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学 > 学科简史 > 人物 >

侯外庐的“早熟”理论对中国古史研究之意义(4)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史学理论研究》 赵小雷 参加讨论

因此,法家的变法运动是在氏族统治的内部进行的改良,是以君主为靠山自上而下展开的,而不是作为财产私有者阶级的代表,自下而上展开的。实际上它主要是一种“战时政策”,故司马迁认为它“可以行一时之计,而不可长用”(《太史公自序》),所以当大一统的封建帝国局面形成以后,即氏族统治在新的条件下的强化,它也就从历史的前台退到了后台。
    第四,中国的农民战争为什么非常频繁:对此,一般都认为是由于封建专制的残酷压迫和剥削,使得民不堪命,故常常揭竿而起。但这仅仅是表面现象,以此来解释不过是就事论事。从本质来看,其根本原因仍然在于氏族统治与私有制经济的矛盾。
    在西方由于财富成为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客体力量,人们的社会关系主要是一种经济利害关系。统治者主要是以法律为手段通过调节人们的经济利益进行统治,由于在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有经济利害和法律的中介,起到了一种缓冲作用,因而两者之间的矛盾就不是表现为赤裸裸的面对面的斗争,即农民战争,而主要是通过法律手段来解决[①e]。统治者固然是保护有产阶级的,但是由于财富作为一种客体力量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同时还由于它是基于商品经济的公平交易原则的,因而贫贱者也是不得不认可的,这样被统治者就很难直接迁怒于国王,他们不能通过非经济的手段成为富贵者。另一方面,由于氏族纽带的破坏,联系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只有共同的经济利益,因此,很难形成战争,而一旦爆发就将是革命性质的,即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冲突。
    而中国则不然,由于没有财富作为中介,统治者与被统治者就面对面的共处于一个矛盾的统一体中,常常处于一种激化状态。这样,首先是由于没有经济利益和法律的调节,来缓解双方的矛盾,降低冲突的温度;其次由于氏族统治的专及性质,即“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使被统治者的不满情绪得不到逐渐地释放,而是在压制下逐渐积累起来;第三,氏族血缘的延续使得统治者成为以皇帝为首的一个大家族,被统治者也都是以不同的氏族集团组成,所以双方的矛盾就表现为两个集团的面对面的斗争,一旦矛盾激化就必然使斗争的矛头直接指向皇帝,即农民战争。在此,氏族关系也提供组织保证。因此,农民战争的根源就在于国家的家族形式,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宾,莫非王臣”[①f],整个国家生活都是由各级“民之父母”来安排的,而不允许社会成员自由追求私有财富,至于以此染指政治则更是严厉禁止的。在西方虽然也产生了不平等的阶级分裂,但是区分的标准,即私有财产则是绝对公平的,有钱者富贵,无钱者贫贱。而中国则不然,等级差别是先天假定的,即以现实的父子关系为依据的礼的规范。被统治者没有任何权利可言,他们只能寄希望于民之父母们的良心和仁慈。孔子讲仁者爱人,孟子讲民为贵,但这些仁义道德仅仅是一种内心的修养,没有什么外在力量来约束,如西方的财富标准。韩非就认为它根本靠不住,普天之下也只有孔子一人而已,为民父母未必治,子未必不乱(《五蠹》)因为趋富贵避贫贱是人之本性,要民之父母从主观上抑制此心,爱民如子,而没有客观标准的约束是很难达到的。因此,大富者骄而暴,赤贫者忧而盗(《春秋繁露·制度》)就是必然的,超经济的压迫和剥削必然引起超经济的反抗。只要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这种“父子关系”不改变,一方面是为父不仁,另一方面则是欲为子民而不可得,那么农民战争之频繁就是必然的。每一次农民起义都打击了氏族贵族和地方豪强的势力,从而缓和了紧张的“父子关系”,(如著名的文景之治和贞观之治)直到下次“父子关系”紧张使矛盾激化,则再来一次,以致形成了一种周期。所以农民起义就构成了宗法统治的固有矛盾,这个矛盾在宗法社会的内部是不可能解决的。
    第五,中国的封建社会为什么会长时间的延续:对这个问题的争论由来已久,在国内是在30年代的社会史论战中提出来的,大致有这样几种观点,外族入侵、农民战争频繁、特殊的地理环境、儒家思想的统治、自然科学的不发达、小农经济的顽强生命力、官僚政治的顽固等等。[②f]这些看法自有其合理性,但是它们并不是封建社会长期延续的原因(根),而是同一条藤上的瓜,其根源则在于中国古代早熟的独特路径。对此即使单从时间这一表面形式上就可得到证明,如果以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作为西方封建社会结束的标志,那么中国比西方不过延长了一百二十余年(1911),甚至更短只有五十年(1840),退一步看最多也不过二百七十年(1640-1911)。因此,延续时间长的表现,在封建社会的源头而不是结尾。所谓早熟的文明小孩,不但体现在奴隶制帝国的形成,而且也体现在封建帝国的建立。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的灭亡标志着西方奴隶社会的结束,西方开始进入封建社会,其后又经过了若干世纪,西方才建立起了封建帝国。而中国则早在公元前221年就建立起了大一统的封建帝国--秦王朝,其后直至清王朝覆灭,这期间虽有短暂的分裂局面,但大一统的局面则长时间处于统治地位。在西方由于土地私有制冲破了氏族外壳,独立自由的奴隶主私有经济占据了支配地位,他们与国家的关系仅是经济和政治上的隶属关系。当奴隶制帝国崩溃以后,他们就形成了各自为政的封建庄园主经济,与国王的关系是很松散的。因此西方在封建社会的初期王权是很软弱的,“不仅没有全国的行政系统、税收制度、司法机关、统一的法律,而且没有隶属于国王的常备军,这就形成了西欧封建社会长期的分裂、割据局面。”[①g]于是一方面是王权的软弱,另一方面是封建经济的自由发展。因此,当中央集权的封建帝国建立之时,也正是封建经济及其资本主义成份需要更大的统一市场之时。正是由于私有经济的支配地位,从而使新的经济因素得以在旧的国家形式中萌芽、生长和壮大,表现为新的冲破旧的,即革命的路径。由于西方在建立帝国之前(奴隶制和封建制)都经过了充分的准备,即财富私有者之间的激烈斗争--同时由于这个过程中没有氏族纽带的人为限制,--帝国的建立就表现为经济发展的需要。因而其存在的时间都不会太长,大约五百年左右,如奴隶制帝国,由西罗马帝国的建立到毁灭(前27-476),封建帝国,由13世纪英、法、德、西班牙等封建国家建立到18世纪法国大革命。
    但是在中国则没有经过这个充分的准备过程。战国之际虽然私有制经济和工商业都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并未达到支配地位,财富私有者也并未达到支配者阶级(195-204页)。所谓“大夫之家”“两政耦国”,不过是氏族贵族内部的分化而已,表现为“宗子”和“富子”,“公室”与“世室”的矛盾,采取的是财产向下移动的维新路径。战国之际,国与国的战争都是各路诸侯,即氏族贵族内部之间的战争,而不是财产私有者联盟为与氏族贵族争夺统治权所进行的战争,即不是经济意义上的而是政治意义上的战争[②g]。因此中国封建帝国的建立就不是新的冲破了旧的革命路线,而是新旧交葛组成了半新半旧的国家,氏族统治者并未改变,不过统治的方式由分封制改为了郡县制。所以它一开始就能够形成一个大一统的局面,唯其如此它是早熟的。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