学术界此下努力向往的境界。钱先生兼治四部,兼擅义理、考据、辞章,运思持论亦不离现实人生社会与国家民众的关怀。此会通论是贯串钱先生一生学问的总体性的思想方法论和学术实践特征。它散见各处,而由本编《学问的三方面》与〈中国文化与科学〉及因篇幅所限未能选编的《本论语论孔学》(《学》),可窥其大体。
    钱先生的兼通四部之学是以心学与史学为两大主干或重点而展开的。此重点性展开,系出自他对中国学术文化的主干之认识。他认为“心学与史学,乃为中国传统学术中两大主干。”(《中国文化与科学》)。这个两干观实是对儒学的概括,此仅由本编《孔子之史学与心学》一文即可透见。他更明言:“心学是做人大宗纲,史学则为做人大原本。此二者一内一外。欲明儒家学术,则必兼此二者。”②
    凡通儒之学、真儒学,无不讲心性之学,无不以心性论为主干为重点为取向。钱先生认为人文界建基在心性,而心性之学在中国已臻甚深微妙的境界,自孔孟老庄隋唐佛学台贤禅三宗直到宋明程朱陆王,都以极高的智慧深入透视人类心性之精緻。中国的心性之学实具科学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和中心。这个观点,与唐君毅、张君劢、牟宗三、徐复观四先生联署的《中国文化宣言》所强调的“心性之学,乃中国文化之神髓所在”,可谓词虽稍异而意趣却大同。钱先生还认为儒家本此心性学建立中国的道德精神,道家本此引发中国的艺术精神,而为中国文化结构的两大支柱,中国人生两大精神之所在。③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故事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代史
神话故事
中国现代史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学术理论
历史名人
老照片
历史学
中国史
世界史
考古学
学科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